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OK.doc
3页教案27:记承天寺夜游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2009年3月第1版内容来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记承天寺夜游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二中附中 郭芳【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标相关依据要求7—9年纪在阅读方面,能用普通话正确、琉璃、有感情的朗读在诵读课文基础上,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以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为主本篇作者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3、学情分析《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
学习目标】1、我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流利背诵课文2、我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掌握“遂”、“交横”、“相与”、“空明”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熟练翻译文中重点语句3、我能结合文本、写作背景概括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感情评价任务】任务1:通过书写名句、朗读、背诵课文检测课文朗读背诵检测学习目标1)任务2:学习课文基础字词、重点语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测词语理解,句子翻译检测学习目标2)任务3: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背景和文本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检测学习目标3)【学习重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学习难点】结合文本、写作背景概括作者感情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体》、《东坡乐府》等2、写作背景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后,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zhé)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1、朗读要求:第一遍——读准,扫清字词障碍第二遍——读顺,读得通顺、读出节奏第三遍——读懂,读通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注音时声调位置规律:有a先标a,无a有e或o,则先标e或o,只有i或u, 则标i或u,i、u在一起,则标后一个学习过程】环节一:朗读并背诵□1、大声朗读课文三遍并给加点字注音遂至承天寺( ) 怀民亦未寝( ) 水中藻、荇交横( )( )( )□2、背诵课文并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同桌两人互相背诵课文2)根据提示,用原文天空①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 , ②作者“欣然起行”的原因是: ③作者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的原因是: 解释文言词语的含义,要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测。
环节二:掌握重要字词,句子含义□1.借助工具书及知识积累解释加点字词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翻译课文1)结合注释和补充的字词,翻译课文,不会翻译的句子在课本上划出来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2、“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3、“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2)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环节三、我能结合文本、写作背景概括作者感情。
□1、从写作背景看感情默读资料链接中的写作背景,并结合提示内容,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封建官吏被贬谪后心境如何?历史是一面镜子范仲淹被贬后登上了岳阳楼;柳宗元被贬后游历了小石潭;欧阳修被贬滁州后,寄情山水,游历了琅琊山;李白的政治理想受挫时感叹行路难,相同的命运,相似的心境让人感受到贬谪的悲凉,仕途失意的落寞我认为苏轼当时的感情应当是: □2、从中心事件看感情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你分别从划线词语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3、从景物描写看感情修辞手法+表现内容+表达感情庭下入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可试着将“盖字删去,读一读,体会语气、感情的变化②句中的“盖”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字面意思+本课含义□4、从主旨句看感情苏轼借月抒怀,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作者自称“闲人”,闲人如何理解?完成下面的选择题闲人”字面意思即 ,本课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月色常有,竹柏常在,但能欣赏它的像作者一样的 很少; 其次,在内心深处,作者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因此他是一个 ;最后,作者自称“闲人”,实际上是一种自嘲,可见他是一个 。
A:有闲情雅致的人 B:有着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的人 C:清闲的人 D:有着自我排遣的旷达心境的人【达标测试】□ 1、解释加点词语意思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 □2、翻译下列句子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习反思】。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