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国际河流的双赢开发模式3300字.docx
3页浅析国际河流的双赢开发模式3300字 摘 要:国际河流的开发既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涉及到各国的利益,如何能够更好的开发和合作是目前各方都在努力的探寻,本文以美国加拿大共同开发哥伦比亚河为例,探寻国际河流开发的双赢模式 关键词:国际河流 水资源 上下游利益 责任 国际河流的开发涉及到国家间关系、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也涉及到流域内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际河流的开发处理不恰当,可能会引起双方或多方的国际纠纷因此联合国有关机构和相关研究机构不断的探讨和制定一系列法规,试图在开发国际河流中寻找到有利于各方发展的开发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以开放带动开发的亚马逊模式"、"贫穷保守、开发不足并彼此擎肘的尼罗河开发模式"等,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和加拿大共同开发哥伦比亚河的经验为例总结国际河流的双赢开发模式此种模式在河流开发过程中注重上下游利益的合理分配和义务的公平承担,充分印证了国际河流开发的公平合理使用的理念一个河流的综合利用规划,必须从全局出发,满足各部门的需要,取得合理的经济效益, 同时必须考虑全国和地方双方的利益并能为公众所接受 (一)水资源分配及开发问题 1961年1月17日.美加两国政府签订了共同开发哥伦比亚河水资源条约。
该条约规定通过共同开发哥伦比亚河水资源,确保水力发电、防洪和其它各种效益,使美加两国共同受益条约的内容包括在加拿大境内和美国境内建一些蓄水工程,发电和防洪效益由两国均分 根据这一条约,加拿大政府决定在其境内的哥伦比亚河段修建库容为180亿m?的水库群,以控制和调节哥伦比亚河的流量为达到这一目的,加方将修建以下几座大坝:①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麦克里附近,拦截哥伦比亚河,修建一个库容为86亿m?的水库;②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阿罗湖河口,修建一个库容为95亿m?的水库;③在邓肯湖附近,利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库特奈河下游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坝址,修建库容为17亿m?的水库①三座大坝主要用于中、下游防洪和增加两国的水力发电量由三座大坝使其下游美国个电站新增的发电量的一半归加拿大所有,美国政府同意支付6500万美元的"库容报酬",用于建设大坝 哥伦比亚河条约于1964年9月生效,在此之前,曾就下述事项达成了协议:①两国政府就条约的附件达成协议,详细阐明条约各条款的内容;②加拿大政府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并规定加拿大的兴建工程及履行条约的职责;③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水利电力管理局和美国电力公司共同体之间签订一项电力买卖合同,加拿大方面将各水库所发的电力卖给美国,供电限期为30年。
对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资源所有权问题,及资源所有过对去所有的组员享有优先分配权,这是一国主权的体现另一方面,,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的一点是在其流动性和流域一体性,这就决定了一国对河流任何一处的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均可能影响到另一个国家的利益,因而影响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因此,任何国家对于国际河流水资源的所有权实际上不是一种完全的所有权,而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所有权这种受到限制的所有权表明:任何一国都不能把对其所有的水资源进行任意处置而不考虑娶她上游或下游国家的需要,因此开发利用国际河流水资源还必须遵循第二条基本原则即兼顾相关国家的利益② 在《哥伦比亚河条约》中,体现了资源的所有权、开发权和受益方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通过协议,上游国让渡部分资源所有权并让渡部分防洪责任当上游国履行防洪责任时,实际上同时也为下游国际履行了本不应该履行的防洪责任按照权利义务平衡的原则,下游国应当向上游国补偿部分防洪费用 国际河流上下游地区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而目前更多的目光都在关注上游水资源利用对下游的影响,现行的国际法规也更多地强调对下游地区利益的保护,却忽视了对上游地区发展机会的限制,以哥伦比亚河为例,应该倡导更加公平的国际法规来规范上下游地区间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达到利益共享,责任分担。
(二)流域统一组织的促进 1934年成立了西北太平洋区域规划委员会,这是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协调规划的首次尝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委员会停止了活动1946年成立了哥伦比亚统一委员会,成立哥伦比亚统一委员会,目的在于协调联邦、州和其它公共事业单位对该区水资源开发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哥伦比亚统一委员会是由美国农业部、陆军、内政部、联邦电力局和邦纳维尔电力管理局5个机构的代表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其中有7个州的代表参加哥伦比亚统一委员会的会议,报告本州的活动,但他们没有表决权哥伦比亚统一委员会是一个咨询与协调机构,而不是规划组织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水资源规划法,自此,河流规划与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67年成立了西北太平洋流域规划委员会,作为哥伦比亚统一委员会的替代机构该委员会肩负着对该区水资源及相关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的规划协调工作西北太平洋流域委员会不同于哥伦比亚统一委员会,因为该委员会在为联邦、州、州际、地方和私人企业对哥伦比亚河水资源及其相关的土地资源开发、管理和制定综合协调计划时具有法律效果 1945年成立的哥伦比亚河水源管理局作为原来哥伦比亚统一委员会(后为西北太平洋流域委员会)的一部分,负责监督哥伦比亚河日常管理活动。
哥伦比亚水源管理局由哥伦比亚河流域的7个州代表和主要的联邦机构的代表,如邦纳维尔电力管理局、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垦务局、以及国家气象局、水土保持局和渔业及野生动物机构的代表组成该管理局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审查诸如1977年旱季如何为鱼类的迁徙提供足够的河水流量,如何保持城区在7月份有足够高的水位这样的水系管理问题哥伦比亚河水源管理局没有管理权,它的任务是进行协调工作③ 通过统一组织的协调,对各方机构代表意见综合考量,是这个流域河流的开发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形式上不偏向任何一方使得哥伦比亚河的开发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和说服力 (三)给我国的国际河流工作的启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12月15日至17日正式访问印度12月16日,温总理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共铸东方文明新辉煌》的重要演讲其中,在谈及中印交流与合作时,特别针对跨境河流问题与联合工作机制进行了重要阐述: "跨境河流是养育沿岸人民的生命之源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跨境河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长期以来,为帮助下游地区防灾减灾,中方技术人员在上游地区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克服巨大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向印方提供汛期水文资料,处理紧急事件。
中方重视印方在跨境河流问题上的关切,愿意进一步完善双方联合工作机制,凡是中方能做的,我们都会去做,而且会做得更好我请印度朋友们放心:中国在上游的任何开发利用,都会经过科学规划和论证,兼顾上下游的利益"④ 注释: ①百度百科 ②王晓峰,陈东景《上下游型国际河流开发利用中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9月第18卷第3期 ③百度百科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参考文献: 何大明、冯彦.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协调管理.科学出版社2006,12 何大明、冯彦、胡金明 等.中国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科学出版社2007,11 郑伯红、邹昀芝、张中旺,世界名河及其流域开放开发的国际经验,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12 卷第2 期2000 年9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