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编]遮荫对地被石竹的影响.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风****你
  • 文档编号:169206780
  • 上传时间:2021-02-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遮荫对地被石竹的影响 遮荫对节间距的影响由图1可知,不同遮荫处理的地被石竹相对于对照比值均大于1,表明在遮荫条件下,供试材料的最长节间距发生了增长,且这种增长是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在遮荫处理2个月左右,双层黑网下地被石竹黄化贴伏在地,单层黑网下有较大程度的倒伏,双层白纱下亦出现倾斜现象 遮荫对地被石竹比叶重的影响由图2可看出,与全光照相比,地被石竹在遮荫情况下比叶重下降,即在遮荫情况,下叶中同化产物含量减少,不利于植物干物质的积累和生长比叶重变化幅度能较好地反映植物的耐荫性,变化幅度大的耐荫性弱,变化幅度小的耐荫性强遮荫与全光照比叶重比值大,说明遮荫对该植物干物质积累和生长影响较小,即说明这种植物对遮荫的适应性强;遮荫与全光照比叶重比值小,说明遮荫对该植物干物质积累和生长影响较大,则这种植物对遮荫的适应性弱经方差分析,对照与两层白纱遮荫条件下地被石竹比叶重差异不显著(P>0.05),与一层或两层黑网遮荫条件下地被石竹比叶重差异性显著(P<0.05)以遮荫与全光照条件下地被石竹比叶重的比值为指标,由两层白纱、一层黑网和两层黑网与全光照下比叶重的比值分别为0.916、0.603和0.347,比值变化幅度较大,由此可见,遮荫对地被石竹干物质积累和生长影响较大。

      遮荫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地被石竹在遮光的环境中,地被石竹叶片含水量增加如果说叶片含水量在遮荫下增加越少,其长势就越接近于全光照下,那么其耐遮荫条件的适应性就越好故通过图3的分析可知,两层白纱遮荫对地被石竹的叶片含水量变化影响不是很大,变化率为39.34%,但是在一层或两层黑网的遮光处理下,地被石竹叶片含水量都表现出较大的变化,说明地被石竹不耐较高强度的遮荫条件经方差分析,对照与两层白纱、一层或两层黑网遮荫条件下地被石竹叶片含水量差异性显著(P<0.05)另外,在试验中观察到在一层或两层黑网遮荫强度下,地被石竹的叶柄变软,叶片下垂,叶片变薄 遮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尽管在吸收蓝紫光方面叶绿素b比叶绿素a强,在不同遮荫处理下叶绿素a的含量还是比叶绿素b高不过,随遮荫梯度的加大,叶绿素a/b的值减小,即叶绿素b所占的比重增加,植株吸收蓝紫光的能力也加强叶绿素a/b是衡量植物耐荫性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阳性植物a/b是3,但也有人认为是2.3左右[8-9]从试验的结果来看(见表1),自然光照下地被石竹叶绿素a/b为2.720,根据伍世平研究的11种地被植物[10],地被石竹叶绿素a/b介于地枇杷(2.71)与连线草(2.92)之间,耐荫性较弱。

      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地被石竹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大致呈增高趋势(见表1),经方差分析,3项指标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高等绿色植物对环境有着复杂的适应机制,无论从形态上还是生理上,植物都有其相应的适应策略叶绿素在植物对光环境的适应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光环境的改变,叶绿素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光适应),由表1可知,如以CK为100%,T2、T3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增加了9.49%、27.61%,叶绿素b含量分别增加25.68%、63.0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3.84%、37.17%,T1的各项叶绿素含量指标虽较CK略有降低,但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因此,地被石竹耐荫性较弱,但是在叶绿素含量上对遮荫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遮荫对地被石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耐荫植物经适度遮荫后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其在全光下由图4可看出,随着遮荫强度的加深,地被石竹光合速率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亦逐渐增大,当遮荫至两层白纱时,净光合速率由对照的12.445μmol•m-2•s-1下降到10.545μmol•m-2•s-1,变化率为15.27%;而当地被石竹遮荫至一层、两层黑网时,净光合速率分别降至5.662和0.305μmol•m-2•s-1,变化率分别为54.50%和97.55%,变化趋势非常明显。

      由此可知,地被石竹在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最大,不耐荫 在植物叶片形态特征中,比叶面积是判断植物耐荫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地被石竹比叶面积为(124.508.24)cm2•g-1;植物在遮荫的环境中,会产生高向的向光性,植株高度增加,耐荫性强的植物在遮荫的环境中,植物株高变化较小,而耐荫性较差的植物在遮荫的环境中,株高变化较大遮荫条件下地被石竹节间距发生了增长,并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以遮荫与全光照条件下地被石竹比叶重的比值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比值变化幅度较大,CK与T1地被石竹比叶重差异不显著(P>0.05),与T2和T3比叶重差异性显著(P<0.05),可知遮荫对地被石竹干物质积累和生长影响较大 在遮荫研究中,观察到的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遮荫地的植物组织含水量增加,植株体脆弱多汁,这为病原菌的发育和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含水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植物的抗病性,从而减弱其耐荫性遮荫的环境下,地被石竹叶片含水量增加,CK与T1、T2或T3叶片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地被石竹光合速率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亦逐渐增大采利尼克尔[11]认为,植物的耐荫与否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个量的问题,植物对其所处的光照条件的适应性反应是植物的一种本能。

      该研究的结果也证实这一点,地被石竹虽为喜阳植物,但其在叶绿素含量上对遮荫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通过分析,地被石竹属于阳性植物,与光响应曲线分析结果一致[1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