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4页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历史注意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A. 农耕工具丰富多样 B. 商品贸易较为活跃C. 陶器文化历史悠久 D. 彩陶艺术绚丽多彩【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片“陶瓶”“陶灶”“陶釜“白陶鼎”的信息及文物所属时间可知,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制陶历史悠久,故C正确;图片没显示农耕工具、商品贸易且图片陶器无法显示是彩陶,故ABD错误综上故选C2. 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A. 政治状况 B. 经济发展 C. 科技进步 D. 军队建设【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中的“刖”和“劓”都是古代残酷的刑罚,古代刑罚反映当时的律法和政治状况,故A正确;BCD与题意无关,故错误。
综上故选A3. 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 兴办太学 B. 平抑物价 C. 盐铁专卖 D. 统一铸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D正确;兴办太学是汉武帝思想方面的措施,故A错误;BC是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政策但是与货币无关,故BC错误综上故选D4. 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件迫切的事情于是,隋炀帝A. 南下灭陈 B. 营建东都 C. 开通大运河 D. 创立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故C正确;隋文帝南下灭陈,故A错误;隋炀帝营建东京洛阳,进一步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故B错误;隋炀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打破门第束缚,创立科举制,故D错误综上故选C5. 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这主要是由于A. 草市的出现 B. 商业的发展 C. 纸币的使用 D. 商帮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商业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其表现有:坊市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连,故B正确;草市出现在魏晋时期,故A错误;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故C错误;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故D错误综上故选B6. 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A.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B. 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C. 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 D. 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盛况”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故B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同时也用自己的货物换取其他国家奇珍异宝,AC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戚继光抗倭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故D错误综上故选B7. 明代某著作,记载了谷类和棉麻作物裁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冶铸、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
这部著作应该是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D正确;《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故A错误;《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药学书籍,故B错误;《农政全书》为明徐光启所著的农业书籍,故C错误综上故选D8. 学者章开沅认为:“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起义”是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南昌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B正确;AC没有反清反封建性质,故错误;南昌起义是1927年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时清王朝已灭亡,故D错误综上故选B。
9. 随着近代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随之产生这表明近代企业的创办A. 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B. 维护了封建统治C. 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D. 改变了社会性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近代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随之产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企业的创办,促进了新型社会阶层的出现,即民族资本家为资产阶级,近代产业工人为无产阶级,故选择A;近代企业的创办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对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冲击,新的生产关系意味着新的阶级的出现,新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会和旧的阶级产生冲突,所以近代企业的创办不仅没有维护了封建统治,反而冲击了封建统治,故排除B;拉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故排除C;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社会性质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才彻底改变,所以近代企业的创办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故排除D10. 《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
这反映了列强企图A. 划分“势力范围” B. 增设通商口岸C. 废除科举制度 D. 进行心理征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并且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反映出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并对中国人民运用心理征服手段,故D正确;《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东郊民巷成为列强“势力范围”,故A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增设通商口岸,故B错误;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故C错误综上故选D 11.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因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A. 革命的复杂性 B. 制度的创新性 C. 斗争的彻底性 D. 抗战的持久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也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但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尤其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而五四运动却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因此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斗争的彻底性选项C符合题意;革命的复杂性,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制度的创新性,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B排除;五四运动时期,抗战没有爆发,D排除。
故选C12. 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A. 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 宜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 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故B正确; 1928年,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AC与题意不符,故错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故D错误综上故选B13. 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 土地改革,保障民生C.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 “一五计划”,工业起步【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并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赶赴朝鲜协助朝鲜人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故C正确;渡江战役发生在建国前,故A错误;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一五计划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与题意无关,故D错误综上故选C14. 下图人物被称赞为“象征中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家”“亚洲的英雄”,下列属于他的贡献的是A. 研制东方红--号卫星 B.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 发现青蒿素 D. 研发神舟系列飞船【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故B正确;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故A错误;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故C错误;神舟飞船是中国科学家们共同研制,故D错误。
综上故选B15. 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这样做是为了A. 鼓励公民参政议政 B. 扩大妇女权利C. 调动外邦人积极性 D. 提高奴隶待遇【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并结合所学可知,公民大会提升参会者福利待遇,是为了提高公民参与公民大会的积极性,鼓励公民参政议政,故A正确;妇女、外邦人、奴隶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故BCD错误综上故选A16. 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 “儒略历”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 D. “阿拉伯数字”【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故D正确;“儒略历”是罗马共和国独裁者儒略·凯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订了新历,故A错误;《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错误;《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故C错误。
综上故选D17. 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