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复习:第一板块 专题三 练案三 理解词义句意,鉴赏语言艺术.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HQ10****0545
  • 文档编号:301834399
  • 上传时间:2022-05-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1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练案三 理解词义句意,鉴赏语言艺术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文本一闹市闲民 汪曾祺我每天在西四倒101路公共汽车回甘家口直对101站牌有一户人家一间屋,一个老人天天见面,很熟了有时车老不来,老人就搬出一个马扎儿来:“车还得会子,坐会儿屋里陈设非常简单(除了大冬天,他的门总是开着),一张小方桌,一个方杌凳,三个马扎儿,一张床,一目了然老人七十八岁了,看起来不像,顶多七十岁,气色很好他经常戴一副老式的圆镜片的浅茶晶的养目镜——这副眼镜大概是他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眼睛很大,一点没有混浊,眼角有深深的鱼尾纹跟人说话时总带着一点笑意,眼神如一个天真的孩子上唇留了一撮疏疏的胡子,花白了他的人中很长,唇髭不短,但是遮不住他的微厚而柔软的上唇——相书上说人中长者多长寿,信然他的头发也花白了,向后梳得很整齐他常年穿一套很宽大的蓝制服,天凉时套一件黑色粗毛线的很长的背心,圆口布鞋、草绿色线袜从攀谈中我大概知道了他的身世他原来在一个中学当工友,早就退休了他有家,有老伴儿子在石景山钢铁厂当车间主任孙子已经上初中了老伴跟儿子,他不愿跟他们一起过,说是:“乱!”他愿意一个人他的女儿出嫁了外孙也大了儿子有时进城办事,来看看他,给他带两包点心,说会子话。

      儿媳妇、女儿隔几个月给他拆洗拆洗被褥平常,他和亲属很少来往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早起扫扫地,扫他那间小屋,扫门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他不上粮店买切面,自己做抻条,或是拨鱼儿他的拨鱼儿真是一绝小锅里坐上水,用一根削细了的筷子把稀面顺着碗口“赶”进锅里他拨的鱼儿不断,一碗拨鱼儿是一根,而且粗细如一我为看他拨鱼儿,宁可误一趟车我跟他说:“你这拨鱼儿真是个手艺!”他说:“没什么,早一点把面和上,多搅搅我学着他的法子回家拨鱼儿,结果成了一锅面糊糊疙瘩汤他吃的面总是一个味儿!浇炸酱黄酱,很少一点肉末黄瓜丝、小萝卜,一概不要白菜下来时,切几丝白菜,这就是“菜码儿”他饭量不小,一顿半斤面吃完面,喝一碗面汤(他不大喝水),涮涮碗,坐在门前的马扎儿上,抱着膝盖看街我有时带点新鲜菜蔬——青蛤、海蛎子、鳝鱼、冬笋、木耳菜,他总要过来看看:“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什么,他摇摇头:“没吃过南方人会吃他是不会想到吃这样的东西的他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他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粮店买面,上副食店买酱,很少出门他一生经历了很多大事然而这些都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

      他每天还是吃炸酱面,——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拨鱼儿,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这是一个活庄子一九九○年五月五日文本二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抟弄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写小说,要把全篇大体想好怎样开头,怎样结尾,都想好在写每一段之间,我是想得几乎能背下来,才写的(写的时候自然会又有些变化)写出后,如果不满意,我就把原稿扔在一边,重新写过我不习惯在原稿上涂改在原稿上涂改,我觉得很别扭,思路纷杂,文气不贯曾见一些青年同志写作,写一句,想一句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没有咬劲有一位评论家说我的语言有点特别,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我想谁的语言不是这样?拆开来,不都是平平常常的话?中国人写字,除了笔法,还讲究“行气”包世臣说王羲之的字,看起来大大小小,单看一个字,也不见怎么好,放在一起,字的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就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安排语言,也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一句,一句;痛痒相关,互相映带,才能姿势横生,气韵生动中国人写文章讲究“文气”,这是很有道理的摘自汪曾祺《揉面——谈语言运用》)1.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三段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老人的相貌,用比喻修辞突出老人的眼神,老人虽没有名姓,却形象鲜明B.“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是插入语,看似与文章没有太大关系,却强化了老人生活的简单C.作者在记叙老人一生时,有意简化老人过去的经历,重点放在老人现在的状态上,取舍之中体现的是作者的匠心独运D.本文语言很能体现汪曾祺特色,文白夹杂,用词朴实,拆开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清新平实中却有无穷韵味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有“都市闲人”,文本一中的老头“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每天“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但境界比前者高B.“闹市闲民”是汪曾祺坐公交换乘时看到的一个老人,而作者本人看老人拨鱼儿不惜错过车,回家后又学着老人的法子做拨鱼儿,也是一个“闲人”C.文中对老人之前的身世并没有介绍,经历的大事也没在老人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仍“天然恬淡”,当年一定是一位智者。

      D.虽然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其《兰亭集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但其书法却不被包世臣看好3.(理解词义句意)文本一结尾说“这是一个活庄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4分)4.文本二中说:“安排语言,也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一句,一句;痛痒相关,互相映带,才能姿势横生,气韵生动文本一题目中的“闹市”与“闲民”之间是如何“痛痒相关,互相映带”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炉  火 张 炜冬夜,听不到炉火熊熊燎动之声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它,甚至可以驱走心中的严寒仍能想起无数个那样的夜晚,炉火旁,我们不停地阅读几个人屏息静气,一杯热茶,一点跃动的灯火,就是最为幸福的时刻那是个贫寒岁月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他们也许是稚嫩的,他们还多么年轻可是他们身上却闪烁着自尊的光芒他们比那些为另一些东西而奔波的油头粉面者要高贵十倍他们当时衣衫破旧,头发脏乱,脸上带着灰尘,脚上和手上还留着劳作留下的创伤,粗浊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无法掩去真知灼见,并使这场辩论显得特别激烈,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

      今天再没有那样的炉火,没有那样的聚会了那样的痴情、那样浪漫和纯粹的情怀,真的难以寻觅如今在乡间,在闹市,在中心,在边陲,哪里还可以找到那样的炉火?那是过时的风尚、是陈迹……首先是心中的炉火熄灭了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在世纪之交的喧嚣中,唯独失却了炉火我们从那些动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在19世纪的俄罗斯,在那片与我们毗邻的土地上,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像东方某个时期的一些人物所面临的状态一样在社会的转折期,在世纪的交汇期,他们当中有贵族,也有贫儿;有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也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的壁炉正熊熊燃烧,炉火旁纵论天下,通宵达旦那是为真理和艺术奔走相告的一种激情炉火像他们的豪情一样烈焰腾腾伟大的心灵在跳动,他们用双手迎来一个思辨的时代他们开拓了伟大的视野,传播了诗与真,在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艺术史上占有光辉一页最初这声音只在炉火旁,在一个角落;但由于它闪烁着真的光芒,终于越过斗室,化作滚滚雷鸣,如闪电照亮天际不仅是对炉火的憧憬,而且是追求真实、追求人生大境界的本能,又使人接近了那燃烧的火焰记得十几年前那个夜晚,一拨年轻人聚集在一个场所,交流自己的阅读和崭新的见解,言辞愈来愈激烈,气氛愈来愈火爆。

      春寒一扫而光,他们个个热汗涔涔,头发冒着白汽……那都是关于人生、哲学、艺术,关于古代和今天,关于切近我们生活的历史,关于未来的想象和推论……那些纯洁而深刻的思想与他们的年龄或不相称:他们唇边刚刚生成一层茸毛,睫毛微翘,星光下闪烁一片明亮的眸子那场令人神往的大辩论,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纹荡到遥远这声音来自我们民族精神的深远贮藏,它使人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奔走天下、纵论时事的诸子;想起提出“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想起那些互不谦让、口齿锋利、“日服千人”之士物质主义盛行的时刻是远没有那样的气势的一种无所不在的萎靡只会把人的精神向下导引,进入尘埃人没有能力向上仰望开阔的星空,没有能力与宇宙间的那种响亮久远的声音对话当每个人心中的炉火渐渐熄灭之时,就是无比寒冷的精神冬季降临之日这种寒冷将使人不堪忍受当有人怀念炉火之时,往往已为时过晚了但火种总会贮藏在一些特殊的角落里,它们远未熄灭它们即便是在最寒冷的时候还仍然在那儿默默地燃烧,酿成一片炽烈那是心中的火,不灭的火,是生命之火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绞杀生命的火种正是这火种,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生命之光即是永恒之光有删改)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点题“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因为不仅炉火能带给人身体的温暖,而且伴随炉火的阅读能给人以精神温暖和希望。

      B.作者笔意纵横,再现了多个特殊的时代年轻人伴着炉火读书、辩论的场景,用大量笔墨真实刻画了炉火熊熊燎动的画面C.文章通过“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人们轻物质、重精神的赞美和肯定之情D.文章题为《炉火》,却在文章最后不止一次提到“火种”,火种是生命之火,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将炉火的意义升华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引用19世纪俄罗斯杰出人物的事例,既证明“纵论天下”有着无限力量,又证明精神追求是一个世界共同的话题B.“那场令人神往的大辩论,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纹荡到遥远”比喻生动,引人遐想,触及历史民族精神,厚重而深远C.文章先抑后扬,通过赞美贫寒年代的人对知识和真理的探求,批判了现在人们在追逐物欲的过程中对精神之火的忽视D.文题“炉火”不仅充当线索串联内容,而且以小见大,象征对知识、真理的渴求,“炉火”的失去就意味着一种文明的失去7.(鉴赏语言艺术)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8.第三段明明是在写一场精神会餐,为何要对辩论的青年们进行外貌描写呢?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练案三 理解词义句意,鉴赏语言艺术1.A 解析:A项,“用比喻修辞突出老人的眼神”错误。

      作者在描写老人眼神时并未使用比喻修辞,句中“如”为如同,表形容,不是比喻2.B 解析:A项,“但境界比前者高”没有依据C项,“并没有介绍”错,应是没有详细介绍他原来在一个中学当工友,早就退休了他有家,有老伴”等内容就是对他的身世的简介当年一定是一位智者”的说法太绝对,原文无相关信息D项曲解文意,包世臣对王羲之的书法是赞赏的3.①与世无争,内心淡定拒绝过繁杂的生活,老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三餐内容不变②卓有智慧,看透世事经历的大事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住在闹市却能闹中得静③无为中有为,简单中有精致将拨鱼儿做成一种绝活,连擅长做菜的汪曾祺都做不来,简单中自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人驾驶车“萝卜快跑”引热议.docx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0后双子星黄雨婷、盛李豪射下奥运首金.docx 人际意义与读后续写的意义构建-23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5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解三角形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34].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2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doc 【小纸条】多样组合情景默写小纸条(高考60篇)混编检测1.docx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docx 高中语文反反复就考这些.docx 续写的整体叙事与构思-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语文反反复复用的25页答题模板.docx 2025年高考真题——语文(上海卷) 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重庆卷)含解析.docx 用明喻修辞格增添描述力度-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读后续写语篇整合“三环四步”-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语病全解:三万字涵盖六大语病+4种方法速判+17标志巧析+五年高考精练.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2021-2025年.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