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气疏肝十大穴位.docx
5页理气疏肝“十大穴位”我们知道,人在情绪异常的时候,容易影响肝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各部气的活 动异常,出现气机不畅、郁结、逆乱等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情绪障碍,甚至影 响脾胃功能,出现情绪抑郁、肝区不适、胁肋胀痛、胃脘不舒、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功能,即能够调畅全身气的运行状态,促进各脏腑功能活动, 推动全身气血津液运行,从而增强脾胃的消化和传输功能工作繁忙的你,身体不舒服时,懒得去医院,又常常忘记带药,这个时候不妨 试试中医的按摩手法经常施行疏肝理气的保健按摩,有助于调畅气机、改善气 血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舒缓压力 每个人都有脾气大的时候,然而脾气大易伤肝,不利于养生保健中医认为,脾 气大易引起肝气郁结,按摩身上的10 大养生穴位,即能缓解情绪波动,又能达到 舒肝养肝的养生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 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 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此外,常按10大养生穴也可理气疏肝1. 太冲穴太冲穴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头晕脑胀时,太冲穴让人神清气爽有气无力时,太冲穴能 帮助补足气血;心烦意乱时,太冲穴可志定神安;怒气冲天 时,太冲穴使人心平气和。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骨的骨缝之间,向后约 3 横指宽处有一个凹陷, 太冲穴就位于这个凹陷中使用指头压迫,会感到脉动应用此穴时,在双侧穴 位上用拇指指端用力按揉,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次一般按揉3~5 分钟2. 角孙穴位于人体的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处若以手按着使口能合,其处牵动者取穴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按摩此养生穴位,可舒肝治头痛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起到了一定的疗效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 人更有益3. 风池穴、4.太阳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 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 疗头痛,眩晕等病症5.膻中穴习回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 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 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6•肩井穴按摩此养生穴位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 头痛,同时还可除闷、宁心神7•肝俞穴肝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胃肠病、胸痛腹痛、肝病、老人斑、皮肤粗糙、失眠等比养生穴位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胫骨醍麻胀感遷强处 就是足熬穴膝眼:豔骨艸侧下丹 凹陷处\足内踝期州人11 弹 fffi- 七 r健康郑州 HEALTH 371REH.岛产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按摩此养生穴位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8.足三里、9.三阴交穴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 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 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 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 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 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 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这两大养生穴位是补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后天 之本,气血靠它们运化,所以养肝必须把脾胃 这个运化气血的“机器”保养好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处。
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此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 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 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 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优酷会员账号共享,迅雷会员账号分享,爱奇艺VIP会员共享账号ujSnu19gbi4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