
道生宇宙天地.doc
8页道生宇宙天地前前 言言新的时代,新的观念,科学的不断发现,激励着人们,一切都向新的目标展示,人类文明也力图更新,古代文明被视为愚味,传统文化被视为糟粕,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大悲剧今人的聪明才智,某种程度上,确已超过了古人,而今人的智慧大体上讲,未必及于古人古代留下来一些仅存的文明遗迹,今人尚不能解秘我中华民族古文化中遗留下来的一些秘籍、秘码,如“皇极图”、“无极图”、“太极图”、“周易”、“三皇文”、“无字真经”等等,就连道家丹书中一些术语、秘诀、机要等,今人犹不能破译,这些都说明什么,可以说今人的某些发现,仍未超越古人的智慧范畴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之瑰宝不致淹没,吾要为现代和后来修道者点燃一盏永不息灭的华灯,以此来为道宗而正名,为大道而正名,今将道宗内修外炼之真髓,即三元合炼内外丹道、修仙真秘,重予整理,以期流传,书名为《道宗玉錄》书分三编,每编九篇上编有阐道、道生宇宙天地、天地熔炉炼真我、回归宇宙、无字真经、金丹生化神机等中编为内炼部分,有炼虚、缩地开天、开玄立极、玄关橐龠、盘古开天、九龙蟠珠等下编为外炼金丹部分,以及重要丹经选录书中部分内容将相继出刊,以示好道之子,知音有缘,同参共悟。
道生宇宙天地道生宇宙天地刘紫轮洪荒宇宙广无垠,时空慢步若转轮星移斗转分日月,覆转大地育生人不知谁者来为母,试问谁主定浮沉非是佛来非是帝,道生宇宙独称尊道功最高境界,是将人体小宇宙回归到大宇宙中去,人身一天地、人体一小宇宙,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息息相通、互感互应,故而认识天地宇宙是修行者首要一课《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是告诉修行者,首先要认识天地宇宙,通晓宇宙天地生化运行之理,遵循其理,运用其理,则修行真旨尽于其中宇宙从何而来,由何演化,堪称为万古之迷,道家欲解之,宇宙学者欲解之,道家有道家的宇宙观,宇宙学者也有他们的说法,先看宇宙学者的说法大爆炸宇宙说,下边是一个宇宙学者的话:“……回溯到过去某一时刻,即离现今约 200 亿年前,宇宙中所有物质都聚集在一个很小很小的区域内,例如只有一个原子直径那么大,甚至还要小些,在这么小的范围内,物质的密度是异乎寻常的高,温度也高得难以置信,也不知是什么物理机制,这个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原始火球发生了爆炸,我们的宇宙就是在大爆炸中产生的…… 大爆炸时,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集中在一个几何点上,它的密度无穷的大、体积无限的小,根据量子理论,任何基本粒子,在任何一时刻,并不占据某一确定的位置,而是要占据一个尺度很小,但不为零的模糊空间,也就是说它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无法限制在一点上……在宇宙时为 10-44 秒时,温度高达 1032K,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是 1094 克/厘米 3,这个密度值,是我们目前所能确切知道的宇宙中最大的密度值了……大爆炸持续的时间仅为 10-30 秒,这期间,宇宙从最初的 10-28 厘米,生长到大约一米,扩大了 1030 倍……另一位宇宙学者的大爆炸宇宙说:……宇宙开始于高温(1012 度)高密度(1014~15 克/厘米 3)的原始火球,以后这个原始火球内的基本粒子互相反应,发生了大爆炸,5 分钟内温度降到十亿度,火球向四面八方辐射,辐射的物质凝聚为星云,而后演化为各种天体。
文中的 1032K =1 万万万万万万亿(度),即 1 亿亿亿亿(度),至于 1094 克/厘米 3,其密度就更不可思义了人造宇宙说:下边是一个气功学者的话:“古希腊的一位科学巨匠阿基米德,曾十分自信的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托起地球!今天我以同样的自信宣告,给我一架激光器,我就能创造一个新的宇宙!阿基米德的雄心壮志,事实上是无法实现的,而我们的预言却必定能实现那么该怎样创造新的宇宙大爆炸,创造有人居住的新的宇宙呢,难道就用一台激光器凑合起来的‘小玩艺’,就能创造一个新的宇宙吗,正是如此……智能机器的发展成熟,将使我们很快对整个宇宙的宇观,宏观、微观世界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细节,有详尽而精确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找到创造一个新的宇宙的最佳途径……我们宇宙的万事万物,还可以用阴阳八卦五行生克模型来描述,可以用某些常数、某些方程来描述,选好这样一个模型,并把它输入一个‘全息构象’,这个全息构象‘寄居’在也许是很小的物质上,很可能只有 9 千克物质,然后计算出所需的能量,一切工作完成后,即可启动一台智能机,向这个全息构象模型转换足够的适当能量……于是新的宇宙大爆炸便告产生新的宇宙在自动产生的宇宙程序的信息导向下开始演化……新的宇宙大爆炸,也许不会对我们的宇宙产生致命的影响,正如当年我们的宇宙一样,无数小宇宙不断从时空结构中,象气泡一样冒出来……”以上各说,是真是假,还是神话,无须评说,是真理,总会被人们所认识、所定论,是假说、是神话,终将陈腐而破灭。
道生宇宙观:其实宇宙生化,早已不是什么万古之迷,早在周初之时,老子就已把道与宇宙天地万物的生化关系写在《道德经》中《道德经》开经便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道冲,而用之又不盈,渊似万物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上这些论述,对道、宇宙、天地万物的生化关系,已讲论得十分清楚宇宙由何而生来,立于道生宇宙观的基石上,得出如下答案:原夫宇宙在未形成前,道家将这个时期称为“洪源”之时,洪源之时,太虚中原是一派浩瀚广漠、混然鸿濛之状,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内无外、无形无象、无阴无阳、无光无色、自然空悬冥寂之中,有一空灵之物,超然物类,悠然灵运于鸿濛之中,为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之祖,道喻其名曰“灵元”因出在宇宙万物之先、独一不二、微妙难识,故又喻名“妙一”妙一者,奇妙之始基也,谓其奇妙,因其有质有体,却是无形无象宇间之物,有质有体者,皆为有形有象,唯有此物,独无形象、无法观测、无法捉摸、无法认识。
老子所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子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均指此物而言,道在人体中,人在宇宙中,喻内亦言外也此不可言、不可喻的无名无形无象之物,老子称其为道,乃原始先天之灵机灵炁是也灵机旋运,化生出整个宇宙、各层星系、各类天体,演生出所有万类,推动着整个宇宙不断扩展,然其所具的总体能量,却永不减损、永恒不变,老子所说的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之常道,除此则无别物可当!灵元、妙一名异而同物,即元始先天之灵炁老子所说的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指的就是宇宙中,一切有形有象的天体星系万物;无指的就是这元始先天之灵炁灵炁灵动,而旋为灵机,灵机旋运,而化生出整个宇宙天体万物《太清观天经》曰:“唯此妙一,前包亿亿万万年之炁,后包亿亿万万年之炁,前至无始,后至无终,上至无上,下至无下,前后左右之虚空宇宙微尘,皆不出此一炁之所藏言其妙一者,此灵炁也或问妙一、灵元之由来现代科学认为,构成宇宙间万物的基本粒子称为原子;道称构成灵炁的基本粒子为“灵子”追溯太初之时,一派混沌、似云非云、似雾非雾,弥漫浩瀚、广漠无垠混沌中所有气体、微尘、粒子,其中就有灵子弥漫于其间,所有气体、微尘、粒子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彼此间无有明显的性质差别,即尚未分化出物质元素之前的元始状态之时,其中唯有灵子,独具灵动自旋之性,疾速飞驰游荡于弥漫之中,不受任何阻碍,不受任何制约,不受磁电引力,且为反磁之物,混沌初期的所有之物,尚无阴阳属性之分,唯有灵子独具阴阳之性,超乎万类。
灵子虽具极高能量,但却不具重量,倒却具有负重量,即轻量,正是其具有负重量故而不受任何外力制约,又因其能量至高,且具有极速自旋力,故能制御万类,乃宇间独一妙物有宇宙学者,声称发现宇宙中有一种不知名的奇特核子,并称其为“中微子”,通过测试计算,认为其总能量约占全宇宙总能量之 99%,说此中微子可以穿透 1000 个地球直径大小的天体而不受任何阻碍,称此中微子静止状态时不具重量,此即灵子是也宇宙最初的弥漫物中,灵子在所有物质数量比例上,虽然很低,但其疾速飞驰游荡于弥漫物中,二个以上灵子相遇的机会,到处存在若二个阳性或阴性的灵子相遇,必是同性相斥,各去千里;若二个异性阴阳灵子相遇,必立结伉俪,相吸相恋,纽转环抱,不再分离无数个灵子相聚为灵炁,大量阴阳灵子纽转在一起则极速疾旋,并产生光电效应,此灵机之由来如此灵机化生宇宙,灵机如何化生宇宙据当今宇宙学者研究观测计算得出,宇宙中所有天体、星系和空间物质的总能量只占全宇宙的 1%,而宇宙中不知名的暗能量却占全宇宙总能量的 99%,人们不知这暗能量就是来自于宇宙核心中,灵子灵炁所产生的能量宇宙学者虽发现了它,并取名叫它“中微子”,却不知其即是灵子灵炁灵炁在宇宙物质中虽只占约万分之一,然其总能量却占 99%,足见灵炁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如此。
宇宙的主宰,有些宗教书籍经典,一直都宣称是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是佛主宰着整个宇宙,这些都不过是尊教、重教、唱教之言其实这宇宙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主宰者,即不是帝、也不是佛,而是人们从来就无法认识的微之甚微的“灵子”,灵子以其自身独有的至灵至妙之活性,凝集为灵炁,旋为灵机;只此灵机,才担当了宇前元始弥漫物的“集合器”,使宇宙从无到有,从弥散到有体,由虚旷到结实,从小到大,由大到浩瀚,由是演化到了今天这宇宙宇宙的生成,由始至终,一直都是循行自然规律的老子所言:“道大,天大,地大,王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是说,道虽然是生化宇宙天地万物之主,然其运行演化仍不能超越自然规律之外,非为道外还存在什么自然自然规律即是至理,违背自然规律,去认识世界,认识宇宙,最终都将失败什么“宇宙大爆炸”“原始火球”演化宇宙等说,都是超乎自然规律的,凡是有理性头脑之人都不能认同灵机即是宇前弥漫物的“集合器”,也是“化变器”和“分离器”灵机旋运,聚集收摄所有的弥漫物,集合成了宇前元始星云,进而旋为星系胚,星胚不断扩大,质量不断增高,旋力不断加速,星胚体自然产生升温效应,当温度达到相当高度时,星胚体自然发生化变,使元始混沌物质在不同的温度阶段,化变分离出来不同的物质元素,这个时期的宇宙,实际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学反应器和分离器,不同的温度阶段,化变产生出不同的物质元素,不同的物质元素,汇集演化成了后期不同的各类天体。
灵机即已形成,就开始承担起化生整个宇宙的巨任灵机旋运,不断地聚集周围的灵子,不断影响更大更远的空间,同时将空间所有的气体、微尘、粒子收摄运化,使灵核外围渐渐形成密度、温度、能量都不断升高的混沌圈;灵核及混沌圈不断向空间扩展,密度、温度、质量都不断巨增,当达到相当成度时,便产生升降效应,渐渐形成一龙卷风形状似的巨大“龙卷云”云头上部,渐渐形成由各类气体、轻浮的微尘粒子等包围着的灵炁核,为龙卷云的较轻部分;重浊的物质渐渐下沉到卷云下部,在卷云下端,又形成一较重的混沌体上下二体,一边互相交换着轻重冷热物质,一边疾速旋转,收摄着周围的弥漫物质;交换物质同时,由于旋力、碰撞、冲磨等,使温度、能量不断升高,交换对流不断加剧,而在二者之间产生旋流,旋流的凝聚,渐渐生成另一混沌体道书将这个时期称为三极定位,或称三才定位(非天地人三才),道书三界立说由此而产生三大原体形成后,其密度、温度、能量都已很高,旋转力急速加大,灵核外围,即混沌体,开始产生分离,分为数条旋臂状星云,由是产生第一层次的各大星云,星云慢慢演化为星系胚、进而演化成各层星系星空如是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层层分生,层层演化,道书所载述的三十六层星空,即三十六重天之说,由是产生。
道家宇宙三十六重天的划分是:从下往上,欲界有六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重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有人把太阳所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