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doc
8页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目标体系构建明确目标梳理脉络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制定科学探究方案,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获取数据3.能根据数据探究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定量关系思维脉络】课前预习反馈教材梳理落实新知 1.实验原理(1)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着弹簧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利用的是弹簧静止时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力相等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由弹簧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来计算3)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究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2.实验器材轻弹簧、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台、三角板、重垂线、坐标纸3.实验步骤(1)按图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2)在弹簧下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3)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表示弹力,l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l-l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1234567F/ N0l/ cmx/ cm04.数据处理(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据F-x图线的斜率求解,k=5.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刻度尺要保持竖直并靠近弹簧,以免增大误差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课内互动探究细研深究破疑解难 探究 实验原理与操作┃┃典例剖析__■典题1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未知质量但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除了图甲中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刻度尺__、__弹簧测力计__。
2)实验中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弹簧长度__3)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测量出一个钩码的重力;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你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CBDAEFG__4)若实验开始时你将图甲中的指针从P位置往下挪到Q,其余实验步骤不变且操作正确,则测量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图乙是另一位同学实验得到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200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弹簧自身存在重力__。
解析:(1)实验需要测弹簧的长度、形变量,因为钩码的质量未知,所以要测量钩码的重力,故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弹簧测力计;(2)为了测量弹簧的形变量;由胡克定律可知,实验中还应测量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弹簧长度;(3)实验中要先组装器材,即CB,然后进行实验,即D,最后数据处理,分析解释表达式,最后整理仪器;即AEFG所以先后顺序为CBDAEFG;(4)指针从P位置往下挪到Q,只是在测量弹簧的原长时,原长偏大,挂上钩码后,弹簧的伸长量依然没有改变,故没有影响,所以测量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变;(5)图像中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k=N/m=200 N/m;图线不过原点说明没有力时弹簧有了形变量,故说明弹簧有自身的重力存在┃┃对点训练__■1.(2020福建省瓯市芝华中学)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竖直__状态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4__ cm,劲度系数k=__50__ N/m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10__ cm。
解析:(1)弹簧是竖直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与弹簧平行,故刻度尺要保持竖直状态;(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4 cm;弹簧弹力为2 N时,弹簧的长度为8 cm,伸长量为4 cm;根据胡克定律F=kΔx,有:k===50 N/m;(3)由图c得到弹簧的弹力为3.0 N,根据图b得到弹簧的长度为10 cm探究 实验数据处理┃┃典例剖析__■典题2 (2019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钩码每只质量都是30 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 m/s2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与弹簧总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线如图乙则:钩码质量(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cm)6.007.008.009.0010.0011.00(1)写出该图线的数学表达式F=__(30L-1.8)__ N;(2)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弹簧原长__;(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30__ N/m;(4)图线延长后与纵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弹簧被压缩1 cm时的弹力为0.3 N__。
思路引导:解析:描点作图,图像如图所示1)由图像可以得出图线的数学表达式为F=(30L-1.8) N;(2)图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弹簧所受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即弹簧的原长;(3)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30 N/m;(4)图线延长后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弹簧长度为5 cm时的弹力,此时弹簧被压缩了1 cm,即表示弹簧被压缩1 cm时的弹力为0.3 N思维升华: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时的注意事项(1)连线时要注意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所连的图线上,不在图线上的点要大致均匀地分布在图线的两侧2)图线的斜率是纵轴物理量的变化量与横轴物理量的变化量的比值3)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即数形结合,理解图线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对点训练__■2.图甲为某同学用力传感器去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情景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上端固定于铁架台的轻质弹簧,读出不同拉力下的标尺刻度x及拉力大小F(从电脑中直接读出)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拉力大小F/N0.450.690.931.141.441.69标尺刻度x/cm57.0258.0159.0060.0061.0362.00(1)从图乙读出刻度尺上的刻度值为__63.60(63.55~63.65)__cm。
2)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上作出F与x的关系图像3)由图像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24.3(24.0~25.0)__N/m,弹簧的原长为__55.2(55.0~55.5)__cm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1 N,故读数为63.60 N2)根据表中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出对应的图像如图所示3)由胡克定律可知,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k= N/m=24.3 N/m图像与横轴的交点为弹簧原长课堂达标检测沙场点兵名校真题 1.下列关于“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实验中k的具体数值必须计算出来B.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C.利用F-x图线可求出k值D.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线上,才能探究得到真实规律解析:“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利用F-x图线可求出k值,但不一定要求解出k值,实验中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不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作图时绝大多数点通过直线,偏离较大的点应舍去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展,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平衡后测出其长度L,令x=L-L0。
改变钩码数,进行多次测量,用F表示弹簧下端受到的钩码的拉力,则下列F-x图线,你认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C )解析:因为弹簧是被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的原长,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弹簧的长度会增大,所以图线应出现x轴上有截距,C正确,A、B、D错误3.(2020广东省梅州高一上学期检测)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作出弹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D )A.该弹簧的原长为10 m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25 N/mC.在该弹簧下端悬挂1.0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18 cmD.在该弹簧下端悬挂2.0 N的重物时,弹簧的伸长量为8 cm解析:弹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弹簧的原长,即弹簧的原长为10 cm,A选项错误;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k=,则k==25 N/m,B选项错误;在该弹簧下端悬挂1.0 N的重物时,弹簧的伸长量Δx==4 cm,此时弹簧长度为14 cm,C选项错误;当该弹簧下端悬挂2.0 N的重物时,弹簧的伸长量Δx′=8 cm,D选项正确4.(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D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解析:图像所描述的是弹簧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而不是指弹簧的长度,故A错误、B正确;由图像求得k==200 N/m,C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的本身性质决定,与弹簧受力与否及受力方向无关,D正确5.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弹力F/ N0.5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