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考道法真题 和谐与梦想(解析版).docx
28页中考道法真题 和谐与梦想考点1 中华一家亲1.(2024·湖北·中考真题)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下列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①某校举办“鄂疆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②“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年启动③某市组织开展藏汉学生“同上一节课”④湖北推出“红色鄂豫皖”精品旅游线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①③:分析题文,某校举办“鄂疆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增进了不同民族地区少年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某市组织开展藏汉学生“同上一节课”,促进了藏族和汉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有助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年启动,主要侧重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④:湖北推出“红色鄂豫皖”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在于红色旅游资源的推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024·河北·中考真题)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完成下面小题2.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共御外辱在东北,汉、满、朝鲜等各族同胞组织起东北抗日联军;在西南,侗族等少数民族组成抗日军;在海南岛,黎族、苗族和汉族同胞建立了海南琼崖抗日纵队……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充分说明,我国各族人民( )A.共同开拓祖国疆域 B.共同保卫伟大祖国C.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D.共同繁荣民族经济3.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上,1500余件文物古籍,展开一幅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长卷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中华民族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留言簿上的这些感言让我们体会到,举办此展有利于( )①促进我国各民族实现同步富裕 ②确保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③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2.B 3.D【解析】2.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B:题文中我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共御外辱”、“团结一致、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充分说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保卫伟大的祖国,故B符合题意;ACD:观点正确,但题文中未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③④:从题文中“中华民族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等感言可知,举办此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③④符合题意;①: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①说法错误;②:题文中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2024·新疆·中考真题)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荣光这说明( )①两岸同胞要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②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③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神圣职责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台湾问题①③:分析题文,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这说明两岸同胞要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共同的文化根基能够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和情感联系;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故②错误;④:题干强调的是两岸关系,而非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5.(2024·天津·中考真题)国家通过实施“石榴红”工程,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学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这有利于( )A.实现各地区同步富裕 B.扩大公民民主政治权利C.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D.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D:分析题文,国家实施“石榴红”工程,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学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这有利于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故D符合题意;A:“实现各地区同步富裕”表述错误,应该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故A错误;B: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故B错误;C: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早已形成,不是通过该工程形成的;故C错误;故本题选D6.(2024·贵州黔南·中考真题)“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动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以上言论共同指向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该主线是( )A.民族交错居住分布格局 B.各民族经济建设全面同步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团结。
A:民族交错居住分布格局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B:各民族经济建设不可能全面同步,而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故B说法错误;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籽籽相拥,扬新筑梦扬州开展对口援疆工作以来,全力推进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文化润疆,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扬州对口援疆工作( )①消除了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差异 ②体现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③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保证了扬州和新疆人民同步富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共同繁荣①:扬州对口援疆工作并不能消除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差异,这种差异会长期存在,只能逐步缩小;故①错误;②:扬州全力推进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文化润疆,体现了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故②正确;③:对口援疆工作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③正确;④:扬州对口援疆工作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但不是同步富裕;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
8.(2024·福建·中考真题)自秦代以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既有汉民屯边,又有边民内迁,各民族历经几次大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这说明我国( )①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相同的风俗习惯 ②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了共同富裕③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④各族人民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团结③④:分析题文,我国各民族历经几次大融合,共同开拓脚下的土地,这说明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各族人民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③④符合题意;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不会形成完全相同的风俗习惯;故①错误;②:我国还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尚未实现共同富裕;故②错误;故本题选D9.(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目前,粤港澳三地已实现陆路直连,主要城市间基本实现1小时通达港澳药械通”“湾区社保通”以及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等一批标志性事项落地实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更为紧密,形成创新合作发展的新格局 ②增进了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增强了港澳同胞的获得感、信任感,提高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④港澳与内地融为一体,不再有制度差异和交流障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实践。
①②③:题文中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的数据,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更为紧密,形成了创新合作发展的新格局;畅通便捷的交通、“港澳药械通”“湾区社保通”以及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等事项的落实,增进了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增强了港澳同胞的获得感、信任感,提高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促进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一国两制”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0.(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以下观点与讲话内容一致的是( )①共同繁荣促发展,区域自治显优势 ②血浓于水骨肉亲,命运与共携手进③民族团结要维护,神圣职责需履行 ④“一个中国”是原则,反对“台独”意坚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台湾问题②④:分析题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两岸同胞的紧密联系和共同责任;这体现了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命运,与讲话中强调的共同文化、历史、责任和期盼相符合;“一个中国”是原则,反对“台独”意坚决,明确了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符合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的要求;故②④符合题意;①:区域自治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两岸关系的主题不符;故①不符合题意;③:强调的是维护民族团结,与两岸关系的核心内容不一致;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1.(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下表是2023年新疆经济发展部分数据统计据此反映出我国( )类别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旅游收入(亿元)中央财政援疆资金(亿元)新设经营主体(万户)总值19125.912967.155657.340.9同比增速6.8%227%14.4%25%A.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B.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是行使自治权的自治机关D.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承担相同的义务【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共同繁荣B:分析题文可知,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新疆在经济各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这反映出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通过各方面的支持和发展,促进新疆地区的进步;故B符合题意;A:“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在表格中未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自治权的自治机关,故C说法错误;D: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2024·江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