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1讲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doc
28页第21讲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聚落的外部形态1.聚落聚落人类聚居的乡村和城市的统称从宏观来看聚落的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从微观来看聚落一般建在有充足水源和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2.聚落的外部形态定义聚落在空间分布的平面形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水源、地形形态团块状在地形比较完整、平坦和开阔的平原地区,如成都市条带状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受水源和地形的综合影响,聚落沿河谷伸展呈条带状,如兰州市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类型分布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3)特点①无明确的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2)社会因素导致住宅区的分化(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四、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等的关系城市等级城市规模职能级别职能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相互距离高大高多大少远低小低少小多近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1)等级高的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等级低的城市,数目多,相距较近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城市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河流、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宗教、经济基础等4.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城市的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城市的发展,有的城市等级会逐渐升高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微点1 乡村的分布、形态、规模和建筑等受当地水源、气候、地形及建筑材料等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某种适应和利用微点2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居民点、道路、各种农业用地组成乡村土地利用以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生产用地及住宅用地为主,功能分区也较为简单微点3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类型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微点4 商业区≠城市中心地区商业区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微点5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为最主要的因素微点6 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是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分布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微点7 城市等级高低的判断(1)根据图例判断一般情况下,图例中表示城市的圆圈越大,等级越高2)根据城市职能判断一般情况下,职能种类越多、级别越高的城市,其等级越高例如,首都>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乡镇3)根据城市的数量多少判断城市数量越少,等级越高;反之,等级越低4)根据其他特征判断在同一区域内,位于交通干线交会处的城市,其等级一般高于交通不便的城市微点8 关于城市服务范围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2)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及其经济腹地(周围的大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3)同一级别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来说,人口稀疏地区的城镇服务范围更大 聚落的外部形态(2017高考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1~2题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2.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A 2.C城镇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平原地形、城镇中心吸引力城镇用地限制或河流、山脉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受交通线、河流或地形(山谷)限制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镇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各片互不连属城镇沿主要交通线、河流或谷地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镇扩大规模,有利于城镇环境保护,城镇更贴近自然城镇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镇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城市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等重庆、浦东新区等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城”,下图示意重庆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据图回答1~3题1.影响重庆市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水源 D.交通2.重庆市渝中(两江的交汇处,图中黑色区域)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 )A.上班 B.回家C.购物 D.探亲3.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这是因为该组团( )①配套设施完善 ②对外交通便利③远离中部组团 ④职住基本平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第1题,重庆市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是著名的“山城”,城镇功能区分散在山谷中,聚落形态是组团式,因此影响重庆市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A正确气候、水源、交通不是重庆市城镇功能区分散的主要因素,故B、C、D错第2题,重庆市的城市空间形态是组团式,大部分居民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并不在同一组团内,回家跨组团出行占跨组团出行总量一半以上重庆市渝中区位于市中心,是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因此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回家,故B正确、A错误探亲、购物出行占比重小,不是首要目的,故C、D错误第3题,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配套设施完善,①对对外交通便利与出行主要在组团内部无关,②错。
远离中部组团,导致内部出行比重大,③对职住基本平衡,减少了跨组团出行,④对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1.A 2.B 3.D 城市功能区及形成(2018高考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 )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A 2.D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住宅区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工业区集聚成片向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2.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因素(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①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②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交通通达度越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2)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3.城市功能区的布局(1)工业区的布局原则①与城市整体工业特点规模小,无污染用地规模大,轻度污染严重污染,大型企业布局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城市边缘或近郊区远离城市的郊区②与住宅区:要有便利的交通;要设置卫生防护带③与风向盛行风季风最小风频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④与河流:布局于城市河流下游2)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原则一般布局原则具体要求或污染类型举例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垃圾污染、大气污染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水污染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地区噪声污染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布局在河流上游要求水源清洁自来水厂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需要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开发区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要求客流量大商贸中心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用地多,交通方便仓库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市场奶牛场、蛋鸡场(2020泰州期末)读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分布模式简图,回答1~2题。
1.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历史因素C.行政因素 D.地租因素2.关于图中①⑥功能区类型及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工业区,土地价格高 B.⑥为工业区,高层建筑多C.①为商业区,商贸繁荣 D.⑥为商业区,交通便捷解析:第1题,该城市的功能区大致呈同心圆模式,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租水平的高低;该城市是在港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历史因素、行政因素影响小;在小区域范围内各功能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小第2题,①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应该为商业区,商贸繁荣⑥功能区位于城市外围,交通干线两侧,交通通达度较高,邻近仓储区,应为工业区,高层建筑少答案:1.D 2.C(2020河南名校联考)上海市某区原大菜市场建设于1991年,蔬菜年交易量约40万吨,肉类产品年交易量在100万吨以上,以批零同售、价格优惠著称2013年3月1日,该大菜市场关闭,原商户大都分散到该大菜市场周边的7个标准化菜市场下图为原大菜市场及周边地区简图,图中数据为各标准化菜市场与附近小区的距离(单位:米)读图回答3~5题3.图示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C.工业用地 D.绿化用地4.原大菜市场关闭的原因最可能是( )A.经营不善,亏损较严重B.基础设施简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