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ASB+两级AO型工艺处理 高浓度生活垃圾中转站废水工程应用.docx
3页UASB+两级AO型工艺处理高浓度生活垃圾中转站废水工程应用摘要:采用UASB+两级AO型工艺对生活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废水进行处理,介绍 了工艺流程,工艺设计参数,水质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高浓度的垃圾 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能够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标准,具备技术适用性关键词:生活垃圾中转站;渗滤液;UASB+两级AO型工艺引言垃圾中转站作为垃圾收集与处置的一个中间站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产生的废水一 般包括有垃圾车及地面冲洗废水、办公生活污水以及垃圾渗滤液等由于垃圾在中转内的停 留时间较短,因此其产生的渗滤液有别于填埋场收集的渗滤液[1],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恶臭、 高污染性,有较好的可生化性及适宜的C/N等特点若对其处理不当,渗滤液渗入到周边的 土壤和地下水中,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其中己经有五种污染物被纳入我国环境控制 优先级污染物名单当中[2,3]有关资料显示[4],在二十世纪末,由于缺乏对渗滤液的 关注,美国近半数垃圾填埋场附近水域受到污染产生污染之后再去治理是相当困难的,不 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也存在潜在的威胁,污染物一旦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将 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生命健康[5,6]。
目前,垃圾中转站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物化处理、生物处理、膜处理和组合处理等 [7-10]本文以南京市某街道垃圾中转站每日产生的废水处理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UASB+两级AO型工艺在此工程中的技术适用性,为该类型的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设计、调试 及运行提供技术参考1 设计水量及水质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指标需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标 准,本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1附表1废水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单位:mg/L,pH无量纲)2 处理工艺流程本工程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1图1 UASB+两级AO型工艺流程本工程废水处理采用物化+生化的组合模式对生活垃圾中转站废水进行处理首先将垃 圾中转站内的渗滤液通过设置的粗细两级格栅,拦截废水中漂浮物及细小颗粒物质汇集生 活污水、地面车辆冲洗废水、渗滤液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混合,保证进入后级系统的水质均 匀、水量稳定采用混凝沉淀工艺作为废水预处理工艺,混合废水进入斜板混凝沉淀池,通 过向混沉池中投加PAC,促使废水中大量的悬浮物与PAC发生电离和水解作用,同时发生络 和反应,使细小悬浮物相互聚集;后续向池内投加PAM作为助凝剂,可改善絮凝体结构,促 使细小而松散的絮粒变得粗大而密实,起到高分子物质的吸附架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废 水中悬浮物质的沉降性能。
由此所产生的粗大絮体在沉淀过程中,可对废水中重金属及有机 物产生吸附作用,使得渗滤液中的悬浮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在混凝沉淀作用下同时得到 削减废水经混凝沉淀后进入中间水池,用于补充投加营养元素接下来,废水进入生化阶段,本工程生化工艺采用"UASB+二级A/O”处理工艺混合废水 进入 UASB 厌氧塔中,通过布水管路均匀的和厌氧污泥充分混合,在厌氧产甲烷菌的作用下 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质得以降解不但削减废水COD、BOD指标,而且提高了废水的可生 化性降低了后续处理的难度经过UASB厌氧处理后进入两级AO生化单元缺氧池与好氧池 回流混合液混合,缺氧池内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做碳源,将好氧池回流混合液中 带入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N2释放至空气,降低BOD5及NO3--N浓度,完成生物脱 氮过程;而在两级好氧池,通过曝气供氧,使池内的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 触,利用高活性的异养菌群高效的去除有机物及降解氨氮;在两级AO中间,设置一个中沉 池,主要是为了降低一级好氧池中的溶解氧,以满足二级缺氧池的缺氧环境,同时可进行水 解酸化反应,强化系统总的 COD 去除率。
最后出水进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沉淀池污泥一部分回流至中间水池,剩余污泥排 入污泥浓缩池3 工艺设计参数本工程主要的工艺设计参数说明见表2表2工艺设计参数4 工程调试调试阶段重点是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为了节省时间,菌种来源于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污 泥好氧池开启曝气,曝气过程先闷曝一两天,中间不排泥,保持闷曝、静沉、排水、进水 和回流三过程循环进行,直到污泥浓度稳定在2000mg/L以上污泥培养初期,好氧池内的 保持水中溶解氧的量在2-3mg/L左右,保证缺氧池的SV30在40%左右,停止厌氧池进出水, 添加反硝化菌剂,每天往缺氧池中添加葡萄粮25克,每推流开启2小时,早晚各1小时,培 养7 天后采取梯度进水,第一次进水量为一组生化系统总水量的10%,后每天以总水量的10% 逐步增加,正常进出水后营养物质的用量减半保证好氧池SV30在35%左右,停止好氧池进出水,硝化菌剂投加量每个好氧池5kg,硝 化菌剂一次性投加后,每天往每个好氧池中加2.5kg葡萄糖,每天曝气20小时以上,培养7 天后,根据厌氧池进出水的量逐步增加,正常进出水后营养物质减半开始连续进水后排水 至沉淀池,控制回流比在25%左右,随后再升高。
控制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溶解氧值 分别在 0-0.3mg/L、 0.3-0.5mg/L、 2.0mg/L 左右,此时培养并经过驯化的活性污结构紧密,边 缘清晰,污泥絮粒大,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沉降性能,调试驯化结束5 运行效果废水系统在运行3个月后,接种的污泥已完全适应废水水质,污泥质量浓度维持在2000-3000mg/L,出水感官清澈透明,出水浓度为 COD 485.5 mg/L, BOD5 150.7 mg/L, SS 219 mg/L, NH3-N 40.6 mg/L,TN 62.9mg/L,均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 2010)中B标准6结论采用UASB+两级AO型工艺处理生活垃圾中转站废水,出水能够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 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标准工程运行经验表明,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处理 效果等特点,具备技术适用性,为同类型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废水提供了工程实际经验参考文献:[1] 刘德明,陈琳琳,鄢斌等•以MBR为核心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 废水,2017,48⑸:7-10.[2] 周北海,王琪,董璐.垃圾填埋场构造对渗滤液成分的影响研究环境科学研究, 2000, 18(3): 6-8.[3] 苏月,吴双,夏盂婧,等•北京市大屯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微生物群落分析[J],环 境科学与技术,2018, 41 (2): 157-163.[4] 张铁军,臧晓峰.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天津化工,2018, 32 (6): 1-4.[5] 陈丹,李国建.国内外垃圾填埋渗滤液控制的比较及对策[J].环境保护, 2001,6: 16-18.[6] 陈长太,曾扬.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特性及其处理[J].环境保护,2001,9: 19-21.作者简介:吴文清(1987-),女,硕士,主要从事环保咨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