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oc
8页大学生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韩会君 1, 段清婷 2(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500;2.东莞市麻涌中学,广东 东莞 523130)摘要:以广州地区 5 所高校 1—4 年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大学生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育参与程度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得分较高,而间接性的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的关联度不大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UndergraduatesHUI Jun-han1, QING Ting-duan2(1.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zhou 510500, China;2. Dongguan Machong Middle School Dongguan, Dongguan 52313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exercis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happiness through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studying in 5 different universities in Guangzhou are selected as the investigated subject.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students who often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s get high grades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emo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However, there is low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rect physical participation and happiness. Based on the above, the suggestions also are given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sports participation; subjective well-being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它却是人类不断追寻的生活理想和生活目标。
从人类思想史来看,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的思考和追逐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党和政府更加关注国民的幸福问题,并且成为了一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学时期是十分重要和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将得以迅速的发展并逐渐成熟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行为的特点同时围绕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健康观念的树立、体育意识的提升、自我运用能力的培养、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主观幸福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以立意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自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白云学院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范围涉及综合性院校和体育院校、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民办和公办高校大学生,以年级、学科性质、性别分层取样,向 5 所高校大学生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问卷 985 份,有效问卷 956 份,有效回收率 97%, 1.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
其中问卷的效度主要由 11 位专家对问卷进行评判结果是:2 人认为该问卷完全达到调查目的的需要;9 人认为能够达到调查目的的需要采用重测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两次测试相关系数 r=0.819(p﹤0.01) ,说明调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 结果与分析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众说纷纭,有的学者将主观幸福感界定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也有的学者主张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平衡的结果,个体较少体验负性情感,较多体验正性情感就是幸福目前,大多数研究者比较认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家狄纳(Diener)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即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2.1 广州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从主观幸福感整体来看,被调查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平均数为3.74±1.13,接近 4,根据生活满意度从不满意到满意 1-7 的计分点强弱变化,说明大学生整体生活满意度介于满意与不满意之间,稍有偏向不满意的趋势;积极情感的平均数为 4.42±1.04,消极情感的平均数为 2.76±0.87,根据情感量表从根本没有体验到到所有时间体验到 1—7 的计分点强弱变化,说明大学生整体有一半时间体验到积极情感,不到一半时间体验到消极情感(见表 1) 。
表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人数 均值 标准差生活满意度 956 3.74 1.13积极情感 956 4.42 1.04消极情感 956 2.76 0.87从各指标得分情况看,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十分满意的占 1.2%,比较满意的占 3.8%,基本满意的占 21.2%,介于满意与不满意之间的占 31.4%,基本不满意的占 29.7%,比较不满意的占 10.2%,十分不满意的占 2.4%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4 分以上者占 57.6%,4 分以下者分别占 42.3%,说明近五成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积极情感方面,所有时间体验到积极情感的占 2.1%,超过一半时间体验到积极情感的占 46.1,一半时间体验到积极情感的占 35.9%,不到一半时间体验到积极情感的占 14.3%,根本没有时间体验到积极情感的占 0.5%,即在 4 分以上者占 82.1%,4 分以下者占 17.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多半时间都能体验到积极情感(82.1%) ;不到一半的仅占 17.9%同理,在消极情感方面,在 4 分以上者占 23.1%,4 分以下者占 76.7%,说明少数大学生多半时间体验到消极情感(23.1%) ,大部分大学生不到一半时间体验消极情感的占 76.7%。
这表明,在整体情感上,大部分大学生的情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衡量主观幸福感强弱的指标(生活满意度和情感)的结果显示,均衡两个指标,生活满意度在中等以上水平的大学生占 57.6%,一半以上时间体验到积极情感的大学生占 82.1%,不到一半时间体验到消极情感的大学生占 76.7%因此,通过综合分析(表 3-3) ,广州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71.8%) 2.2 广州地区大学生体育参与的现状与分析2.2.1 体育锻炼在大学生余暇生活谱系中的位置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大学生余暇生活情况由大至小排名,依次是上网、看电视电影、阅读和学习、听音乐、体育锻炼、逛街或购物、与朋友聚会、社交活动、观赏比赛、度假和旅游等其中,体育锻炼排名第五,占大学生余暇生活的 10.8%可见,体育锻炼已成为大学生余暇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所占比重较小,涉及的面还不够广泛2.2.2 广州地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分析本研究将体育参与的的四个选项:经常、有时、偶尔、从不分别赋值为3、2、1、0统计分析表明,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观看体育节目或比赛的平均数为 2.05±0.85,说明广州地区大学生一般是有时通过各种媒介观看体育节目或比赛;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的平均数为 1.03±0.89,说明广州地区大学生很少通过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直接参加体育锻炼的平均数为 2.06±0.87,可见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与休闲的时间在其闲暇生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2.3 广州地区大学生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2.3.1 体育参与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为研究广州地区大学生体育参与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体育参与程度各指标和衡量大学生体育锻炼等级标准的身体运动量(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时间和体育锻炼频率)的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进行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表 2 大学生体育参与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检验主观幸福感指标生活满意度 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观看体育节目或比赛 0.047 0.021 -0.03现场观看体育比赛 0.023 0.0141 -0.096﹡直接参加体育锻炼 0.125﹡ 0.314﹡﹡ -0.188﹡﹡身体运动量 0.121 0.329﹡﹡ -0.108注:﹡P<0.05, ﹡﹡P<0.01从表 2 可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观看体育节目或比赛的大学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的大学生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 0.096,相关度不高这表明通过间接参与体育的大学生与主观幸福感各指标的相关度不高,仅现场观赏体育比赛的大学生与消极情感呈负相关,说明现场观看体育比赛较少体验到消极情感。
但直接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都存在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是 0.125、0.314、-0.188其中与生活满意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 ;与积极情感指数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 ,且相关度最高;与消极情感指数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 身体运动量与积极情感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p<0.01) ,其相关系数为 0.329由此可见,直接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度高于间接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度,体育锻炼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但相关系数都不高2.3.2 体育参与程度对广州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2.3.2.1 体育参与情况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表 3 过去一年内广州地区大学生是否参加体育活动情况是否参加体育活动是 否人数(n=956) 929 27百分比(%) 97.2 2.8表 3 表明,广州地区大学生在过去一年内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总人数的97.2%,说明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育成为闲暇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为进一步考察体育锻炼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剔除在一年中未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27 人) ,对有参与的人群(929 人)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见表 4。
表 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是否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差异分析是否自觉参加体育锻炼(n=929)主观幸福感指标是(n=667) 否(n=262)差值 t生活满意度(M+SD) 3.80±1.116 3.61±1.170 2.180﹡积极情感(M+SD) 4.49±1.024 4.28±1.082 2.697﹡﹡消极情感(M+SD) 2.74±0.857 2.82±0.945 -1.279注:﹡P<0.05, ﹡﹡P<0.01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程度和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积极情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消极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