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绘画赏析.doc
3页西方绘画赏析(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开扩艺术视野, 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外国的优秀美术作品和中国的优秀美术作品一样,都是全人类共同的 精神财富,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艺术作品,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品德 3.通过对外国反映儿童生活作品及风景、静物作品的了解与欣赏,培养儿童珍惜社会主义的幸福童年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了解外国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 (1)搜集外国反映儿童生活或风景、静物绘画作品的印刷品、幻灯片、音像资料作为教材的补充内容 (2)幻灯机、银幕或录像机、电视机、收录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 2.学具:教材 (四)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各国艺术家创造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们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技术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它们以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各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或白然环境美 教材选择了一些与高年级学生生活比较贴近,或容易被理解接受的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绘画作品,供学生了解与欣赏,借以开扩学生艺术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艺术素养。
2、引导学生欣赏: 本课共选印了6幅作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3幅作品是静物和风景画其中有马蒂斯的《金鱼》.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清澈的湖》以及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工厂》第二部分的3幅作品是人物画,有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反映饥饿中的母子情的《面包》,马奈{吹笛的男孩》,还有反映前苏联儿童学生生活的《又是—个两分》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3、对每件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 《金鱼》马蒂斯(法国) 这件作品是法国画家、野兽派画家的代表人物马蒂斯(1869—1954年)于1911年所作现藏于莫斯科昔希金博物馆这幅画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可以看出,画家热衷于东方艺术的风格之探索,致力于追求富有力度的线条与色彩的协调特别有趣的是,画家描绘出玻璃缸中红色金鱼漂游的感觉,透明的鱼缸由于光线的折射,从水面观察时与透过玻璃缸所见到的鱼儿是截然不同的这一细节被画家敏锐地注意到了,并十分巧妙地加以表现从静物画的意义来讲,画家不是描绘死鱼死虾,而是自由游动于水中的活鱼 画家以概括的手法,明快的色调,抒情地表现出这司空见惯的静物那别具兴味的诗意、 《工厂》毕加索(西班牙) 《工厂》又名《奥尔塔的工厂》,为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1909年所作的立体主义作品。
现收藏干莱格特?海米秦吉州画家通过对法国绘画传统技巧的研究,认为:“塞尚并没有真正地去画苹果,他画的是这些圆形上的空间的重量1908年,他曾摹仿塞尚的画法,画过一组静物,并结识厂勃拉克,开始研究立体主义, 1909年,他的第一批立体主义作品问世了,《奥尔塔的工厂》是其中的一幅 《清澈的湖》东山魁夷(日本) 东山魁夷(1918~ )是日本当代著名画家,、他把日本画的艺术传统与西洋绘画技巧熔于一炉,创作了很多意趣盎然、抒悄色彩浓重的风景画这些优美的景色既来自大自然,又是自然美的高度升华 《面包》珂勒惠支(德国) 凯绥珂勒惠文(1867~1945年)是德国著名女版画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珂勒惠文曾刻画了一套表现无产阶级生活处境的三部曲——《失业》、《饥饿》、〈婴儿的死亡》《面包》是其中最忧伤、最悲痛的饥饿形象之一 《又是一个两分》列歇特尼柯夫(苏联) 这幅作品是苏联画家列歇特尼柯夫(1906—??年)1952午创作的油画作品现藏特列嘉柯夫画廊 画家曾多次热情、生动而迷人地描绘过孩子们的生活,此画是其中最成功和最有影响的一幅优秀作品 《吹笛的男孩》马奈(法国) 这幅作品是印象画派的先驱者马奈(1832--1883年)作于1866年的油画作品,现藏巴 黎卢浮尔美术馆。
吹笛的男孩穿着近卫军乐队的制服,宽松的红色裤子,配着蓝绿色的上衣以及帽子,显得十分潇洒英俊画家很注意刻画吹笛子的动作以及性格特征,给人以一种天真而略带稚气 的感觉画家为突出人物造型, l—分注重人物的外轮廓线,背景的处理也非常概括,他抛弃了常用的暗背景和强烈明暗对比的光影规律,浅灰色调的背景在画面色块对比中,使人物形象十分突出 3.充分利用收集到的一些有关外国绘画作品的挂图图片,以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看幻灯、录像、播放有关乐曲,创设立体的审美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