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8篇.docx
7页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8篇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8篇 撰写教学反思能够提高老师的自我批评能力,作为一名老师,大家务必要习惯性地做教学反思,下列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8篇,供大家参考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篇1《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局部内容是通过借助“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那么,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根底,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根底,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根底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盛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斥生活的气息2、充沛利用学生资源,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出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在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中,我直接抛出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价格看经验,运用原有的长度单位的知识根底,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将学生感觉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自然流畅地帮忙学生建立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3、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气氛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小数王国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篇2本单元教学,在备课时,自己总觉得不知道该把教材挖多深,老教材中的这节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含糊〞教学了,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学生能口头会读,也没特别地指导写法,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数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也谈不上什么创意课上好后感觉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找生活中的小数〔课外资料〕、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拟扎实但在教学长度单位中的小数含义时,设计比拟牵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也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后来的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学生不能讲出课后想想,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把元角分和长度融合在一起,在价格中就安顿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教学,然后针对发现的规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长度单位中可以这样或者为什么应该这样?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其利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帮忙解释,达到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目的。
在设计时,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安顿了相对应的练习,如果这个练习做过后,我想对本节课难点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时间不够,没来得及做现在回想一下,也想不起什么地方可省的,由于高度集中精神,以至于上课时自己讲了些什么现在也记得不多了,肯定又说了很多的废话〔每次总是不由自主地〕,本节课让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我设计了两张表格,在孩子们自学好以后填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在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察看表格中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比照,孩子们马上就能答复出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表格设计更利于让孩子们比拟、体会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篇3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我首先利用教材中贴近学生给你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逛超市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现数学回归生活的思想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忙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时,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整节课的知识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 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时,学生已有了生活经验,可以重点放在总结小数各局部表示的含义上在教学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时,应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过程的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需要努力建构和谐气氛,给学生充沛地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运用合理的办法有效解决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篇41、与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太重复,教材为什么安顿“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数学课程规范》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内容规范中规定,“能认、读、写小数〞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所以我们本册安顿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在编排这一局部内容时,充沛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盛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为学习小数认识和计算的形象撑持,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2、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要求?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在把握教学要求注意下列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局部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那么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是结合元、角进行计算3、例1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如何进行教学?例1是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虽然教材设计了米、分米、厘米这一学生熟悉的素材,但由于学生只是通过比拟直观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分数,如果仅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来思考小数的含义,对学生来说还是比拟抽象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些直观的方式帮忙学生来理解示例,有的教师创设卡通动物〔身高1分米〕和积木块〔厚1厘米〕比高矮的场景,并用米尺进行测量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撑持,防止了仅从抽象的关系去思考除了教材上所波及的“分米和米〞“厘米和米〞这两种关系之外,教师还可以增加“3厘米=0.3分米〞这种类型;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反过来思考“0.1米等于多少分米〞“0.01米等于多少厘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篇5在上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这节课在上之前曾经听过几位老师上过此课,而后又在网上看过几位老师的课堂实录,在上的时候采用了一些他们在上的时候的程序和办法,整节课的设计是这样的:1、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们分分类引出小数;2、说说生活中的小数,并说出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3、认识表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并知道它们所表示的意义;4、用小数表示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因为这是小数的学习的初始课,我们班学生有个特点,就是对新的概念比拟难理解,所以备这节课的时间比拟富余,借鉴了许多其他老师的精彩之处虽然这是在课堂上的初始课,但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了不少的小数,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完全陌生,所以整堂课在上的时候也比拟的流畅,总的感觉学生掌握的还是不错!不过即使我课前做了很多准备,但课堂上还是出现一些意想不到地情况,那就是上这节课前我没有对分数进行复习,以致一局部学生对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一份用分数表示就是 米还不会表示这一点就是在备学生时没有备到的,这地方又花了几分钟复习导致后面的环节因为时间不充沛而没有时间练习,特别是把1米5厘米写成小数,这种需要用0来占位的题目学生是比拟难以理解的,但因为时间关系,这个难点我只能留到练习课再练习了另外在教学语言上,不够精炼与准确,如我总是把小数点前面的局部说是整数局部小数点后面局部说小数局部其实这里的前后是很含糊的,应该说是小数点左边和右边比拟科学就整体效果看这节课,我自己虽然很用心的设计,但没有什么“大亮〞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争取早日成熟起来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篇6备这节课,只要求学生会读、写,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数,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也谈不上什么创意我把课的重点放在了理解小数的含义上,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分数和小数的含义本节课让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一、课件选材科学、合理、形象二、从生活入手,学生学的顺其自然从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中的小数入手,使生活素材贯通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初次学习小数并不感觉陌生,将教学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化三、在用形象撑持学生对小数的感知过程后,预防思维定势的产生教材遵循着用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为撑持的原那么,设计了先通过商品价格来认识小数每一位,又通过长度单位间的化聚揭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最后再结合自己的身高表明怎样用小数的三个环节课上好后感觉如果我在设计时,增设两张表格,让孩子填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察看表格中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比照,达到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目的表格设计更利于让孩子们比拟、体会初步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篇7《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
下面是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我讲授了小数的认识和比拟小数的大小两个知识点,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其中有得也有失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的,所以在教学上也体现了一个难点在初步认识小数前,我估计到了有个别学生可能会在小数的读法上出现跟整数一样的读法这种错误在课堂上果真有几个学生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读成几十几,比方:有的学生把18.46读成十八点四十六针对这种情况,我让读错的学生多读几次,直到他读对为止课后还叫成绩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几个小数考考,以使他们到达学会的目的,这样一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比拟小数的大小时,我用课件演示购物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哪个商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说出用比拟大小的办法来解决,在此根底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怎样比拟小数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办法,其一是把小数变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比拟;示例:比拟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学生把4.90元变成4元9角0分,把5.10元变成5元1角0分,然后进行比拟,因为4元小于5元,所以4.90元小于5.10元。
其二是先比拟整数局部,然后再比拟小数局部示例:比拟2.55和2.62的大小,学生先比拟整数局部,2与2相等,然后再比拟小数点后面第一位5小于6,所以2.55小于2.62再如比拟4.56和3.83的大小时,先比拟整数局部4大于3,所以4.56大于3.83第二种办法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多说,以到达学会比拟小数大小的办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