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格心理学(7-8章)知识分享.ppt

89页
  • 卖家[上传人]:yulij****0329
  • 文档编号:136262424
  • 上传时间:2020-06-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4MB
  • / 8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咨询专业,成都师范学院 胡韬 2012年10月,,,人格心理学,第七章 人本主义,第一节 Maslow(马斯洛)的自我理论 第二节 Rogers(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第三节 Rollo May(罗洛.梅)的存在分析理论,2020/6/27,人格心理学,2,引言,一、心理学的三大思潮(三大势力) 第一思潮:精神分析(1910年,《梦的解析》) 第二思潮:行为主义(1913年,《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 理学》 第三思潮 :人本主义(1950-1960),2020/6/27,人格心理学,3,二、人本主义的两种思想取向,取向一:自我实现心理学取向: 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 取向二:存在心理学 梅为代表,2020/6/27,人格心理学,4,第一节 Maslow的自我实现论,马斯洛简介:亚伯林罕马斯洛(1908-1970)犹太人,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 1934年获博士学位 196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度,2020/6/27,人格心理学,6,一、人格动力,(一)人格理论的中心:动机理论(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发展 A.在1954年的《动机与人格》提出了五层次的需要层次理论,并 B.在1960年代多次修订,并提出了九层次、七个层次的需要层次理论。

      在1962年出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一书中,也将几个层次的需要划分为两类,即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C.在1970年,《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中,最终定型为5层次的需要2020/6/27,人格心理学,7,,图 马斯洛五层次需要,2、需要及其层次,,马斯洛的七层次两大类需要层次,2、需要及其层次,越低层次的需要,力量越强大,越优先得到满足 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能出现但人类存在层次颠倒现象 越高层次的需要,出现得越迟,越能体现人类的特征和人的价值 高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人的生理 心理及社会作用更大2020/6/27,人格心理学,10,3、缺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缺乏性需要由某种缺乏所引起,得到满足紧张消除 成长需要的满足是为了不断地获得新满足,2020/6/27,人格心理学,11,(二)自我实现,是其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1、什么是自我实现 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干适合自己干的事情,希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种人是人生最高境界 任何生命都有实现其潜能的倾向,2020/6/27,人格心理学,12,B-价值,真、善、美、完整、活力、独特、完善、完满、正义、单纯、内心丰富、轻松、幽默、自治 自我实现需要与B-价值相关,2020/6/27,人格心理学,13,,没有B-价值就不会有自我实现 需要(超需要)。

      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如无能、崩溃和失落等 看不到真理就会患妄想症,没有正义和秩序就会感到恐怖和焦虑,没有幽默就会忧郁2020/6/27,人格心理学,14,2、自我实现的体验,高峰体验:是自我实验的人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完美感,充满着敬畏、迷狂和极度幸福之感 通往高峰体验的道路:爱情、审美感受,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对孩子的慈爱,与大自然交融 意志力无法帮助产生高峰体验 ,顺其自然,2020/6/27,人格心理学,15,二、人格发展,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 能自我实现 心理学应当研究健康的人,优秀的人,他们才是真正完全 健康的,,2020/6/27,人格心理学,16,1.客观地认识现实 2.全面接纳自己、他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就像孩子睁着一双大大的、不加评判、毫无所求、清纯无邪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一样,他们只是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不对它评头论足,也不要求它换个样子 3.自然地表达思想情感,而不是矫揉造作 4.专注并热爱工作,有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很少考虑金钱、名望和权势等 5.有独处和独立 的需要 6.自主地活动 7.永不衰退的鉴赏力 8.经历过高峰体验并受到震撼(高峰体难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高峰体难视整个宇宙为一个统一体),2020/6/27,人格心理学,17,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10.与为数不多的人有深厚而亲密的关系 11. 有民主的态度 和作风 12.明确地分辨善恶,区别善恶,在不同的情境 下一贯地坚持自我 的道德标准。

      13.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感 14.富于创造 性 15.抵制适应现在文化 16.能弥合各种分裂 和对立从而达到整合协调状态,2020/6/27,人格心理学,18,马洛斯的7点建议:,1.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像个瓶颈 2.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以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从长远的厉害做决定 3.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之处,设法改善;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行 4.设定积极而有可行性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求其实现;但却不能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不会失败2020/6/27,人格心理学,19,,5.对是非之争辩,只要自己认清真理正义之所在,纵使违反众议,也应挺身而出,站在正义之一方,坚持到底 6.莫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在思想与行动上留一点弹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有助于自己潜力的发挥 7.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长处和缺点,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和痛苦,2020/6/27,人格心理学,20,第二节 Rogers的以人为中心的理论,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博士、教授、美国应用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提出自我概念,并作为其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

      创立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来房者中心疗法) 创立会心团体治疗(交朋友小组治疗),2020/6/27,人格心理学,21,罗杰斯的父亲是一名清教徒,对子女管教十分严格,不让他们随意同外界交往,因为他觉得当时追求享乐、时兴跳舞、打牌、酗酒的社会风气大大相悖于基督教义为了让子女脱离市效生活的“诱惑”,他父母买了一个农场所以,罗杰斯一家关闭鼻塞,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罗杰斯厌烦孤独的生活,是他后来改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我对交谈和治疗的部分兴趣来自于我早期的孤独当然,马斯洛也有类似的经历,他说“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罗杰斯小学时没有一个朋友,中学时渴求友谊,但由于父亲的干涉及经常转学的原因,也没有亲密的朋友考上大学后,他积极参加了一个基督教青年会,在这个组织中,他第一次发现了朋友是什么? 罗杰斯开始学的农学,从中国回去后,他转学历史,后来又学了神学人1922年开始转向学历史,1924年毕业,毕后,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与女朋友结婚,一起去学了两年宗教,准备当一个牧师两年后由于对宗教的信仰产生怀疑,再次改学师范,到哥伦比亚大学就学1931年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他就到一个防止虐待儿童研究室工作,开始了心理治疗的职业生涯。

      1940年受聘为俄核俄州立大学教授,1942年出版《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系统地提出了非指导性治疗理论1945年到芝加哥大学任教1951年,他出版了其另一代表作《病人为中心的治疗》1987年,他摔跤,跃断了盆骨,手术抢救很成功,但他的胰腺又出了问题,不久后便去世了 参考《罗杰斯: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述评》,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l_Rogers,22,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的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真卖,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了笑,要他明天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要买这块石头2020/6/27,人格心理学,23,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长了10倍,由于男孩怎么都不肯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一切告诉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2020/6/27,人格心理学,24,院长没有笑,他望着男孩慢慢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如果你把自己都不当回事,那别人就更瞧不起你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得肯定自己2020/6/27,人格心理学,25,,什么是自我概念?包括哪些内容? 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哪里?(人格动力),2020/6/27,人格心理学,26,一、人格结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个人经验中关于自己的所有知觉、认识和感受 关于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干什么 内容:自己的特点和能力,自己与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2020/6/27,人格心理学,27,二、人格动力,内在动机:自我实现倾向 实现自己,维持自己并提高自己 自我实现驱使人从单纯的结构朝向更为分化、更统合的状态发展,从依赖同着独立 ,从固定僵硬同着变化与自由表现发展2020/6/27,人格心理学,28,三、人格发展,1、动力: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环境互动中形成的。

      2、条件:价值条件,个体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必须要满足的条件 3、自我协调,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中没有互相冲突的经验其一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不冲突,其二是理想自我与真实瞿秋白 不一致2020/6/27,人格心理学,29,4、自我实现倾向的实现条件,真诚一致 要求对自己不加任何矫饰,不加任何隐瞒 和作假,表理如一,言行一致 无条件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有条件关注和无条件关注 ,前者导致 自我不协调 同理心: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人的一切经验2020/6/27,人格心理学,30,第三节 May的存在分析理论,1909年4月21日,罗洛梅 (Rollo May) 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艾达城(Ada)他是家中六 个孩子中的长子,幼年命运多讁,双亲长期不合, 终至离异,姐姐曾不幸精神崩溃他有过两段失 败的婚姻,他将此归因于母亲难以捉摸的行为和 姐姐的精神病发作 在密西根大学就读时,因参与一激进学生杂志的出版工作而遭退学另行入欧柏林大学(oberlin college)毕业后,赴希腊亚纳托利亚大学(anatolia college)教授英文三年,并曾随阿德勒(Alfred Adler)短期研究梅年轻时甚为结核病所苦,不得不入疗养院静养三年,然此病反成为生命转换点。

      面对死亡、遍览群籍之后,梅尤其喜读丹麦存在主义宗教思想家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之著作出院之后,入怀特学院(White Institute)攻读精神分析,遇苏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与佛洛姆(Erich Fromm)等人,过往甚多2020/6/27,人格心理学,31,,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2020/6/27,人格心理学,32,“我们生活在一个关系世界中你如何理解这种话? 三个方面的关系:,2020/6/27,人格心理学,33,,存在主义将人自身与世界看成是一个统一体,人不能脱离世界,人有三种存在方式:环境,即我们与环境的关系中;共 境,即我们与他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