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CA-EWA企业成长能力评价.doc
17页基于PCA-EWA企业成长能力评价内容摘要:现有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主观赋 权问题和同一影响因素重复评价问题是导致评价结果不能 充分反映企业真实成长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 题,笔者提出了基于主成分一爛权分析法(PCA-EWA)的企 业成长能力评价模型,并以我国18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 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CA-EWA的企业成长能力 评价模型有效解决了主观赋权问题和同一影响因素的重复 评价问题,且能够避免企业管理层操纵单一财务指标对评价 结果产生的影响,运用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对于经营者、 决策者、投资者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成长能力主成分爛权钢铁行业企业的成长能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自身的生 产经营活动不断积累发展潜能,使企业既能实现经营目标、 确保市场地位,又能在未来的扩展经营环境中保持优势、持 续盈利,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健成长的能力企业成长能 力是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戢运丽,2008), 是企业提高驾驭市场与抗御风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 要环节因此,加强对企业成长能力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企 业成长能力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并建立科学、客观 的企业成长评价模型是企业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孙建 华,2004 )o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很多学者对企业成长能力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991年思腾斯特公司首次提出了企业成长能力评价应 将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在经济增加值指标 法的基础上,杰弗里提出了修正的经济增加值指标,以期能 够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成长能力艾尔弗雷德•拉帕 波特提出,股东价值增加潜力是公司成长能力的最佳衡量指 标艾尔弗雷德认为,股东价值受到现金流量、加权平均资 本成本、价值增长的潜在时期等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 推导出企业股东价值评价公式美国复兴方案公司总裁诺顿 和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使用平 衡记分卡方法评价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企业财 务指标、客户层面、内部流程控制、学习与成长能力四项内 容英国学者安迪•尼利和安德森咨询公司于2001年将业 绩棱镜法运用于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中业绩棱镜从利益相关 者的满意度和贡献角度来考虑目标和战略,以及对整个经营 过程的改进要求,提出了维持和发展利益相关者需求能力的 评价,业绩棱镜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企业成长能力进 行:顾客关系管理、供应商及联盟关系管理、投资者关系管 理、雇员关系管理、定规者及社区关系管理 )) 国内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学者对企业成长能力的评价主要依托于对企 业绩效的评价。
1999年,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以财务 效益指标为中心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企业成长能力首次被 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2002年2月,为了满足市场经济条 件下对企业成长能力和发展潜力全面、客观反映的要求,突 出反映企业成长能力指标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又颁布了 《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将成长能力指标的比重 由18%提高到24%o对企业成长能力的评价,以销售增长和 资本积累为主线,同时考虑企业技术投入、资本扩张等因素 因此,新修订的细则将企业销售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确定为 企业成长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将技术投入比率、三年资本 平均增长率和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确定为企业成长能力评 价的补充和修正指标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对企业成长能 力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张玉明、段生森(2009)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对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力进行评价,在三层次 评价模型中,第一、第二层次指标权重的求取主要是通过专 家法构造标度的两两比较矩阵郭南芸(2008)从产业规模、 科技创新能力、经济绩效与市场环境四大要素着手,运用 T. L. Saaty的层次分析法对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进行了评 价,各项指标的相互重要性确定和构造判断矩阵主要通过专 家法完成。
苏冬蔚、吴仰儒指出,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狭义层 面是指上市公司如何解决健康成长的问题,广义层面是指上 市公司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如何实现自然人文和社会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和谐统一两人并运用数据计量方法,从盈利能力、成长能 力、资本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构建了上市公司成长 能力模型,并以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了 ST公司成长能力不足的本质特征汤谷良、游尤基 于可持续增长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现有的四种可 持续增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其在逻辑上和应用中的 优势和局限,并利用万科七年的数据对不同模型进行数据验 证,鼓励企业适度投资以维持企业成长性文先明采用专家打分法,将定量指标采用相对性处理, 对湖南省2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能力进行研究,将企业 的成长能力分为企业的基础能力和整合能力,并进一步将企 业的基础能力分为基础生存能力和基础成长能力,将企业的 整合能力分为外部整合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刘健、李家森 从银行信贷风险计量的实际需求出发,采用假定一模拟一预 报的方法,把企业发展能力多维评价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指 标,将最佳投影方向作为企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对 企业成长能力进行组合评价。
何宏波指出,目前企业成长能 力分析还没有完整的分析体系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发展受未 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未知的不确定性使得评价企业 未来的成长能力难度较大,经营管理者应从战略层面关注企 业的成长能力,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发 展趋势,进而对企业的成长能力进行预测何燕(2004)以 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功效 系数法为基础结合综合分析判断法,对企业成长能力进行评 价,评价体系中运用德尔菲法和权值因子判断法确定各财务 指标权重 )) 现有文献局限性文献调研表明:现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小型企业和科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能力评价等方面,针对某一特定行业成长 能力评价的研究较少,而专门针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成长能 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几乎为空白现有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方 法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成长能力评价方法 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中部分或者全部采用了专家法和德尔 菲法等主观赋权,主观赋权缺乏科学依据,可能会导致对某 一因素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二是当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存在密 切联系或相关性较大时会导致对某一指标的重复评价这两 方面的问题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不能完全反映所评价企业 的真实成长能力。
因此,探寻既能克服主观赋权问题又能剔 除某一影响因素重复评价问题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模型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降维的方 法得到线性无关的主成分,能够有效剔除某一影响因素的重 复评价;爛权分析法作为典型的客观赋权法,能够有效解决 主观赋权问题为讨论基于主成分一矯权分析法(PCA-EWA) 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适用性问题,本文以我国18家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10年财务指标为依据,运用基于 PCA-EWA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模型,对我国18家钢铁行业上 市公司成长能力进行评价主成分一炳权分析法(一)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多指标评价方法,它 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 上,把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即主成分)的一 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朱星宇、陈勇强,2011)o其中每个 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各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 使这些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且所含的 信息互不重叠 )) 爛权法基本原理炳权法是一种依据各指标值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大小确 定决策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法若样本数为n,评价指标为p,数据矩阵为F=(fi j)nXp, 对于某个指标Fj,信息爛,其中。
在信息论中,爛是测度系统不确定性的量(陈敬武, 2007)o炳值越小,表明指标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 越大,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那么在评价指标中所 占权重就应越大;反之,若某个指标信息炳值越大,表明指 标值变异程度越小,提供的信息量越小,在综合评价中所起 的作用也越小,在评价指标中所占权重就应越小 )) 基于PCA-EWA的模型构建第一,选取成长能力评价指标及原始数据若样本数为 n,选取的成长能力指标数为p,则原始数据矩阵X= (Xij) nXp,其中Xij表示第i家钢铁上市公司第j项成长能力指 标第二,原始数据标准化为了消除各项成长能力指标由 于正逆性质不同或量纲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将收集的原 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Y二(yij) nXPo第三,计算协方差矩阵R其中Rij (i, j=l, 2,…, P)为原来变量Yi与Yj的相关系数第四,求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Xi (i=l, 2,…,P)和特征向量Ai (i=l, 2,…,p),并计算贡献率与累积 贡献率第五,确定主成分的个数通常选取累积贡献率在 80%-90%之间且特征值大于1的前k (k
第七,根据主成分指标值,建立主成分指标矩阵F=(fij) nXko运用极差变换法对主成分指标值进行非负数化处理 由于正向指标数值和负向指标数值代表的含义不同(正向指 标数值越高越好,负向指标数值越低越好)因此,对于正 负项指标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其具体方 法如下:正向指标:负向指标:则fij为第i个钢铁企业的第j个主成分指标的数值 (i=l, 2…,n ; j=l, 2,…,k)o第八,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占该 指标的比重:第九,计算第j项指标的炳值:其中,第十,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定义差异系数,对 于第j项指标,Hi越大,则第j项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占权 重越大第■■一,计算爛权,利用爛权法对指标赋权,则第j个 主成分指标的炳权为:第十二,构造成长能力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一)指标与样本数据选取本文所采用反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的财务比 率来源于锐思数据库(WWW.省略),综合考虑指标的科学性、 代表性和易度量性,本文选取了 13个衡量上市公司成长能 力的指标进行分析(见表1)样本的合理选择对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研究 至关重要,鉴于篇幅有限,综合考虑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 的现状和样本数据的采集,本文选取了我国18家钢铁行业 上市公司2010年度指标为样本进行成长能力研究。
包括: 攀钢飢钛、大冶特钢、本钢板材、太钢不锈、鞍钢股份、首 钢股份、三钢闽光、武钢股份、包钢股份、宝钢股份、莱钢 股份、杭钢股份、凌钢股份、酒钢宏兴、安阳钢铁、八一钢 铁、马钢股份、柳钢股份从锐思数据库可获取这18家铁 行业上市公司13个反映其成长能力的财务指标值(原始数 据略)通过建立协方差矩阵(略),可观测出协方差矩阵中 经标准化后的数据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数值较大, 表明有必要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二)主成分及炳权分析运用 SPSS (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 统计软件对18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10年成长能力指标数 据进行分析,可得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 表2)从表2中可以观测出有3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且 这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4%以上,则取K=3即取3 个主成分指标来代替原来的13个财务指标,这3个主成分 指标所包含的信息占到了原始指标信息量的87. 44%这三个 主成分分别记为Fl、F2、F3O初始因子载荷量是主成分Fi与原始指标Xi的相关系 数,它揭示了主成分与各财务比率之间的相关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