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教师的魅力源于创造》有感.docx
3页读《教师的魅力源于创造》有感 教师魅力的障碍 最近读了一篇关于教师魅力的文章,颇有感触,感觉角度很广,但却有其独特的看法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得到学生的喜欢那这么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可那我们也不是有魅力的教师,为什么 如果问我们喜欢什么样的官,我想答案就是爱民如子,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为魅力的教师,我认为就是我们不能爱生如子小孩是最好哄的,也是最好骗的,那为什么这样的简单的道理我们却做不到呢原因很多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有源于先天的成份,我不谈,只谈我的浅显的认识我们不能成为魅力教师的因素 一、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对于我指人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它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某种启示、内化,养成一种内在的固有成分,所谓环境育人便如此如学院的校园美化在好却无人欣赏在校园生活、学习、工作,优势过于繁忙,就会杂乱无章教师身心疲惫,才有了职业倦怠,才没有了热爱 同时,给人以无私之感,让人联想到高尚、正直和纯洁再如人们常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家长性格千样,家长也在帮助老师改变性格,其说法虽具片面性,但也有环境育人、环境改造人的意思。
社会环境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体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对人的影响体现在社会风气对人的教化方面,是最直接、最具诱惑力的影响它使人的性格、气质在内部和外在两方面发生变化,同时内在和外部的东西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二、个人的态度不想亲近爱学生的老师也是爱岗敬业的老师在班主任的队伍中,我们能观察到这样一个现实现象:有的人道德素养并不差,人格也很高尚,但在学生中却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人格魅力障碍人格魅力障碍是指由于人格认定上的错觉而出现的亲和力缺失现象其实是觉得教师的岗位不够好不喜欢这职业,怎么会喜欢学生呢 三、由“师道尊严”引起的疏远感当代学生民主意识强,他们希望获得尊重,喜欢与老师平等交流但有班主任喜欢以“师”自居,不是整天在学生面前板着面孔,就是动辄训斥学生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只好对其敬而远之这样,其人格魅力自然大打折扣教育本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行为,在这个双边活动中,只有学生信任、尊敬和爱戴老师,老师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彼此情感和谐、顺畅,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多是淡漠而疏远的,师生关系就是讲课与听课的关系,教师—下课来便回了办公室,与学生交流甚少。
四、管理产生的逆反心理当代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和老师过多的呵护使他们渴望在在学校获得自由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能力的提高,他们也有了相当的自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整天在学生耳边唠唠叨叨老母鸡式的爱,不但用自己的辛苦给学生制造负担,还用自己的过分呵护给学生制造逆反心理这样,其人格魅力就无从谈起了 五、由“小节”不拘造成的形象损害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教师的人格魅力就在其“身正为范”的影响力特别是班主任,其言行举止不但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还直接影响自己的形象和人格其人格魅力几乎荡然无存总之,不管影响我们成为魅力教师的原因何在,我们应该知道提高其师德境界,培养和塑造其高尚完美的师德人格,展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教育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