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下--一单元复习教案.doc
8页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任课教师:郝亮 年级:九年级课标要求: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七年级两册学考内容的重点,间隔时间较长,学生遗忘严重,教学要以学生为重心,训练为主线,充分设计好学案,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突出唐太宗等重点内容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隋唐时期)建立时间:581年 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隋朝统一南北:589年灭陈统一全国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在位皇帝:隋炀帝 开凿时间:605年大运河的开通 中心:洛阳起止: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意义;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唐朝建立: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吸取隋亡的教训唐太宗治国方针 政府要轻徭薄赋贞观之治 皇帝要勤于政事 大臣要廉洁奉公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措施 注意“戒奢从简” 合并州县 任用贤才和虚怀纳谏(房玄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魏征)唐 朝 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开元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措施:任用贤臣(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勤俭节约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兴修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业 农作物种植: 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经济繁荣 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农具改进: 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 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经济繁荣 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商业: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坊和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 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唐玄宗统治后期,出现“安史之乱”唐朝衰落。
907年唐朝灭亡创立: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关键人物: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完善 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措施 武则天增加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作用 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唐 朝吐蕃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 7世纪前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友好 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和同为一家唐朝民族关系 新罗:唐朝留学生,新罗人最多,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对外关系 日本:派遣遣唐使: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有十多次 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印度: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他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科技建筑: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 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雄伟 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医学:孙思邈著有《千金方》,人称“药王”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位诗人近五万首诗歌隋唐文化文学 李白:诗歌描写祖国名山大川,《早发白帝城》《蜀道难》,人称“诗仙”诗歌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杜甫: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三吏”“三别”称他为“诗圣”诗歌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 白居易: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秦中吟》《新乐府》 诗歌特点: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书法: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最伟大的书法家,创立了雄浑敦厚的“颜体” 柳公权创立了方折峻丽,骨力劲健的“柳体” 绘画: 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送子天王图》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甘肃敦煌莫高窟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吸取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二、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1、 它们都结束我国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秦朝结束了春秋战果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隋朝结束了西晋以来长期分裂局面,于589年实现统一2、 都制定了许多重要制度,并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确立了科举制3、 都兴建了重大工程秦朝修建长城;隋朝开凿大运河4、 存在时间短,秦朝存在15年;隋朝存在了37年5、 都经历了两个皇帝秦有秦始皇、秦二世;隋有隋文帝、隋炀帝而且第一个皇帝都是有作为的皇帝,第二个皇帝却残暴无道6、 两朝都是由于暴政,引起人民反抗三、重点知识1、知道科举制,了解隋朝大运河 2、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知道武则天 3、说出唐蕃交往,玄奘西行的主要史实4、知道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子午线与敦煌莫高窟,了解李白与杜甫 四、[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对科举制的准确理解是()A.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门弟不高的人可以凭才学参政 C.隋朝开始创立 D.最重要的是进士科2、下列内容不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是()A.唐太宗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把州、郡、县改为州、县两级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唐太宗重视文化教3、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惟一的女皇帝 B.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C.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D.她重视缓和矛盾 4、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 ) A.贞观遗风 B.开皇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5、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起到的作用是()A.西藏正式成为唐的一部分 B.加强了唐蕃友好和发展了吐蕃经济文化C.有利于佛教传播 D.有利于加强对西藏的统治6、上书唐朝皇帝,认为唐朝和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金城公主 D.文成公主 7、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唐朝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 B.晁衡 C.玄奘 D.郑和 8、赢得各民族的拥戴,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9、“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描写的农业丰收景象出现于( ) A.“文景之治”时 B.“开元盛世”时 C.“光武中兴”时 D.“贞观之治”10、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 ) A、她的年号叫贞观 B、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她的统治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繁荣11、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二.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请回答:[1].文中的“朕”是指谁? [2].他为什么对魏征的“殂逝”万分痛心?[3].全文体现了什么思想,对我们有什么教益?(4)为了促使出现清明局面,他在政治、经济方面个采取各什么措施?13.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请回答:[1].上述材料引自谁的什么诗?后来这位诗人被称为什么?[2].上述材料中“开元”是指谁的统治时期? [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景象? [4].为什么引文中称“开元全盛日”?[5].“开元”为什么出现全盛时期?14.阅读下列材料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请回答:[1].上述材料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一件什么事?[2].文中“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3].举出唐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件事。
教学后记:引导学生加强本单元知识体系构建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