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d制图基本规则及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格式.doc
20页CAD制图基本规则及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格式CAD制图基本规则及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格式 1 范围本技术文件规定了本公司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制图中对字体、比例、标注(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等应遵守的基本规则本技术文件规定了采用CAD技术所编制的产品图样、明细表和BOM清单的格式和填写方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或技术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文件JSGL1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制度JTJC 1 汽车空调产品、工装、检具、包装编号办法JTJC 2 技术文件编号办法JTJC 4 通、借用件管理规定JTJC 6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GB/T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GB/T4458.2-2003 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4458.4-2003 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GB/T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14689-1993 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90-1993 技术制图 比例GB/T14691-1993 技术制图 字体3 图纸幅面(摘自GB/T14689-1993)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图纸幅面幅面代号A0A1A2A3A4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c105a254 比例(摘自GB/T14690-1993)4.1 比例系列4.1.1 优先选用的比例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优先选用比例系列种 类比 例原值比例1:1放大比例5:1 2:1 5×10n:1 2×10n:1 1×10n:1缩小比例 1:2 1:5 1:2×10n 1:5×10n 1:1×10n注:n为正整数4.1.2 必要时,也允许选取表3中的比例表3 一般选用比例系列种 类比 例放大比例4:1 2.5:14×10n:1 2.5×10n:1缩小比例1:1.5 1:2.5 1:3 1:4 1:61:1.5×10n 1:2.5×10n 1:3×10n 1:4×10n 1:6×10n注:n为正整数。
4.2 标注方法4.2.1 比例符号应以“:”表示比例的表示方法如1:1、1:20、5:1等4.2.2 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必要时,可在视图名称的下方标注比例,如: 、 、4.2.3 比例的字体高度均为3.5mm5 字体(摘自GB/T14691-1993)5.1 字体高度5.1.1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其中3.5、5、7mm为常用字高5.1.2 图纸中“技术要求”标题用5㎜,内容字高3.5㎜,尺寸标注字高应符合9.2条的规定,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的字高应符合10.2条的规定,标题栏、明细栏、代号栏、特性代号栏和附加栏中的字高应分别符合第12.1~12.5条的规定,明细表中的字高应分别符合第13条的规定5.1.3 在采用5.1.2条规定的字体高度填写某一栏目时,如果该栏目的空间不足,则可以按照5.1.1条依次选择小一号的字体高度,直至该栏目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填充5.1.4 本技术文件未注明字体高度的,均为5mm字高5.2 字体宽度产品图样中的字体宽度(用w表示)应为字体高度的0.7倍,即w=0.7h。
5.3 字体5.3.1 产品图样中的字体选用仿宋体5.3.2 对于特殊的字符,如果在AutoCAD中采用仿宋体不能正确显示,则选用能够正确显示该字符的字体6 图线(摘自GB/T4457.4-2002)6.1 图线的型式及应用CAD图样中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宽度以及在图上的一般应用见表4表4 图线图线名称图线型式图线宽度AutoCAD2004中设置一 般 应 用线型颜色粗实线 AbContinuous绿色可见轮廓线细实线 B约b/3Continuous白色过渡线尺寸线及尺寸界线剖面线重合剖面的轮廓线螺纹的牙底线及齿轮的齿根线引出线分界线及范围线弯折线辅助线不连续的同一表面的连线成规律分布的相同要素的连线波浪线 C约b/3Continuous白色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双折线 D约b/3Continuous白色断裂处的边界线虚线 F约b/3ACAD_ISO02W100黄色不可见轮廓线细点划线 G约b/3ACAD_ISO08W100红色轴线对称中心线轨迹线节圆及节线粗点划线 JbACAD_ISO08W100白色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双点划线 K约b/3ACAD_ISO09W100黄色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极限位置的轮廓线坯料的轮廓线或毛坯图中制成品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试验或工艺用结构(成品上不存在)的轮廓线中断线6.2 图线的宽度图线分为粗细两种。
为了便于CAD制图的需要,将线宽(b)分为5组(见表5),建议优先采用第5组表5 图线宽度组别12345*一 般 用 途线宽b,㎜2.01.41.00.70.6粗实线、粗点划线0.70.50.350.250.18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细点划线、双点划线注:*为优先采用组别6.3 非连续线相交线的画法图线应尽量相交段上绘制图时,应画出圆心符号,见图1图1 圆心画法7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摘自GB/T1182-2008)7.1 符号7.1.1 公差特征的符号公差特征的符号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形位公差符号公差特征符号有或无基准要求形 状形 状直线度无平面度无形 状形 状圆度无圆柱度无形状或位置轮 廓线轮廓度有或无面轮廓度有或无倾斜度有定位位置度有或无位置定向平行度有垂直度有倾斜度有定位位置度有或无同轴(同心)度有对称度有跳动圆跳动有全跳动有7.1.2 被测要素、基准要素的标注要求及其他附加符号详见表7表7 被测要素、基准要素说 明符 号说 明符 号被测要素的标注直接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用字母A最小实体要求基准要素的标注A可逆要求延伸公差带基准目标的标注φ2A1自由状态(非刚性零件)条件理论正确尺寸 50 全周(轮廓)注:基准要素用大写字母表示(字母E、I、J、M、O、P、L、R、F除外),形位公差符号用粗实线表示,高度为3.5。
7.2 尺寸7.2.1 形位公差框格、基准要素及基准目标的尺寸(图2)应符合表8的规定D1 φ2A1D0.01AdHh图2 形位公差的尺寸表8 形位公差的尺寸特 征推 荐 尺 寸框格高度 H7字体高度 h3.5线条粗细 d白图0.18,底图 0.25直径 D14直径 D177.2.2 框格的宽度A. 第一格等于框格的高度;B. 第二格应与标注内容的长度相适应;C. 第三及以后各格(如属需要),须与有关字母的宽度相适应D. 框格的竖划线与标注内容之间的距离应至少为线条粗细的两倍,且不得少于0.7mm8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摘自GB/T131-2006)8.1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图样上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号见表9表9 表面粗糙度符 号意 义 及 说 明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注:当同一图纸中粗糙度全部相同时,在右上角标“ ”或“ ”,无需加“全部”8.2 符号的比例和尺寸8.2.1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比例 详见图3H260°60°d'H1图3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比例8.2.2 符号的尺寸详见表10表10 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轮廓线的线宽b0.5数字与字母的高度 3.5符号的线宽d'0.7高度H15高度H2119 尺寸注法(摘自GB/T4458.4-2003)9.1 基本规则9.1.1 产品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9.1.2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9.1.3 零件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零件的最后完工尺寸,装配图中标注的尺寸应包括性能(规格)尺寸;装配尺寸;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零件关键结构、形状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9.1.4 产品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