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盘水扶贫的“三变”改革.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0079308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2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盘水扶贫的“三变”改革六盘水市不满足于“授人以渔”,还要“共建漁场”,通过“三变” 改革,不仅成功解决脱贫难题,还为未来打造了发展平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常常被用在扶贫理念上有3个 国家级贫困县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却不满足于“授人以渔”,还要“共建 渔场”通过“三变”(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六 盘水不仅成功解决脱贫难题,还为未来打造了发展平台三变”不仅是扶贫创新的探索,更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尝试三 变”框架中,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 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各种要素被整合在一起,农民 脱贫致富不再严重依赖外界帮扶,而是靠激活资源的价值变现2015年8 月25 H,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在六盘水召开与会者认为, “三变”对于发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优越性,推动扶贫工作,加 快农村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哒啦仙谷”的成功在六盘水市盘县,有一个叫“哒啦仙谷”的地方,坐落在岩脚村一个 约2公里长的山谷里该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3500元增加到2014 年的1・2力-元,村集体累积300刀元。

      而201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为9892元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有40%的贫困率,而现在几乎无贫 可扶这是“三变”催生的一个典型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项目大家“共有”, 村集体有股权,农民是股东截至2015年底,哒啦仙谷项冃入园企业12 家、专业合作社16家、种养殖大户32户,农家乐48家、乡村客栈22家, 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哒啦仙谷式的成功,在六盘水不是孤例三变”是什么?为何能带来如此大的变化?简言之,“三变”就是用集体所有的资源入股企业,使原本难以发挥 作用的集体土地、道路、水面等具备生产要素功能的资源开始变现;让分 散的资金,包括扶贫资金进入企业变为股金,按期分红;农民将土地承包 经营权折价入股企业,分享红利地处滇黔桂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六盘水市,耕地破碎,农村贫困面大、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公共配套服务不完善,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 农民发展难、就业难、保障难筹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调研发现,扶贫攻坚难,难在“散” 一一资源散、资金散、农民散, 农村经济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低由于资源分散,土地等生产要 素流动性差、流动成本高,形不成产业支撑,形不成品牌和市场;由于资 金分散,发挥不了整合资源、整合农民、整合产业的杠杆作用,资金使用 效益低;由于农民分散,劳动力资源缺少优化整合的平台,加之外出务工 人员多,导致农民占有生产资料的闲置和浪费等。

      该市扶贫办调研认为,土地承包的“分”解决了吃饭问题,解决富裕 问题只能在“合”上想办法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开展“找问题、找差 距、找目标、找路径”活动最终,“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 股民”作为抓“三农”的具体方法和路径,进入六盘水“三农”发展总体 思路告别“撒胡椒面”农村财政资金具有项目多、额度小、一次性等特点,导致财政资金无 规模、财政投入效益低、财政支持不可持续等问题如何把有限的财政资 金用在刀刃上?以“资金变股金”为例,“三变”实践中,六盘水市采取 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以财政资金为杠杆, 把政府、企业、农民、社会、金融资本整合起来,走农企合作的路子,提 高资金使用效益,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 金(除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外),原则上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 资本金,投入到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撬动一家一户的分散资金、 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参与到这个平台上来,用规模资金推动规模化发展 具备发展条件的地方,立足本地优势产业聚集资金;对不具备脱贫条件、 生产生活空间条件恶劣的地方,把资金集中投入到异地良好的产业平台 上,实现农民对异地优势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破解了深山区、石山区、石 漠化地区群众在本地难以实现脱贫的难题。

      六枝特区堕却乡朗树根村将财政定向投放到贫困户的产业帮扶资金 120刀元,由贫闲户持股入股到六枝特区道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种植了 4000亩坚龙胆,合作社、农户按照“8 : 2”比例进行利益分成 通过实施资源变股权和资金变股金,郎树根村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村 级集体经济积累也在不断壮大2014年以来,通过“资金变股金”,全市整合农业、林业、扶贫等11 个部门各类财政资金6.5亿元,撬动村级集体资金1.21亿元、农民分散 资金2. 94亿元、社会资金39.4亿元农民变股民其实是农村生产关系层面的变革,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 道,改变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民变股民,推动扶贫 方式的变革一场治理重建“全市50多万贫困人口,80%是老弱病残,完全靠他们口己,解决不 了问题核心是乡村治理问题,必须依托集体经济的壮大六盘水市一 份扶贫调研报告认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备,比如水电路,但软指标方面,农村分 散的人口和乏力的管理模式口益显出弊端建“漁场”,需要可持续的资 源依托,需要有品牌有市场的产业支撑,需要有现代化的组织水平,需要 高效有序的治理能力说到底,核心在于乡村治理重建。

      贫困地区的现实是农村空心化趋势严重,有的地方村干部也都外出务 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就更加衰落,集体资产躺在“仓 库”里睡大觉,无法实现其价值,更不能给组织成员带來利益六盘水市“资源变股权”的直接效果,是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原先无力为村农民脱贫致富办事的村委会有了财力,也就有了为眼下谋脱 贫、为未来造平台的能力,实施精准扶贫就有了载体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共整合15.5万亩集体土地、7.4万亩“四荒 地”作为村集体持有的股权,入股到42个万亩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新 增村集体经济收入2477万元消除“空壳村”157个,“空壳村”占比从2013年的53. 8%下降到38. 4%在“三变”实践中,六盘水市探索的“联村党委”,吸引了很多人的 关注2014年6月,六盘水市出台《关于推进联村党委试点工作的指导意 见》,以5000-10000村民或2-3个行政村为一个单元,设立“联村党委”, 打破地域限制,将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几个村联合起来,采取“村村联 建、村企联建、产业联建、村居联建”等方式,统一对辖区内产业布局、 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规划协调,实现强村带弱村,村与村抱团发展。

      联村党委”对于扶贫攻坚的效果是明显的如水城县玉舍镇依托核 桃产业,联合俄脚村、廿塘村、海坪村,组建玉舍镇“转山核桃产业联村 党委”,核桃产业种植面积达2万亩,联合的三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o更明显的效果是可以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联村党委的建立,从组织 形态和产业布局上,可以有效实现异地产业化和异地置业有了 “三变” 整合分散的资源、资金、农民这样一个平台和分配机制,加上“联村党委” 的组织、布局、协调能力,即使不移民,也可以通过异地产业化和异地置 业來实现精准扶贫作者单位:贵州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