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试卷答案【黑吉辽蒙卷】【高二下期末考】黑龙江省牡丹江二中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年期末试题(7.10左右).docx
19页牡丹江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年期末试题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64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空间站使用了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氮化硼为共价晶体B. 可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酯,可由3-羟基丁酸加聚反应合成C. 婴儿纸尿裤使用了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树脂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D. 航天员返回所用降落伞使用了聚酯纤维材料,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答案】B【解析】【详解】A.氮化硼是以共价键结合的三维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共价晶体,A正确;B.可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酯,可由3-羟基丁酸缩聚反应合成,B错误;C.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以其超强的吸水能力著称,能够吸收其自身重量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展现出极强的保水能力,C正确;D.聚酯纤维如涤纶等常用于生产服装面料,属于合成纤维,D正确;故选B。
2.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独特的语言,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B. 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C. 羟基的电子式为:D. 顺-1,4-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答案】D【解析】【详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错误;B.CCl4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Cl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故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B错误;C.羟基含有1个未成对电子,其电子式为:,C错误;D.两个相同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顺式异构体,则顺-1,4-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D正确;故选D3.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Fe2O3、CaO、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CO3是正盐,NaHCO3是酸式盐③H2SO4与KHSO4均含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以称为酸④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都是混合物⑤根据分散系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A. 只有①③⑤ B. 只有②④C. 只有①②④ D. 只有②③⑤【答案】B【解析】【详解】①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①错误;②Na2CO3是NaOH与H2CO3完全中和生成的盐,属于正盐;NaHCO3 是H2CO3电离产生的H+部分被NaOH中和产生的盐,属于酸式盐,②正确;③KHSO4电离产生K+、H+和,阳离子不完全是H+,因此不能称为酸,③错误;④洁净的空气(含有氧气、氮气等)、纯净的盐酸(溶质为氯化氢)中都含有多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都是混合物,④正确;⑤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⑤错误;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②④,故合理选项是B。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是A. 某澄清透明溶液中:、、Na+、B. 含有I-的溶液中:、、、C. 水电离的浓度为的溶液中:D. 中性溶液中:【答案】A【解析】【详解】A.与Na+不反应,且相互之间不反应,可在溶液中大量共存,A正确;B.在酸性条件下会氧化生成,导致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2mol/L的溶液可能为强酸或强碱环境,和会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Fe3+和Al3+会水解生成Fe(OH)3和Al(OH)3沉淀,溶液呈酸性,即中性溶液中无法大量存在Fe3+、Al3+,D错误;故答案为A5. ClO-可用于处理含CN-的废水,处理过程中体系存在ClO-、CN-、N2、Cl-、、H2O六种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lO-氧化剂,N2是氧化产物之一B. 反应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C.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N2,则转移电子0.2 molD. 含CN-的废水也可用Cr2O处理【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ClO-、CN-为反应物,N2、Cl-、HCO为生成物,结合原子守恒可知H2O为反应物,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为5ClO-+2CN-+H2O=N2↑+5Cl-+2。
其中ClO-是氧化剂, N2是氧化产物,A正确;B.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O-,还原剂是CN-,根据选项A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B错误;C.在反应5ClO-+2CN-+H2O=N2↑+5Cl-+2中,每反应产生1 mol N2,反应过程中转移10 mol电子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N2,其物质的量是0.1 mol,则转移电子1 mol,C错误;D.具有强氧化性,但若用处理含CN-的废水,会引入重金属离子Cr3+,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6. 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选项ⅠⅡAB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B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KOH溶液与稀硝酸混合Fe(OH)2与稀硝酸混合DNa2CO3溶液与过量H2SO4溶液混合少量K2CO3溶液与HCl溶液混合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B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反应产生BaCO3、Na2CO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 =BaCO3↓++2H2O;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反应产生Na2CO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 =+H2O,可见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B.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产生CaCO3沉淀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产生可溶性Ca(HC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可见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C.KOH溶液与稀硝酸混合发生中和反应产生KNO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Fe(OH)2具有还原性,而稀硝酸具有氧化性,二者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NO3)3、NO、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H)2+10H++=3Fe3++NO↑+8H2O,二者反应离子方程式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D.Na2CO3溶液与过量H2SO4溶液混合,反应产生可溶性Na2SO4及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O+ CO2↑;少量K2CO3溶液与HCl溶液混合,反应产生可溶性KCl及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O+ CO2↑,可见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
7.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甲酰胺 B. :3-甲基苯酚C. :聚乙烯 D. :2-甲基-1,3-二丁烯【答案】B【解析】【详解】A.中含有酰胺基,是由CH3COOH和NH3脱水得到的,命名为乙酰胺,A错误;B.中含有酚羟基,甲基在3号位,命名为:3-甲基苯酚,B正确;C.由乙炔发生加聚反应得到,命名为:聚乙炔,C错误;D.中碳碳双键在1号位和3号位,甲基在2号碳原子上,命名为:2-甲基-1,3-丁二烯,D错误;故选B8.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配制溶液时定容操作B.比较和的稳定性C.制备胶体D.检验中是否含有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配制溶液时定容,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故A错误;B.比较和的稳定性,应该把碳氢酸钠放在温度较低的小试管内,故B错误;C.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制备胶体,应该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故C错误;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把气体通入含有KSCN的硫酸铁溶液中,若溶液颜色变浅,说明Fe3+被还原,证明中含有,故D正确;答案选D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个①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②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属于水解反应③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可用于手术缝合线、药物缓释材料等④黏胶纤维的长纤维一般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⑤磷酸酐键在水解时会发生断裂,整个水解过程可吸收能量供生物体使用⑥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⑦糖类、油脂、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A. 2 B. 3 C. 4 D. 5【答案】B【解析】【详解】①油脂易被氧化而变质,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错误;②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不是水解反应,故错误;③聚乳酸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功能,是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可降解纤维,手术缝合线、药物缓释材料等,故正确;④黏胶纤维中的长纤维一般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都属于人造纤维,都可用于纺织工业,故正确;⑤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酐键断裂时也同时生成了其他键,生成其他键放出热量,并且放出的热量比吸收的热量要大的多,放出能量供生物体使用,故错误;⑥天然蛋白质含-CONH-,可发生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α-氨基酸,故正确;⑦糖类不都是大分子,如单糖和二糖,故错误;正确的有3个,故选:B。
10. 用KMnO4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实验方法:将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过滤,将含有苯甲酸钾(C6H5COOK)和甲苯的滤液按如图所示流程制得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操作Ⅱ是蒸馏B. 无色液体A是甲苯,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C. 为了得到更多的白色固体B,冷却结晶时温度越低越好D. 浓盐酸酸化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KCl 【答案】C【解析】【分析】将含有苯甲酸钾(C6H5COOK)和甲苯的滤液分液得到有机溶液和水溶液,水溶液中加入浓盐酸生成苯甲酸,冷却结晶后过滤得到苯甲酸晶体,有机溶液中加入硫酸钠干燥过滤,然后分液得到甲苯详解】A.操作Ⅰ分离出有机溶液和水溶液,操作方法为分液,操作2是分离有机溶液中甲苯,故操作为蒸馏,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无色液体A为甲苯,白色固体B为苯甲酸,B正确;C.温度太低杂质溶解度降低,可析出杂质,导致产物不纯,即冷却结晶时温度不是越低越好,C错误; D.根据强酸制取弱酸原理,加入浓盐酸将转化成溶解度较小的苯甲酸,发生反应为+HCl→+KCl,D正确;故答案为:C11. 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溶液加热到170℃,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生成的气体为乙烯B向丙烯醛(CH2=CHCHO)中加入足量新制氢氧化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