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然辩证法总结汇总.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62482563
  • 上传时间:2022-1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 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 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 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 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 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2. 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体系结构: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 篇组成,以两对 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 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导言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 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 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 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 错误 第三部分: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 范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 质与现象)组成第四部分: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 质、运动、时间、空间等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五部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 哲学问题科学的分类是以研究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主要依据,可以分 为社会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力学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 ,创造了社会,实现 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之间架起桥梁3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 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简述)[答到八卦、五行]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探讨世界本原问题时,坚持以物为基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与唯心主义、 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世界状况时,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将 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例如“八卦”“五行”学说4. 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 的思想八卦、五行分别是什么+例如■■■■)八卦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 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八卦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 与现象的根源五行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 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古代自然 观按自然界本来面目进行客观反映,按自然界展现出来的景象加以认 识,从而实现了本原与状况的统一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 证法的统一5. 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1.先把两种原子论的内容列出来;2.找出相同点;3.找出相异点] ①两种原子论②相同相异③相同相异在哪里L-D 原子论:(1)原子和虚空原子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工虚无,虚空也是一种实存,是原子的存在场所2) 原子的特性:A .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B.既不可产生 也不可消灭;c.原子只有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本 质相同3) 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和灭亡,原子由于偶然的偏斜运动 发生碰撞,聚合则事物形成;离散则事物消失伊氏原子论: 1.始原原子与结构原子原子有结构,但不可分割2■原子特性:A.看不见摸不到的实物粒子既不可产生也不可 消灭 C.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不同L — D的发展)3.原子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与消亡,但其依据 不同。

      伊氏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揭示了 事物碰撞聚合产生离散消亡,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L — D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同点 主要表现在伊氏对前人的继承,差异点是伊氏对前人的发展6.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o 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 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1) 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探讨世 界本原问题时,坚持以物为基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 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与唯心主义、 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世界状况时,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将 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 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 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古代 自然观按自然界本来面目进行客观反映,按自然界展现出来的景象加 以认识,从而实现了本原与状况的统一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 发辩证法的统一2) 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一般的概念3) 猜测性: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 填补事实空白4) 思辨性;(哲学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 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的检验,甚至规避 实践检验7. 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 为例)《天体运行论》从天文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1)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发表了《天体运行论》2) 日心说的内容:①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行;② 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 365 天 6 小时24分转一周地球在自转, 24 小时转一周;③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平均周期 29.5 天;④ 离太阳近的天体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体运行周期长(3) 日心说的意义:①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 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言书”日心说的影响 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公开勇敢的向宗教神学挑战,动摇了宗教 统治的根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 度起到了推动作用② 将颠倒了近 2000 年的地日关系重新正立过来,把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其它科学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纷纷独立、建立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8. 简述笛卡尔对方法论所做的贡献笛卡尔完善了演绎推理方法,提出了演绎推理四法则:① 清晰明白法则:演绎推理的前提是清晰明白的真知识,并且推理者对其精确把握;② 分解法则: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直至推理者对复杂问题的各个部分都清楚,不留疑点;③ 秩序法则:要用秩序引导推理,对于那些难以判定顺序关系的问题,要先根据研究需要假定顺序关系以保证推理的进行;④ 完整性法则:演绎推理的结论必须与事实的整体相印证9. 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1) 特性:① 机械性:用力学观点解释一切,甚至把人也比作机器②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③ 不彻底性: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史观(2) 产生原因:① 科学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力学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其它学科仍处在搜集整理材料的阶段,由此产生了“泛力 学”的分析方法② 方法局限: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将完整的自然界人为的划分成 了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的加以研究,无视其它领域的进展及取得的 成就,甚至排斥其它领域的成就,久而久之,形成了孤立、片面的思 维方式③ 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已成为统治阶级,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 恒性,需要寻找哲学依据,形而上学自然观正合乎其需要,得其青睐, 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评价① 贡献:第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推进社会进步,起 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第二,为自然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禁锢,脱离自然哲学的束缚得以独 立,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三,大力推进了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各门学科均取得成就, 建立起自身体系② 弊端:第一,对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发展起到了严重阻碍作用,学科间成果难 以相互借鉴,研究方法的创新变得异常艰难,直接影响了科学的整体 发展第二,疏远了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科技成果难以运用于生 产,割裂了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统一第三,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作辩护,反对社会制度变革,对社会 发展造成不利影响10. 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产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1) 发现过程:19 世纪 40 年代,十几位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的 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该定律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提出了该定 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电学、力学、热力学角度提出该定律;德国霍 尔姆赫兹从数学、生理学、化学、热力学等领域证明了该定律还有 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证明了该定律恩格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站在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思维,科 学地概括界定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 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力',即机械能及其补充,所谓的位能、 热、放射(光和其它辐射)、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 式,它们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因此当一 种形式的一定量消失必然有另一种形式的对应量代之出现。

      因此,整 个自然界的运动都可归结为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无限转化过 程”2) 贡献:①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② 更深刻、全面地论证了物质世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普通联系之 中,不仅揭示了事物的静态联系,进一步揭示了事物的动态联系③ 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 石11. 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六大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 必然性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以原始星云为基础,运用吸引与排 斥的矛盾,力学与热力学的有关原理,解释了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 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 一个缺口,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2) 维勒的有机化学成就:1828 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表了《论尿素 的人工合成》一书,论述了用无机物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获得有机物 ——尿素,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念给予致命打击,揭示了有机界 与无机界的内在联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根据3) 赖尔的地质渐变论:1833 年,赖尔发表《地质学原理》一书,运 用地球内力(火山、地震等)和外力(风、霜、雨、雪、山川、河流 湖泊、海洋等),合理揭示了地质岩层的形成与演化,深刻揭示了普 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思想,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增添新的基石。

      4)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需要全部写?)①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② 更深刻、全面地论证了物质世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普通联系之 中,不仅揭示了事物的静态联系,进一步揭示了事物的动态联系③ 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 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 石5) 细胞学说:两位德国生物学家先后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和适用于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