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双基训练金卷(一)学生版.doc
9页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双基训练金卷地 理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电闪雷鸣、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高层大气2.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D.大气以平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25km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下面小题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氮(N2)78.0875.52氧(O2)20.9423.15氩(Ar)0.931.28二氧化碳(CO2)0.03(变动)0.053.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B.占大气成分的99%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4.目前,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是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A.④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高空跳伞运动是指跳伞者乘飞机、气球等航空器升至高空后跳下,在张开降落伞之前和开伞后在空中做动作现存最高跳伞记录为3.3万米据此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高空跳伞记录保持着起跳的高度所处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 B.平流层C.电离层 D.高层大气6.高空跳伞运动记录保持着下落过程中A.气压越来越低B.呼吸越来越困难C.温度越来越高D.温度先下降后上升25万美元一张票!想去太空遨游吗?2018年12月13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增→递减→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8.对图中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压的变化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D.②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9.①层气温存在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A.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下图为邵阳市某村农业模式,该村发展大棚蔬菜1000亩,开办养猪场,年出栏2000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业 B.畜牧业C.混合农业 D.绿色农业11.大棚中生产的蔬菜比自然生长的蔬菜品质差,价格便宜,原因是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C.气温日较差较小 D.土壤缺少养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B.气压:D>A>B>CC.A地温差小于B地D.B地因温度高气流上升1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风示意图,那么气流②表示的可能是①白天的陆风②白天的海风③夜晚的陆风④夜晚的海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地球上很多现象都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据此回答14~16题14.多云阴雨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大气的A.吸收作用强 B.反射作用强C.散射作用弱 D.保温作用弱15.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C.吸收作用 D.辐射作用16.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因为A.大气吸收作用 B.大气反射作用C.大气散射作用 D.大气折射作用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17~18题17.图示A.时间为白天 B.山谷气温较高C.山谷易降水 D.山坡气压较高18.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A.山区气温低 B.山区气温高C.山区多夜雨 D.山区降水多读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19~20题19.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气压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气温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关于图示气压场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低压 B.乙—高压C.丙—鞍 D.丁—低压22.图示虚线处有①2条低压槽 ②4条低压槽 ③2条高压脊 ④4条高压脊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3.A处的气压值最可能为A.1 012 hPa B.1 014 hPaC.1 016 hPa D.1 018 hPa下图示意某地等压线(单位:hPa)分布读图,完成24~25题24.若此图表示北半球高空同一水平面,则甲点稳定风向为A.① B.② C.③ D.④25.若此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甲点稳定风向为A.① B.② C.③ D.④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搭乘气球升至约39千米的高空他在这个高度纵身跳下,打破了跳伞运动员多项世界纪录13分)(1)在图中相应空格里标注出大气的垂直分层2)鲍姆加特纳起跳的地方位于大气的 层在该层降落的过程中,大气温度的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3)鲍姆加特纳降落到约10千米的高度时,位于大气的 层,此时他耳边的风声震耳欲聋在该层降落的过程中,大气温度的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4)鲍姆加特纳完成这项活动需要哪些装备?(至少三点)27.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4分)(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相关4分)(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4分)28.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创造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展开了研究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简要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4分)(2)若在图中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6分)29.图一和图二为风的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代表近地面的图是________,代表高空的图是________2分)(2)判断图一中箭头的含义4分)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3)图一中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2分)(4)图一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2分)(5)判断图二中箭头的含义3分)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6)图二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2分)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双基训练金卷地 理 (一)答案第Ⅰ卷(选择题)【答案】1.A2.D【解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电闪雷鸣,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中,故选A2.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平流层大气以平流为主,气温相对下低上高,大气稳定,同时水汽含量少,尘埃少,大气能见度好,最有利于航空飞行,AB错,D正确;平流层中大气并未发生电离,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C错。
故选D答案】3.A4.B【解析】3.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在干洁空气成分中,氮和氧两者约占99%,故又称地球大气为“氮氧大气”4.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原因一是森林破坏,二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②④正确植树造林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易造成荒漠化答案】5.B6.D【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要求学生掌握对流层、平流层及高层大气的特征5.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根据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中对流层厚度约为自地面至20km点为范围,平流层厚度为对流层顶部至50-55km之间的范围,平流层以上为高层大气结合材料信息现存最高跳伞记录为3.3万米,为33km,处于平流层中,B正确,故选B6.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结合上题分析,跳伞运动员自上而下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平流层,然后经对流层,最后达到地面其中平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因此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温度先下降后上升,D正确、C错误;随着海拔的下降,气压越来越高,呼吸越来越通畅,A、B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择D答案】7.B8.C9.A【解析】7.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飞船从海拔82.7千米的高度落回地面,先后经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气温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也即为:递增→递减→递增,B正确8.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变薄,A错误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大气垂直减温率的正负变化,B错误①层为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C正确②层是平流层,是飞机最适宜飞行的大气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