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docx
10页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保证药材生产,获得高产优质要的技术措施由于各种药用植物的生物学 特性以人们对药用部位需求不同,其栽培管理工作有很大差别,要努力做到及时而充分满足 各种药用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中对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养分的要求,综合利用各种有利 因素,克服自然灾害,以确保优质高产一)灌溉1.灌溉原则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 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2.灌溉种类 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3.灌溉方法 分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渗灌、浇灌等1)沟灌法 即在垄间行间开沟灌水,灌水沟的距离、宽度应根据植物的行距和土壤质 地确定沟灌适用于条播行距宽的药用植物,如颠茄、紫苏、白芷等沟灌的优点是侧向浸 润土壤,土壤结构破坏小,表层疏松不板结,水的利用率高2)畦灌法 本法是将灌溉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畦灌法适用于密植及 采用平畦栽种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北沙参等缺点是灌水欠匀,灌后蒸发量大,容易破坏 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空气不流通,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因此,灌 后要结合中耕松土3)喷灌、滴灌法 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灌溉方式,优点较多,如喷灌,雾点小,均匀, 土表不易板结,节水和节约劳力。
滴灌,是使灌溉水缓缓滴出,浸润作物的根系土壤,能适 应复杂地形,尤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4)浇灌法 用喷壶或皮管浇水,仅适用栽培小面积药材使用,但阳畦育苗时使用广泛二)排水 排水是以人工的方法排除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和地面积水,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加强土壤 中好气微生物的作用,促进植物残体矿物化,避免涝害1.明沟排水 即在田间地面挖沟排水此法简单易行,但占耕地较多,肥料易流失,沟 边杂草丛生,容易发生病虫害,影响机械化操作2.暗沟排水 即挖暗沟或装排水管排水暗沟排水可节省耕地,在大面积生产时可采用三)中耕、除草、培土 中耕除草是药用植物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其目的是: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损耗;防 止病虫的滋生蔓延;疏松土壤,流通空气,加强保墒;早春中耕可提高地温;可结合除蘖或 切断一些浅根以控制植物生长中耕除草一般在封垄前、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中耕深度要 看根部生长情况而定根群多分布于土壤表层的宜浅耕,根群深的可适当深耕中耕次数根 据气候、土壤和植物生长情况而定苗期杂草易滋生,土壤易板结,中耕宜勤;成株期枝叶 繁茂,中耕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物此外,气候干旱或土质粘重板结,应多中耕;而后或 灌水后,为避免土壤板结,待地表稍干时中耕。
培土能保护植物越冬过夏,避免根部裸露,防止倒伏,保护芽苞,促进生根培土时间 视不同植物而定,一、二年生植物,在生长中后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多年生草本和木本植物, 一般在入冬结合越冬防冻进行四)间苗、定苗凡采用种子或块根、根茎繁殖的药用,为避免幼苗、幼芽拥挤、争夺养分,要拔除部分 幼苗,选留壮苗如发现杂苗和生有病虫害的幼苗,也要及时拔除,些均称间苗,间苗宜早 不宜迟间苗的次数应根据药用植物种类而定,小粒种子间苗次数一般可多些最后一次间苗后即为定苗五)覆盖 利用枝叶、稻草、麦秆、谷糠、土壤等撒辅在地面上,叫覆盖覆盖可改善畦面生态环 境,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不易板结,改善土壤肥力,并有保温防冻防止鸟害和杂草等 作用,有利于出苗、移植后的植株成活和生长六)遮荫与支架 对阴生植物如西洋参、人参、三七等和苗期喜阴的植物,为避免高温和强光危害,需要 搭棚遮荫由于药用植物种类不同及不同发育时期对光的要求不一,因此还必须根据不同种 类和生长发育时期对棚内透光度进行合理的调剂至于棚的高度和方向,则应根据地形、气 候和药用植物生长习性而定荫棚材料应就地取材,做到经济耐用有些药用植物具有缠绕 茎、攀援茎或茎卷须,不能直立,栽培时需给以支架,以利植物正常生长。
七)整枝 整枝是通过修剪植株枝叶来控制植物生长的管理措施整枝后,可以改善通风条件,加 强同化作用,调节养分和水分的运转,减少养分的无益消耗,提高植物的生理活性,从而增 加植物的产量和改善药材品质中药材常见杂草的药剂防除药材地常见的杂草主要有稗、狗尾草、画眉草、马唐草、牛筋草、看麦娘、狗牙根、白茅、 反枝苋、马齿苋、小鸡冠、蓼藜、猪毛菜、独行菜、荠菜、水花生、灰灰菜、田旋花等等 这些杂草不仅与药材争夺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而且还恶化环境,传播病虫害,严重影响中 药材的产量与质量而人工防除半夏、贝母、防风、甘草、柴胡、龙胆、细辛、板蓝根等田 中的杂草确实是难题,每次每亩需投入4〜5个工日,按每个工日15元计算,需60〜75元, 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人工除草质量也很难保证在杂草的防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杂草应根 据其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选用化学药剂除草,不仅省钱,而且比较彻底与 可靠,能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一、播种前除草化学除草应以药材播种前土壤施药为主,争取一次施药便能保证整个生育期不受杂草危 害播种前土壤处理常用药剂如下:1.48%氟乐灵乳油:氟乐灵杀草谱广,能有效防除1年生靠种子繁殖的禾本科杂草,如马 唐、牛筋草、狗尾草、稗、千金子和画眉草等,以及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如藜科、苋科、 蓼科、马齿苋等,田间有效期2〜3个月,喷药时间:于种子类药材播种前5〜10天杂草萌 发出芽前,每亩地用48%氟乐灵乳油80〜100ml对水40〜50kg,对药田表土进行均匀喷洒 处理。
因氟乐灵易挥发和光解,应随喷随进行浅翻,将药液及时混入5〜7cm 土层中,有条 件的最好是机械喷药耙混一次完成也可喷药后随即浇透水,但效果不如浅翻土施药后隔 5〜7天才可播种,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但该除草剂对龙葵等杂草防除效果较差2.50%乙草胺乳油:该药剂主要通过地上部分吸收药液后,抑制蛋白质合成,使芽和根停 止生长,而导致杂草在出土前、出苗时和出苗后不久死亡对多种1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 并可兼除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喷药时间:播种前或后,或移栽前3〜5天均可,但必 须在杂草出土前施用每亩用该剂 70〜75ml 对水 40〜60kg 均匀喷雾土表,但禾本科药材 对乙草胺比较敏感,不宜使用3.50%阿特拉津:如贝母等药材栽培地一般在出苗前、枯萎后,浅锄一遍后,喷药除草效 果好,每亩用 50%阿特拉津250〜300倍液喷雾4.25%可湿性绿麦隆粉剂:如元胡地防杂草,待元胡种植完毕后,每亩可用25%可湿性绿 麦隆粉剂250g,对水75kg或拌细土 25kg,将药剂喷洒或撒于畦面,然后再撒上一层细土即 可二、 播种后苗前除草防风、柴胡等数药材播种后需10〜30天方出苗这期间将有很多杂草萌发生长,不仅消 耗土壤中水分、影响土壤升温,还将推迟出苗时间,因此,在杂草见绿、药材尚未出苗前, 可用 20%克无踪水剂 150〜250ml 对水 25〜30kg 进行田间喷洒。
也可选用 41%农达水剂 150〜200ml对水30〜40kg喷洒,除掉这部分已出芽见绿的杂草因克无踪、农达对没出土 植物无影响,因此对未出土的药材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没出土的杂草也同样没有效果,药 材出苗后绝不能使用以上药剂除草,以免杀死药苗三、 出苗后除草防风、甘草、柴胡、北沙参、龙胆等双子叶植物药材在幼苗生长期,田间易长出一些一年 生禾本科杂草,当杂草长到3〜5片时,每亩可用5%乳油闲锄40ml对水30kg喷洒,如果 每20ml加一支增效剂特效王2ml,将提高杀草效率30〜50%当杂草生长至6〜8片叶时加 大用药量,每亩用20%拿捕净150〜200ml对水30〜50kg喷雾喷药后3天杂草心叶变黄, 不生长, 5〜7 天心叶枯黄腐烂、逐渐死亡,但此法对野燕麦和双子叶杂草无杀灭作用此 外,还有两种苗后除草,效果也很好 1.6%克草星乳油:具有触杀和一定内吸传导作用的 高效除草剂,对多种 1 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多年生杂草亦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杂草平均高度5cm以下时,每亩用6%克草星乳油70〜80ml对水30〜 40kg,作茎叶均匀喷雾2.8%高效盖草能:该药剂也是内吸选择性除草剂,主要是抑制杂 草的茎和根的分生组织,而导致杂草死亡,其药效发挥较快,喷洒落入土中的药剂易被根吸 收,施药适期长,杀草谱广,可有效防除看麦娘、牛筋草、马唐草、稗、狗尾草等一年生禾 本科杂草和狗牙根、白茅等多年生杂草,而且对板蓝根、白术等阔叶药材很安全。
每亩用该 剂25〜30ml对水20〜30kg(或12.5%盖草能1000〜1200倍液),以扇形喷头于杂草3〜6片 叶期作茎叶喷雾处理但此农药对禾本科类药材如薏苡等易发生药害,不能使用四、 使用化学除草剂,应注意下列事项1•须注意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专一性、时间性,不可误用、乱有除草剂,防止杀死药苗2.严格掌握限用剂量:除草剂使用应综合具体土质、考虑农田小气候,严格按药品说明的 剂量范围、用药浓度、用药量使用如:一般贫瘠沙性土壤除草施药渗透性很大,药材易受 药害,用药量要小,甚至忌药;多雨季节土壤墒情好,应低剂量用药;杂草出芽整齐、密度 低,剂量应小些;地膜覆盖因温湿度条件好,用药量也应减少3•合理混用药剂:两种以上除草剂混合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配合比例和施药时间及喷药技 术,并要考虑彼此间有无拮抗作用或其他副作用可先取少量进行可混性试验,若出现沉淀、 絮结、分层、漂浮、变质,说明其安全性已发生改变,,则不能混用此外还要注意混合剂 增效功能,如杀草丹和敌稗混合剂的除草功效比各单剂除草功效的总和要大,使用时要降低 混合剂药量(一般在各单剂药量的一半以内),以免发生药害,保证药材安全4•掌握好施除草剂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操作要领,妥善保存好药剂,防止错用,并搞好喷药 器具的清洗,以免误用,使其他作物产生药害。
5•注意环境条件对除草剂的影响,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耕作 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6•灵活用药:药用植物基部药土法施药除草,要在无露水条件下,以免茎叶接触药液受害;对作物籽苗、胚芽敏感的药剂,土壤处理应在播种前盖籽后施药,并尽量提高播种质量,适 当增加播种量;一些移栽药材因其苗大,而杂草幼小,可采取苗带(幼苗附近20〜30cm宽) 集中施药;对选择性差或触杀性除草剂实行保护性施药,即将药液直接喷雾或泼浇于土表, 尽量不接触药材幼苗,且不能拖延至苗体旺盛、绿叶面积大时施用;若茬口允许,可在药材 播栽前采取旱地浇灌、水田湿润、盖膜诱发等措施,使杂草提前萌发,再以药剂杀灭7.,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药材的除草剂,多为借用农作物、蔬菜、果树等除草剂,因此, 必须在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指导下购买除草剂和实施除草作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和不良后果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一)病害药用植物在栽培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受 到干扰,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破坏,以至在外部形态上呈现反常的 病变现象,如枯萎、腐烂、斑点、霉粉、花叶等,统称病害。
引起药用植物发病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由生物因素如真菌、细菌、病 毒等侵入植物体所引起的病害,有传染性,称为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 旱、涝、严寒、养分失调等影响或损坏生理机能而引起的病害,没有传染性,称为非侵染性 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在侵染性病害中,致病的寄生生物称为病原生物,其中真菌、细菌常称 为病原菌被侵染植物称为寄主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生物的作用,而且 与寄主生理状态以及外界环境条件也有密切关系,是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三者相 互作用的结果侵染性病害根据病原生物不同,可下列几种:1.真菌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