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纱学第七章细纱.ppt
67页第七章 细纱(Spinning),2,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纱机喂入部分 第三节 牵伸部分 第四节 细纱的加捻与卷绕 第五节 降低细纱的断头率,3,一、细纱工序的任务 1. 牵伸 将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 2. 加捻 给牵伸后的纱条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具 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 3. 卷绕 卷绕成管纱,便于运输和后加工第一节 概述,4,二、细纱机的特点和工艺过程,5,FA503型细纱机主要技术特征,6,粗纱筒管 导纱杆 喇叭口 牵伸装置 前罗拉 导纱钩 钢丝圈 细纱筒管,7,导纱杆,气圈环,钢领钢丝圈,锭子,喇叭口,纺纱流程断面图,8,细纱机生产实况,9,10,经纬F1518系列环锭细纱机,11,环锭纺集体落纱,12,第二节 细纱机喂入部分,一、粗纱架 作用:支撑粗纱 型式:六列单层式;四列双层式13,二、粗纱支持器 要求:应保证粗纱回转灵活,以防止粗纱退解时产生意外牵伸 型式:托锭(已淘汰)、吊锭14,三、导纱杆 作用:保证粗纱顺利退绕,稳定退绕时的牵引张力,防止意外牵伸导纱杆不宜太靠近粗纱管 导纱杆安装在距粗纱卷装下端1/3处15,四、横动装置 引导粗纱喂入牵伸装置并使粗纱在一定范围内缓慢横动,延长皮辊寿命。
导杆上装有喇叭口(口经根据粗纱定量选择)16,第三节 牵伸部分,一、主要元件 罗拉、胶辊、皮圈、销子、集合器、隔距块、弹簧摇架、断头吸棉装置17,断头吸棉装置:断头后立即吸走前罗拉钳口吐出的须条 ①避免断头后飘头,影响邻近锭断头 ②减少绕罗拉和绕皮辊 ③减少车间空气含尘量18,二、前区 1、双皮圈牵伸(长短皮圈) 上下皮圈组成附加摩擦力界; 减小浮游区a的长度,夹持纤维向前罗拉钳口输送,使纤维变速点充分集中在前罗拉钳口附近19,浮游区长度的选择依据:纤维长度、整齐度 纺棉:a=11~14mm 棉型化纤:a=12~16mm 中长化纤:a=14~18mm,20,2、弹性钳口 下销固定,上销可上下摆动;下销前端低凹(曲面阶梯下销),形成弹性面1-上罗拉; 2-皮圈; 3-片簧;4-上销; 5-尼龙隔距块;6-盖,21,22,弹性钳口的优点: 钳口压力的波动较小 纱条粗时,上销上摆,皮圈钳口给须条的压力不至太大;纱条细时,上销下摆,皮圈钳口给须条的压力不至太小 弹性钳口的原始隔距较小 提高了前区中后部的附加摩擦力23,三、后区 1. 后区牵伸型式 简单罗拉牵伸、V型牵伸简单罗拉牵伸,24,V型牵伸特点: (1)后罗拉中心抬高 (2)后上皮辊沿后下罗拉表面后移 (3)后下罗拉前移,中、后下罗拉中心水平距缩短,V型牵伸,后罗拉钳口和中罗拉钳口的纱条为狭长的V字形。
25,V型牵伸,26,压力棒上销 后区附加一根(V型牵伸)或两根压力棒(直线牵伸),使后区行成曲线牵伸后区压力棒上销,前区压力棒上销,27,,28,压力棒上销 后区附加一根(V型牵伸)或两根压力棒(直线牵伸),使后区行成曲线牵伸后区压力棒上销,前区压力棒上销,29,隔距块压力棒 隔距块上加一钢棒30,2. 罗拉握持距 当纤维细长,喂入粗纱定量重,粗纱捻系数大,车间湿度高,握持距偏大以减小牵伸力 3. 后区牵伸倍数 第I类艺路线:后区牵伸倍数较小(1.02~1.5) E=1.02~1.2(针织工艺路线); E=1.2~1.5(机织工艺路线) 此类工艺路线适用于一般情况31,第II类 后区牵伸倍数较大(2~4)适于, ①粗纱的均匀度很好 ②纤维整齐度好 ③总牵伸倍数大 ④细纱质量无特殊要求 实践证明细纱机后区采用“二大一小”工艺对减少细节有明显效果较小的后牵伸倍数,较大的粗纱捻系数,较大的后罗拉中心距),32,4、粗纱捻系数 (1)捻回的变化及捻回重分布 捻回变化:自后钳口到中钳口有捻回损失;随着后牵伸倍数的增大,捻回损失增大33,捻回重分布 当后区牵伸倍数超过1.5及粗纱捻系数较大时,纱条上的捻回会向较细的纱条上移动,前面多后面少,这种现象称为~。
捻回重分布使变速点往后移,对条干不利34,一、加捻过程与成纱结构 前罗拉出来的须条导纱钩钢丝圈筒管(环锭纺) 纱线分三段:纺纱段、气圈段、卷绕段,第四节 细纱的加捻与卷绕,,,,35,36,(一)加捻卷绕元件 1、锭子 2、筒管 3、钢领 与钢丝圈 4、导纱钩 5、隔纱板,37,锭子,作用:带动筒管转动,是加捻卷绕的主要元件38,筒管,作用 卷绕纱线;通过纱线带动钢丝圈转动 材料: 经纱管、纬纱管 木质、塑料 要求: 不变形 配合好 易拔管 材料均匀 偏心小,39,钢领,作用:作为钢丝圈的跑道 钢丝圈速度高达30~40 m/s ,40 m/s时,发热、飞脱; 离心力的作用使钢丝圈的内脚紧贴在钢领的内跑道40,钢丝圈( Traveler ),作用:完成加捻、调整气圈张力与形态 型式多样:几何形状、截面形状、质量大小,材料、弯脚开口; 要求:接触面积大,形状吻合重心低,运行平稳,寿命长41,钢丝圈的质量,用号数表示: 100只的重量:1、2、3、……30 ISO制钢丝圈:以1000只的克重表示; 钢丝圈重量根据细纱的号数选择,细纱号数大选择重的钢丝圈42,导纱钩(Pigtail guide),将前罗拉输出的须条引向锭子的正上方,以便卷绕成纱; 导纱钩用钢丝卷曲而成,形状为pigtail,便于生头;,43,44,隔纱板 (Separator),防止相邻气圈相互干扰和碰撞。
45,(二)加捻过程 纱线拖动钢丝圈沿钢领回转,钢丝圈沿钢领转一转纱条就获得一个捻回 加捻元件:钢丝圈,46,(三)成纱结构 加捻三角区:oab 纤维在纱条中呈圆锥形螺旋线结构,伸出纱体的纤维形成毛羽47,(四)细纱捻系数与捻向的选择 1.捻系数的选择 根据产品用途及细纱的质量要求选定 经纱,大;纬纱,小经纱比同特数纬纱高10~15% 针织用纱的捻系数低于机织用纱 一般在330-400 2. 细纱捻向的选择 一般选用Z捻48,二、细纱的卷绕和捻度计算 1.细纱的卷绕 钢丝圈转速小于纱管的转速 卷绕元件:锭子+钢丝圈 卷绕方程:绕纱速度等于前罗拉输出须条速度(不考虑捻缩),式中:vf-前罗拉表面速度;dx -纱管卷绕直径; ns -锭子转速(spindle) nt -钢丝圈转速(traveler),可见,钢丝圈的速度在卷绕大直径时大,小直径时小(相差1.5%左右)49,2. 纱线捻度计算 T’为卷绕过程中所加捻度卷绕大直径时,捻度大,小直径时捻度小但在后序的轴向退绕时,将自行补偿这种差异而不影响成纱质量 在纱线轴向退绕时,每退绕一圈将增加一个捻回,故细纱机捻度计算时用T=ns/vf50,第五节 细纱的卷装成形,一、要求 卷绕紧密,层次清楚,高速退绕时不脱圈。
二、卷绕形式 圆锥形交叉卷绕(或短动程升降卷绕 ) 纱层内部结构为截头圆锥,即同一层各圈的卷绕直径不同等距螺旋线均匀分布在锥面上51,三、细纱的卷绕过程 1.管纱成形角 γ/2=12.5~14° 2.管底和管身 管底:每层纱卷绕高度h和级升m逐渐增大,直到管底形成为增加卷装容量 级升--每卷绕一层纱后钢领板有一个很小的升距,称为~ 管身:h和m为常数52,3.绕纱层和束缚层 绕纱层: 螺距小(⊿),钢领板速度慢 束缚层: 螺距大(2⊿或3⊿),钢领板速度快 一般钢领板上升慢下降快(凸轮为正装)53,4. 对钢领板的运动要求 (1) 短动程升降,一般上升慢、下降快; (2) 钢领板每次升降后要改变方向,还应有级升; (3) 管底成形阶段绕纱高度和级升由小逐层增大;,54,第六节 降低细纱断头率,一、降低细纱断头的意义 断头多会导致: 成纱质量差 细纱产量低 劳动强度大 用棉量增加,55,二、细纱断头分析 (一)断头率指标 1. 表示方法:细纱千锭时的断头次数 2. 细纱断头数的部颁标准:纯棉纱为50根(8tex以下70根);涤棉(65/35)30根 (二)断头的分类和规律 1. 分类 (1)成纱前断头:纱条在输出前罗拉前断头 (2)成纱后断头:纱条在前罗拉输出后断头 正常条件下成纱前断头少,主要是成纱后断头。
56,2. 成纱后断头的规律 (1)一落纱中断头分布:小纱最多,大纱次之,中纱最少,其比例5:3:2 (2)成纱后断头多发生在纺纱段,卷绕段较少,气圈段极少 (3)生产中绝大部分锭子不出现断头,个别锭子重复断头 (4)锭速或卷装增大,断头率增大57,(三)断头的实质 1. 断头的实质:纱线某断面的强力小于该处张力 纺纱强力:纺纱段纱线所具有的强力 纺纱张力:纱线轴线方向所承受的力 2. 降低断头的主攻方向:控制、稳定纱线张力,提高纺纱强力、降低强力不匀纺纱张力Ts和纺纱强力Ps的变化,58,三、气圈的形成与张力分析,(一)气圈的形成 导纱钩至钢丝圈之间的纱线随钢丝圈绕锭轴回转时,离心力的作用使纱线向外凸起形成纺锤行曲线,称为气圈 气圈形态近似为正弦曲线二)细纱张力分析,1. 纱线张力产生 纱线克服钢丝圈与钢领的摩擦力、导纱钩的摩擦阻力和气圈段的空气阻力等,使纱线承受较大的张力 适当的张力是正常卷绕的必要条件 纱线的张力分三段:纺纱张力、气圈张力、卷绕张力卷绕张力最大,纺纱张力最小60,2. 气圈形态与纱线张力 张力大小直接影响气圈形态,生产上常用控制气圈形态来调整纱线张力61,四、降低细纱断头,(一)稳定张力 (二)提高强力 (三)加强日常管理工作,62,1. 稳定气圈形态 气圈凸形过大或过小都不利,过大摩擦隔纱板,过小气圈顶部摩擦筒管顶部。
小纱易过大,大纱易过小可通过如下方法控制气圈形态: (1)导纱钩采用变程升降;(2) 采用气圈控制环,(一)稳定张力,63,气圈控制环,64,2. 稳定张力 保持加捻卷绕部分正常的机械状态 3.合理选用钢丝圈 (1)合理选配钢丝圈的型号 (2)选用适当的钢丝圈重量(号数) (3)提高钢丝圈的抗楔性能 (4)改善钢丝圈的散热性能 4. 将成形凸轮反装 使钢领板上升快,下降慢钢领板上升,张力↑),65,1. 纺纱段断头的原因 (1)前罗拉输出段纱条存在无捻区; (2)纺纱段捻度较管纱捻度少; (3)有捻纱段存在强力的弱环; (4)须条从罗拉钳口中滑出二)提高纺纱段强力,66,2、减少纺纱段断头的措施 (1)减小无捻纱段的长度: 皮辊前冲 (2)增加纺纱段纱条的捻度: 适当增大导纱角4)提高前罗拉对须条的握持力,(3)改善纱条条干,减少强力弱环,,67,(三)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保全保养工作,整顿机械状态 歪锭子、导纱钩松动、导纱钩发毛、钢领起浮、锭子振动过大等 2.提高操作水平 做好清洁,减少飞花,提高接头质量和水平 3.加强温湿度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