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指导推荐.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翔****08
  • 文档编号:280901917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2.6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 -阅读方法指导小学生阅读的一般步骤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从而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 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 掌握方法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就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1)初读通读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 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 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2)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 弄清句与句之间、 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 理清思路,通晓全文 在阅读中应当发现问题, 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 进一步加深对全文的理解3)悟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学生要理解体会出书中的思想内容,只凭故事内容是很难捕捉到的,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4)熟读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多读, 达到熟能成诵,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 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 应当熟读成诵, 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小学生阅读遵循的原则1.学会精读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 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地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2.学会选择读书知识如烟波浩淼的大海, 书多如沙砾 在此中间有一部分书需要精心研读,有一部分书要远离(内容不健康的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3.学会写读书笔记阅读只单纯去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以增强读书的效果读书笔记可以参照以下方法来做: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提纲式摘录 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能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小学生主要读书方法1.三读法(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 即通过“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 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它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 体会立意构思, 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 _ ”“?”“”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 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 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3)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 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 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4)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以上“动笔墨”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差异。

      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 作摘记、做卡片;中年级编提纲、 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 再创作3.边读边思考的方法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 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