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docx
5页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一 第一 单 元 知 识 点 总 结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精品文档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一、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类型: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二、天体系统:运动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层次:银河系总星河外星其他恒星太阳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级 别 从 低 到 高三、八大行星太阳由远及近: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之列的缘由:体积质量较小、偏心率较大;四、八大行星运动特点: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五、地球:一般性:质量、体积、密度差别较小;特别性:唯独一颗有生命的行星;有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①稳固的光照条件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①相宜的温度 ②相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液态水一、太阳为地球供应资源:其次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①供应光、热资源 ②促进水、大气的运动 ③产生了太阳能、煤、石油二、太阳: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映;太 大气层阳结构 辐射区日冕层——太阳风色球层——太阳耀太阳活动周期: 11 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②干扰地球磁场,显现磁暴现象;③两极显现极光;④发生自然灾难;⑤对气候的影响;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1.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球旋转轴简称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邻近;自转方向:南顺北逆,自西向东;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治理员删除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精品文档速度角速度:各地角速度相等,都为 15°/h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线速度约为 1670km/h,60°大约是赤道的一半; 周期恒星日: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就一日的时长为 23h56min4s(360°);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就一日的时长为 24h( 360°59′),太阳日为昼夜交替的周期;2.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公转方向:自西向东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位于远日点邻近,速度较慢,时间较长;冬半年位于近日点邻近,速度较快,时间较短;周期: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 1 年)恒星年: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回来年: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一轴二面三角度一轴:地轴二面: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角度:黄赤交角( 23°26′)黄地交角( 66°34′)赤地交角( 90°)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北极地赤道平 轴南极北极66°34′23°26′北回来线6.22 夏至赤道南回来线3.21 春分9.23 秋分12.22 冬至3.21 次年春移动方向 北移 南移 北移三、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特点:①外形:过地心的大圆②移动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为自西向东由昼及夜→昏线 由夜到昼→晨线③与太阳光线总保持垂直关系④四个特别时间:晨交点: 6 点 昏交点: 18 点昼的中心经线: 12 点 夜的中心经线: 24 点顺着地球方向,东经度增大,西经度减小;四、时区:(区时)该时区的地方时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治理员删除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精品文档地方时:当地经线所在的时间;不同的经度,地方时不同;同一经度,地方时相同;中心经线的度数 =时区数×15 时区数 =经度÷15(四舍五入) 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伦敦) 北京——东八区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今日”和“昨天”的分界线从东十二区向东到西十二区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到东十二区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五、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六、两个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夏至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显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南显现极夜现象;②冬至日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显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显现极昼现象;③赤道全年昼夜平分;④二分日(春分和秋分)全球昼夜平分;⑤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⑥太阳直射点向那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两极递减,即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反之离直射点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七、四季和五带1.北半球四季:3\4\5 月 春季 6\7\8 月 夏季 9\10\11 秋季 12\1\2 月 冬季过渡季节 昼最长,夜最短,获得太阳辐射最多过渡季节 昼 最 短 , 夜 最 长 ,获得太阳辐射最少2.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分界线:南、北回来线和南、北极圈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运动一、地震波:纵波( P 波)和横波( S 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三态的物质传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二、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1.莫霍界面:地下平均 33km 处,横、纵波明显增加2.古登堡界面:地下 2900km 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增加,横波完全消逝;三、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治理员删除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精品文档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四、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治理员删除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