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药学论文 浅析我国传统中药猪苓.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5687133
  • 上传时间:2021-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我国传统中药——猪苓姓名 张菁云 班级09〈3〉班 学号09243215摘要:生药猪苓是世界上著名的真菌之一,是我国传统的稀有中药其菌核具有利水 渗湿、抗肿瘤、免疫的功用,药用价值较高子实体从地下菌核上长出,味美质软,可食用 随其需要量稳步增加及人工栽培技术成功研发,生药猪苓发展前景广阔关键词:猪苓;传统生药;栽培技术;抗肿瘤药理分析;免疫机理调控;经济效益%1. 生药猪苓的分类与拉丁名:猪苓,乂名地乌桃、猪茯苓、猪灵芝、狼猪矢、豕橐,猪屎苓等,拉丁名为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界、真菌门、担子 菌亚门、曾菌纲、非褶菊用、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是世界上著名的真菌之一1. 生药猪苓的记载大纲:1 .本草考证:猪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记载:“生衡山及 济阳、宛跑/苏颂曰”:“今蜀州、眉州亦有之旧说是枫木苓,今则不必 枫根下乃有,生土底,皮黑作块似猪粪据以上描述,再参照《证类本草》 可知古人所指猪苓与今日所用猪苓品种一致2 .野生资源与产地分布:猪苓多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坡度20-50的向阳山地、林下。

      结构 疏松、富含腐殖质、湿润、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质黄壤以及沙质棕黄色土壤 更为适宜植被多为阔叶次生林,常见树种为柞、械、橡、榆、杨、柳、 竹等猪苓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 黑龙江、湖南、四川、贵州、陕西、青海、宁夏产量上以云南最大,质 量上以陕西最好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欧洲与北美洲,日本也有分布1. 生药猪苓的化学成分:猪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糖类和笛体类,另外还含有生物素、糖类、 蛋白质等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对猪苓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其菌核含 有麦角带醇,粗蛋白含量为7.89%,醍溶性浸出物0.4%,纤维46.06%.可溶 性糖分0.5%,水分13.44%,灰分6.46%1. 猪苓的生药学特征:1 .生药猪苓的生物学特性:(1) 猪苓的生物学特性:猪苓具喜冷凉、阴郁、湿润,怕干旱的特性在地温5-25C条件下均 生长西北产区地温在17-19C时生长良好,10C时萌发,22C时子实体开 放;华北产区平均地温达9. 5C时萌发,12C左右时浙苓生长膨大,14C左 右时新苓萌发多,个体增长快土壤含水量在30-50%, PH值5-7腐殖质土、 砂壤土为宜2) 生药猪苓的生活史:猪苓的生活史包括担抱子、菌丝体、菌核和子实体四个阶段。

      担抱子 萌发,形成单核菌丝,后结合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菌 核,部分菌核在连雨季节形成子实体,产生泡子后再循环在人工条件下, 猪苓菌丝还能产生分生抱子3) 猪苓菌核的形成与繁殖:猪苓菌核是菌 •丝聚集而形成的一种紧密球状结构菌核表皮是由数层 紧密排列的菌丝组成,细胞壁加厚,整个细胞趋于木质化猪苓菌核形状各异,以长条形、块状、片状居多土壤肥沃,营养丰 富,菌核大而多,分又少,俗称”猪屎苓“;土质瘠薄,养料不足,结苓小, 分义多,俗称”鸡屎苓”菌核有白色、灰色和黑色三种,俗称“白苓”、“灰 苓,,、“黑苓,,,实际上为生长年限不同(当年、次年、第三年)的猪苓菌核 在外界环境条件极端不利时,猪苓将停止生长,菌核老化,色泽变为深黑 色,核体出现大小孔眼,直至腐烂2生药猪苓的鉴定方法:(1) 性状鉴别:菌核体呈块状或不规则形状,表面为棕黑色或黑褐色,有许多凸凹不 平的瘤状突起及皱纹内面近白色或淡黄色,干燥后变硬,整个菌核体由 多数白色菌丝交织而成;菌丝中空,直径约3毫米,极细而短子实体生于 菌核上,伞形或伞状半圆形,常多数合生,半木质化,直径5・15厘米或更 大,表面深褐色,有细小鳞片,中部凹陷,有细纹,呈放射状,孔口微细, 近圆形;担抱子广卵圆形至卵圆形。

      2) 显微鉴别:生药猪苓切片:全体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外层厚27~54|jm,菌丝棕色, 不易分离;内部菌丝无色,弯曲,直径2~10|jm,有的可见横隔,有分支或 呈结节状膨大菌丝间有众多草酸钙方晶,大多呈正方八面体形3) 理化鉴别:%1 加氢氧化钠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上煮沸15min,搅拌,呈黏胶 状另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氢氧化钠溶液适量,搅拌,呈悬浮状1 稀盐酸鉴别:猪苓粉末1g,加稀盐酸15ml,煮沸15min,放置24h,呈胶冻状1 稀碘酸鉴别:猪苓粉末少许,加稀碘酸,溶液不得有蓝紫色或紫黑色出现1. 生药猪苓的采收、加工与贮藏:1 .猪苓的栽培技术:(1)人工栽培:猪苓的人工栽培多采用窖养法窖养法的栽培步骤是:首先进行蜜环 菌菌种的培养,而后用菌种来接种易被感染的小树枝(称菌枝),再以菌枝 接种感染较粗大的木段(称菌材),菌材上接种小猪苓块,培养生产猪苓1 选地整地:选地:选择阴坡林下,肥沃湿润,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整地:可在选好的树种下,于近根处挖长60厘米、宽50厘米、深45厘 米的土坑,或将土地耕翻耙平,开穴待种1 培养菌材:选择红青冈、水青风、槌树、臭椿等树种作菌材,于生新叶前采集直 径10厘米左右的树枝或木段,每隔3・5厘米砍成鱼鳞口。

      密环菌种广泛分布 于天然次生林中,于林下采集着生棕红色的菌索作菌种,再将备好的木段 与采集的菌材于3、4月间按3: 1的比例相间摆放整齐然后将切成碎块的 幼嫩的密环菌索撒在上俑,用腐殖土填空隙覆盖,以不露木段为度,上面 再盖一层树叶按此要求堆积高1米左右,并在四周盖土 10厘米左右,上边 再盖上树枝、蒿草或树叶即可天气干旱时应适当洒水保持一定湿度当 年菌材即可培育好,备作翌年使用1 培植种苓选择:采挖野生猪苓作种苓一般多采用灰苓和较幼嫩的黑苓,黑苓只要菌 核有弹性,且菌丝洁白均可作种白苓栽后容易腐烂,而老苓生活力弱, 多加工入药一般选单体重15克以上,颜色较浅,呈灰褐色的嫩菌核掰成 小块研究表明,过分掰成小块并不能有效增产1 培植时间:春秋两季均可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1 培植方法:先将两季整好的坑底部挖松,铺一层树叶,将培养好的菌材按间隔6厘 米左右摆于底层,于菌棒间放种苓5・8块,使其靠近密环菌生长较多的鱼鳞 口上,再用树叶填充空隙,按此要求每坑栽植2-3层,再覆盖腐殖土,轻度 镇压即可也有的采取在培养菌材的同时栽植猪苓,此法将新材与菌种材 相间摆放于坑内,再按上述要求栽植,这样可缩短生产周期。

      菌材数量视 其菌材粗细而定1 田间管理:猪苓生长对土壤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春季天气干燥时,要适当浇水 秋季雨水大时,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夏季气温过高时,要覆盖树枝、 蒿草,以降低坑内温度1 病虫害防治:猪苓的病虫害较少,主要为蚂蚁和鼠害下种时窖底可施用50%西维因 可湿性粉剂,每窖150〜200g,上层铺一层落土栽后如有白蚁,用灭蚁灵 或白蚁粉,或用70%的乙醇喷杀2)半野生栽培:%1 靠树根栽培法:一般选用直径3~5cm的树枝作菌才,锯成30cm小段,每3~6cm砍一 个鱼鳞口哦,两面错开菌材的培养方法参照窖养法,只是排列稍密一些 选择好栽培林地后,在大树旁灌丛中,扒开腐枝叶,挖一个宽约10cm、长 30cm的坑,找到一根比较粗的树根,在树根上砍鱼鳞曰,下面垫上一层落 叶,将1根长30cm已培养好的菌材紧贴其放置,并将菌材上生蜜环菌的鱼 鳞口朝向树根,再把成小块的苓种放置在菌材的鱼鳞口,使苓种的断面利 蜜环菌结合,上面盖上落叶,然后用细土盖上,轻轻压实,再盖上枯枝落 叶,任其自然生长1 坑栽法:为避免杂菌传播,最好一坑一窖在乔木或杂灌木林小树丛间挖坑, 坑深30~50cm,宽70cm,长110~120cm。

      坑内最好有大量的细树根或须根, 大面积栽培时,坑可连片挖坑或沟槽挖好后,刨平坑底,先铺上一层事 先用水浸透的树叶或枯枝落叶,压实然后在树叶上摆棒下种,每窖放5根, 每放5根后间距10-15cm,再放5根,依次摆放,也构成小窖状1 蜜环菌种、树棒伴栽:这是一种新型栽培方法,人称“猪苓菌核和蜜环菌纯菌种伴栽法”,将 备好的树棒5根摆在压实的树叶上,棒间距10cm将种苓250~300g放在棒 的两侧和两端紧靠棒取新培育的菌枝1kg,夹放在种苓两侧和树棒间,一 段必须紧接种苓或鱼鳞口,然后在菌枝、种苓及树棒间空隙处添加树枝节 粗细搭配,压实填满,然后加腐殖土盖平,填实,不能有空洞,否则易积 水造成杂菌感染2 .猪苓的采集与加工方法:采挖分春、秋两季进行,最好于休眠期采挖,一般10月底至翌年4月 初收获时轻挖轻放,取出色黑质硬的菌•核作商品将色泽淡、体质松软 的作种苓继续培养,连续使用3代后,其生长力减退应更换新的野生幼苓种 收获后,除去砂土等杂物,哂干即可3 .猪苓的贮藏手段:猪苓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30公斤左右,贮于仓库干燥阴凉处,温度 30C以下,相对湿度65-70%商品安全水份10-13%o本品较少霉变,为害的仓虫发现有胸角蕈甲、药材甲、毛薪甲、九节 胸角蕈甲、锈赤扁谷蛾等。

      虫蛀后商品轻泡,偶见霉斑储藏期间,应保持整洁卫生,高温季节前,进行环境消毒,减少污染 源有条件的地方密封充氮,使贮藏空间保持在10-15%,二氧化碳15%左 右,进行养护发现霉迹、虫蛀,及时晾晒;严重时用磷化铝、漠甲烷等 熏杀1. 生药猪苓的药理作用与价值:1 .利尿利用:猪苓煎剂,相当于生药0.25-0.5g/k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对不麻醉 犬具有比较明显的利尿作用,并能促进钠、氮、钾等电解质的排出,可能 是由于抑制了肾小管重吸收机能的结果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 猪苓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同时使用猪苓多糖单、方剂的环磷酰胺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NK细 胞杀伤活性、T细胞总数和IgG产生能力均有所回升,达到或超过生理盐 水组,小鼠面议功能处于上调状态特别是复方猪苓多糖具有很强的促进T 淋巳细胞、B拎包细胞转化功能,提高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能力,以及使 免疫低下小鼠恢复T淋巴细胞数目和IgG水平2) 对免疫细胞增殖的作用:猪苓多糖能显著增强小鼠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以及B细胞对 LPS的增殖反应猪苓多糖对小鼠金脾细胞有明显的促有丝分裂作用在 12.5mg/ (kg•夭)剂量下,猪苓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对SRBC的特异抗体分 泌细胞数;能明显增强小鼠对异型脾细胞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促进异型脾 细胞激活细胞毒T细胞(CTL)对靶细胞的杀伤。

      CTL是机体免疫监视的重要 效应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具有关键作用3)对小鼠血液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影响:验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猪苓多糖2mg/ 0.2ml,连续7天实验前、后取 血涂片,用a■醋酸荼酯酶法,标记ANAE阳性T淋巴细胞,并测定百分率 结果表明,猪苓多糖对小鼠血液ANAE阳性T淋巴细胞总数无影响,对颗 粒型阳性T淋巴细胞有减少,而对分散颗粒型阳性T淋巴细胞有显著增殖 现象3 .抗肿瘤作用:(1) 对小鼠移植肿瘤的影响:猪苓提取物(包括粗提物、半精制物及精制物)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或灌胃等对小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猪苓醇提取物水溶部分每天腹腔注 射2g生药/kg,连续给药10天,对小鼠肉瘤抑制率为62%,对小鼠肝癌抑制 率为37%〜54%;但对小鼠白血病无效.猪苓提取物猪苓多糖对小鼠移植性 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瘤体抑制率约为50%~70%瘤重抑制率约为30%以 上,可使6%〜7%荷瘤小鼠肿瘤完全消退.预防性给药对移植性肿瘤的生长 亦有一定抑制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