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一只塑料袋》.docx
3页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一只塑料袋》【活动设计】 环境疼惜是我们的根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已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作为根底教育的有机组成局部,我们幼儿教育要尽早让这些21世纪的小仆人从小承受环境疼惜的启蒙教育而且,这些启蒙教育应当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孩子进展引导一天,孩子们正在晨间熬炼,一只塑料袋飘了过来,可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能把它捡起晨间熬炼完毕后,我就设计了活动《一只塑料袋》,通过故事中捡袋子的小朋友和树妈妈的对话,来告知小朋友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2、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增加环保意识 【活动预备】 1、PPT课件、垃圾箱一只,塑料袋一只 2、自制的垃圾箱两只,上面贴上可回收和不行回收的标记 3、各种垃圾如:纸张、酸奶瓶等假设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塑料袋引出课题 〔1〕请幼儿闭上小眼睛,教师手扔塑料袋,幼儿睁开眼睛,觉察一只塑料袋在风中忽飞忽落。
〔2〕当小袋子引起幼儿的留意时,教师指着小袋子提问:这是什么?它能呆在这儿吗?它的家在哪儿呢? 2、教师表达故事《一只塑料袋》PPT课件 〔1〕教师轻声表达故事: 一只小袋子,在风中飘飘洒洒 一会儿,它落在草地上,一会儿它又躺在行人的脚下,一会儿它又挡住了路旁的.小花 小朋友跑过去,捡起了它小袋子应放在哪儿,才不会在空中飘洒?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小袋子摇摇摆摆,不会答复 〔2〕教师提问: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3〕幼儿争论 〔4〕教师连续讲故事: 树妈妈披着头发,指着前方的箱子:“你看,你看,果皮箱,那张大嘴巴,才是小袋子最好的家 〔5〕请一位小朋友把塑料袋放入垃圾箱,送回家 3、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 〔1〕教师提问:垃圾箱是小袋子的家,还是谁的家?〔幼儿争论、表达〕 〔2〕出示PPT老爷爷捡了易拉罐、饮料瓶、纸盒子的图片 师:“看!老爷爷在干什么?老爷爷捡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教师小结:老爷爷捡的这些废品,经过加工以后可以再利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出示自制的两只垃圾箱,引导幼儿观看有什么不同,引出可回收利用和不行回收利用的标志 〔5〕幼儿生疏可回收和不行回收的标记 〔6〕师幼共同把垃圾分类并送入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 4、讲评、小结 〔1〕师:“故事中的小朋友观看了小袋子能把它捡起来,他做得对吗?你想向他学习什么?” 〔2〕幼儿争论、答复 〔3〕教师小结: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小朋友学习,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不乱扔垃圾,疼惜好我们四周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