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印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法律特点.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96263480
  • 上传时间:2024-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03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印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法律特点 -比 较法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古罗马着名法学家西塞罗早在 2000 多年前就提出谁控制了 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随着全球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这一论断目 前已不仅适用于海陆复合型国家间的 和经济较量,对各国海洋生态 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沿海和海洋动植物资源及海洋环境共同 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对于各国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繁荣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有着综合性的重要的作用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海洋资源开发利 用规模的迅速扩大,海洋产业迅猛发展,海洋已经成为沿海国家和地 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潜力所在,人类正在将生产和生活空间向海洋不 断地推进和扩展, 21 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依赖程度日渐 提高,印度洋的战略地位对于中国十分重要,而印度位于印度洋核心 位置,其对印度洋所实行的战略对中国的经济及 具有潜在的重大影 响,也是处理中印关系不可忽视的部分印度着名战略分析家雷嘉莫 汉表示,资源、地理位置,区域影响力,印度洋牵涉太多中印间国家 利益其中环境利益是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逐渐突出的关键因素。

      中国在 20 世纪 70 年 始环境外交政策,虽然起步较晚,但 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环境外交作为一种新型 外交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问题被提到了 层面,各国就环境问 题开展的合作也日益增多,在实践中,环境外交以其公益性和平和性 其作用和含义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运用谈判、交涉等外交方式,处理 和调整环境领域国际关系的活动,而是成为了调和、促进其他敏感国 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及生态环境状况,两国的环境合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 中印两国的环境合作相较于其他方面的合作显然与两国的地位、国情 并不相衬,虽然两国在 1993 年就签署了《中印环境合作协定》,但 基本未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已有的合作重点关注能源合作领域,其他 方面仅涉及水污染防治、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海洋生态环 境保护方面,除了在 2003 年与印度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与 印度共和国政府海洋开发部海洋科技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并未有 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对印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研究基本空白,无 论在技术合作还是合作政策制定上,对于进一步处理好两国海洋生态 环境利益都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对印度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相关保 护法律进行研究,填补该领域研究空白,是中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 作的基础与重要环节,对印度海洋战略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对印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法律特点进行分析、对相关政策性项 目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亦有所借鉴印度渔业及海洋资源现状分析印度具有丰富多样的海洋和内陆渔业资源,是世界上第三大 渔业生产国,第二大内陆鱼类生产国渔业作为印度经济朝阳产业, 由于其在食品安全、外汇收入、就业和收入保障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由于近年来海洋渔业生产增长率低于内陆渔业生产增长率,因此近年 来,海陆渔业投入倾向于对海洋渔业发展的支持印度拥有大约 8118 千米的海岸线,拥有突出的海洋渔业优势印度沿海生态系统十分完 整,包括沿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泻湖以及河口地区,印度沿海 及离岸环境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地区与其他海陆复合型国家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自然资 源和栖息地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紧张和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导致这 些情况的主要是来自于陆源污染,由于不同行业对沿岸地区的需求不 断增加引起了大量的矛盾与冲突海上钻井、水产养殖、港口活动等 经济活动严重地影响了沿海生态系统。

      近年来,由于农垦、燃料取用、过度放牧已经导致印度红树 林的数量急剧下降,据统计大约有 67% 的红树林及相关植物物种濒 临灭绝,约 97%的植物种类已受到威胁,其中主要威胁来自于近年 来大规模兴起的水产养殖,而随着海藻等植物的消失,一些以海藻为 主要食物来源的动物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据报告显示,印度全国许 多地区的渔业资源已经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大部分的经济开发区域已 经出现了过度开发的趋势,这已经影响到了依赖于渔业资源的人口的 生计,因此如何进行更好的资源管理成为了印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 题面对沿海系统的恶化,印度已经意识到沿海生态系统的重要 性以及国家对这些自然资源的依赖,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布了大量政策 及法律法规通过一系列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及科学项目 的引进,印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海洋可持续发展问题二、印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框架一) 宪法框架下的政府职能划分印度环境立法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在宪法中对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划分,渔业及海洋生态保护政府职能划分也不例外通过宪法列表明确各级政府管辖权,中央政府设定了专属管辖权; 各沿海邦政府也本邦范围内的渔业发展和其他生物资源享有管辖权,列表事项基本覆盖了渔业及海洋资源保护各个方面。

      联邦职权表中规定: 主要渔港、渔船工业、海鲜出口贸易、 海洋和内陆研究和培训等事项的管理职能主要归于联邦政府,同时, 联邦政府职能还包括了专属经济区及深海渔业生产,印度议会对于以 上事项享有立法权,同时这些事项也归于多个机构共同管理; 根据 各邦职权表: 对于领水内的内陆渔业、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则是属 于各邦政府职能,然而,联邦政府仍然可以建议各邦在各自的职权范 围内进行渔业立法,例如,印度沿海各邦已普遍采纳了《1978 年海 上捕鱼监管法》; 依据联邦及各邦兼有职权表所列职权: 其他与渔 业密切相关的领域,例如,野生动物及森林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物 种保护、沿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预防陆源污染等项目既属于联 邦管辖范围,也属于各邦管辖范围,联邦职权表惻还包括了除了主要 港口外的所有口岸管理印度议会及各邦都有权对联邦职权表惻所列 事项进行立法; 国家层面的环境与森林部以及各邦层面的森林局都 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负有管理职责; 小渔港在中 央层面属于航运管理,在州层面则由港口部门管理由此可见,印度宪法第七列表联邦职权表、各邦职权表、联 邦及各邦兼有职权表表明渔业及海洋管理职责涉及中央和地方层面 的环境、农业、渔业、劳动、运输、能源、工业、矿业、地方政府、 公共事务以及城乡规划等多个机构和部门,从目前印度部门具体职能 安排来看,国家级主要管理部门包括: 农业部、商业和工业部、环 境和森林部、食品加工业管理部以及国防部。

      虽然这种规定总体上对印度渔业及海洋资源保护进行了全面 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职能混乱,但印度这种职能划分方式是 存在问题的: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这种分散的政府职能以及 环境问题的跨学科、跨部门性成为了目前海洋问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方面,跨学科、跨部门使得相关工作更加复杂需要政府发挥强大的 协调功能,构建一套完善的综合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必然造成管 辖权及授权权利的重叠和交叉,进而导致政府职能的分散,当问题和 冲突发生的时候事实上更多的还是依赖利益相关者自身进行协商解 决,宪法框架中没有明确规定当地利益相关者等利益群体的作用面对这些问题,印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印度宪法第 73和第 74 修正案中赋予了村务委员会一定的权力: 可对第十一列表中的事项(其中第 29 项就是渔业) 行使职权而在巩固和加强红 树林和珊瑚河口的保护及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沿海地区监管规范及 措施,植物遗传学家斯瓦米纳坦博士就指出,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 在优化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从而在优化环境管 理的同时改善民生为了保障沿海管理的长期有效实施,关键是要保障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二) 以纲领性法律文件引导海洋生态保护印度整个渔业及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总体上是基于三部纲领 性法律的引导,实际上这也是印度环境保护各方向立法的一个普遍特 色。

      《1986 年环境保护法》《1972 年印度野生动植物(保护) 法》 及其修正案、《2002 年生物多样性法案》这三部重要法律涉及了陆地 和海洋各个方面印度《1986年环境保护法》(EPA)是一项伞形立法,该法立法目的在于为中央协调各种中央和地方各环境保护相关管理机构 提供法律框架,为进行包括渔业及海洋要素在内的环境统一监管,以 及渔业及海洋资源相关立法提供法律依据《1986 年环境保护法》有 两项重要特点: 一方面,其中相关条款规定了可以允许为各种受相 关活动或区域制定规范,是一项授权法,该法授权中央政府保护和改 善环境质量,控制和减少各种污染,禁止和限制可能损坏环境的工业 设施; 另一方面,首次规定了公民可在低层级法院提起诉讼,允许 公民向地方法院提出诉讼对污染者进行起诉在对印度渔业及海洋其他相关立法的指导方面,《1986 年环 境保护法》的纲领性作用十分突出,此后依据《1986 年环境保护法》 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则,都与沿海及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1986 年 环境保护法》在渔业及海洋管理方面的直接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 一是列出了废水排放标准,排放的废水等污染物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后 才可排放入海,这一规定保护和改善沿海与海洋环境方面发挥了极大 的作用; 第二是为印度 1991 年沿海监管区划定及相关通告制定奠 定了重要基础。

      《1972 年野生动植物(保护) 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大量 物种进行保护,对海洋生物以及海洋保护区的设立进行了规定,为海 洋生物提供保护并为海洋动植物生存提供有利条件印度野生动植物 保护法颁布后针对海洋生态保护进行了四次调整,1991 年修正案明 确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捕捞作业,1997 年修正案明确了海洋保护区 的地位,2001 年修正案将鲸鲨等几种鱼类以及珊瑚、海参、贝类等 海洋生物纳入到列表惻和列表惻中,2002年修正案明确规定动物资源 包含了鱼类由此可见,《1972 年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主要采纳两种 方式对鱼类及海洋其他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 第一,对特定濒危物 种不分区域进行保护; 第二,在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专门区域内对 所有物种进行保护在第一种保护方式下,大量濒危鱼类及其他海洋 生物都被列入《1972年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列表惻和列表惻中; 在第二种保护方式下,《1972 年野生动植物(保护) 法》公布了海 洋国家公园或保护区,例如曼纳湾和喀奇湾的国家公园值得注意的 是,《1972 年野生动植物(保护) 法》及修正案对利益相关者给予 了一定的保护:第 26 条 A 规定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应当保护当地渔 民的利益,并强调了保护区通知不应妨碍船舶在领海的无害通过权。

      2002 修正案规定了有关宣布保护区时对相关权利进行处理的条款, 该条规定在依照第 19 至 24 条的规定解决受影响者权利问题之前, 邦政府应当根据政府记录为权利受影响者提供燃料、饲料和其他林产 品,作为临时安排.鉴于印度沿海和海洋水域具备极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功能, 印度《2002 年生物多样性法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法制定和颁 布该法案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以及重要的生物资源、知识和其他相关利益的平等共享《2002 年生物多样性法案》颁布后许多有关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三、印度渔业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发展印度早在 1873 年就已经注意到了大规模兴起的鱼类及鱼苗 捕捞活动,并开始有意识地对渔业及海洋资源进行保护,自印度第一 步渔业法即《1897 年印度渔业法》开始,印度渔业及海洋相关法律 政策经过了大约 120 年的发展历程,政策、法律及其他法律规范在 海洋管理方面都各有侧重点,对其中较为重要的立法进行梳理,印度 对渔业及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立法,由直接保护到间接保护大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