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zw****58
  • 文档编号:44540762
  • 上传时间:2018-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沈 苗摘 要: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中美两国在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呈现不同的状态本文通过比较两国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德教育课程与内容、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等的差异,可以为中国道德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关键词:中美两国 学校道德教育 比较道德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个国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各国在德育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主要探讨中美的道德教育的特点和差异,借鉴美国道德教育经验,不断增进我国道德教育实效一、中美两国道德教育目标之比较儒家学说的人伦道德一直是我国道德教育的核心从“仁爱”、 “博爱”,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爱”精神,以及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形成了我国的道德标准和尺度在西方文化中个性解放是积淀最深的东西,因此,美国强调个性的独立,强调个体的地位和尊严,一切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人、追求平等和民主的价值观念尽管两国德育目标的性质不相同,但他们都要求把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独立的人二、中美两国道德教育的课程与内容的比较全面规划,制定统一课程是中国学校德育的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学校的德育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与政治理论课来进行,而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及公民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政治性和规范性。

      而美国虽然政策上强调道德教育的目标并在理论上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上给学校充分的自由去实施在公立学校中道德教育课是融合在地理、历史、等社会学科里,而在公民学校里则开设伦理学、道德价值课等课程三、中美两国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的比较中国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采用直接的方法,其包括榜样示范、行为规范训练等向学生传授关于道德方面的观念,重视灌输道德理论知识,让学生打下固的道德基础知识而美国除了传递道德规范外也要求学生学习怎样对道德进行选择与决断,其兼用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美国并不强调给学生明确、具体的有关道德的知识,其更重视道德的潜移默化,注重学生的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的提高四、中美两国道德教育的启示通过中国与美国两种道德教育的比较,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出有助于我国道德教育改进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而加以吸收与借鉴1、逐步深化我国学校教育的方式我国的学校教育更注重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道德规范的传授,而道德实践与道德信仰的教育却受到的人们忽视然而,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被人们所内化,所以学校道德教育要采取各种实践的方式,如最近几年开展的科技扶贫、社会调研、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道德教育,是广受欢迎的道德教育方式。

      然而由于各种问题的限制如经费不足、组织管理不妥等,使得这些实践活动进行的不够深入普遍因此,人们要高度重视该问题同时政府也要给予财政与政策上的支持2、充分发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优势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具有深远的历史继承性道德教育的发展亦是如此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理论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人的影响更加重要人们逐步认识到科学理论思维对民族前途的重要,尤其是我国进入全面开放的社会以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冲突越来越激烈,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越发的需要一种主流的思想观念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识别正确的方向,并使这种思想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因此在借鉴国外的经验的同时,也要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理论素养3、为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设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各个阶段的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学校要真正地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不同的道德需要,要知道学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困惑与道德发展的不同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道德教育中来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道德教育目标具有层次性,但是我国首要侧重的是集体主义观念与国家观念的养成,而个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位于其后,这种按国家与社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基础,也是道德教育成效不高的原因。

      因此,根据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设立明确的德育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与美国的道德教育在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比较中美道德教育,可以借鉴与吸收美国道德教育中的精华,从而使我国的道德教育更加科学、更加有效参考文献:[1] 胡守芬:《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91[2] 黄全愈:《中美教育比较——关于考试与考试制度》, 《中国教师》,2004(02)[3]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华中科技大学,2006 年[4] 王智慧:《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师范大学,2008 年[5] 杨国风:《中西教育比较》,《比较教育研究》,2000(4)[6] 徐小洲:《比较教育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20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