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藏高原植物.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97937563
  • 上传时间:2022-09-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植物种类和地理成分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据粗略估计高等可达 10,000 种左右,如果把 喜马拉雅山南翼地区除外也有约 8,000 种之多但 是高原内部的生态条件差异悬殊,植 物种类数量的区域变化也十分显著如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自山麓河谷至高山顶部具有 从山地亚热带至高山寒冻风化带的各种类型的植被,是世界上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 高等植 物种类在 5,000 种以上而在高原腹地,具有大陆性寒旱化的高原气候,植物种 类急剧减少,如羌塘高原具有的高等种子植物不及 400 种,再伸进到高 原西北的昆仑山区, 生态条件更加严酷,所采到的植物种类也只有百余种 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虽然海拔高 度低至 3,000 米上下,但气候极端干旱, 盆地内种子植物约 300 种,加上周围山地,种 类可在 400 种以上,至于新疆 和西藏交界的阿克赛钦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则出现大面 积裸露的无植被 地段,所能找到的植物种类就更少了可见,整个高原地区植物种类的数 量 是东南多、西北少,呈现出明显递减的变化趋势按照植物种类的地理成分,青藏高原各地也有显著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南缘,东喜马 拉雅南翼的低海拔地区属古热带植物区,热带地理成分占优 势,种属数虽较多,每属内所 含的种数却较少,说明这里处在古热带植物区的北部边缘,属热带亚洲成分,起源大都比较 古老。

      如三尖杉科的印度三尖 杉,买麻藤科的买麻藤金缕梅科的阿丁枫、龙脑香科的羯布 罗香等高原东 南部属森林植物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含有数量众多的木本植 物,组成各种类型的森林,如壳斗科、茶科和樟科的一些常绿树种,高山栎类植物以及针叶 林中的代表树种,如高山松、乔松,多种冷杉和云杉等,杜鹃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也就在这里在高原内部则以青藏高原成分占支配地位,它有着年轻的、独立发展的历史,有许多种、 属是在高原强烈隆升过程中逐渐适应于寒冷干旱的生态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植物如 小蒿草、紫花针茅、固沙草、西藏蒿、垫 状驼绒藜等高原的西北部和柴达木盆地等干旱 区域则以亚洲中部荒漠成分 为主,如驼绒藜、膜果麻黄、合头草、蒿叶猪毛菜、沙生针茅 等典型的温 带和高山成分如金露梅、羊茅、珠芽蓼等在高原上分布比较广泛,常为高山 灌丛和按照植物种类的地理成分,青藏高原各地也有显著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南缘,东喜马 拉雅南翼的低海拔地区属古热带植物区,热带地理成分占优 势,种属数虽较多,每属内所 含的种数却较少,说明这里处在古热带植物区的北部边缘,属热带亚洲成分,起源大都比较 古老如三尖杉科的印度三尖 杉,买麻藤科的买麻藤金缕梅科的阿丁枫、龙脑香科的羯布 罗香等。

      高原东 南部属森林植物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含有数量众多的木本植 物,组成各种类型的森林,如壳斗科、茶科和樟科的一些常绿树种,高山栎类植物以及针叶 林中的代表树种,如高山松、乔松,多种冷杉和云杉等,杜鹃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也就在这里在高原内部则以青藏高原成分占支配地位,它有着年轻的、独立发展的历史,有许多种、 属是在高原强烈隆升过程中逐渐适应于寒冷干旱的生态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植物如 小蒿草、紫花针茅、固沙草、西藏蒿、垫 状驼绒藜等高原的西北部和柴达木盆地等干旱 区域则以亚洲中部荒漠成分 为主,如驼绒藜、膜果麻黄、合头草、蒿叶猪毛菜、沙生针茅 等典型的温 带和高山成分如金露梅、羊茅、珠芽蓼等在高原上分布比较广泛,常为高山 灌丛和的组成成分因此,在植物区系上整个青藏高原区除其南缘可划归古热带植物区外, 绝大部分都属 于泛北极植物区其东南部属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北 部的柴达木盆地属亚洲荒漠 植物亚区的范围,而高原内部腹地则是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二、郁郁苍苍的森林通常在人们的想象中,青藏高原是与森林无缘的其实不然,在高原的 南缘和东南部, 即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和横断山脉地区,深受南来夏季风的惠泽,气候湿润、 降水较多,广泛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是我 国的重要森林区之一,有些还保存着较完好的原 始天然森林。

      而在高原的北 部边缘,如祁连山东段和昆仑山西段北翼山地也有少量森林零 星分布,具有 干旱荒漠区边缘“湿岛”的特征一)阔叶林由阔叶树种构成的森林在青藏高原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有广泛的分布,它们的类型较 多,且与生态地理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热带常绿雨林和半常绿雨林分布在东喜马拉雅南翼海拔 1,000—1,100 米以下,乔木 高大,森林茂密,通常高达 30—40 米主要树种都是热带成分, 由龙脑香科、桑科、四 数木科等多种树木组成常绿雨林;由千里榄仁、阿丁 枫等组成半常绿雨林这些热带森林 组成种类复杂,林内层次不明显许多 树木树皮光滑,呈灰白色或灰棕色,格外显目有 些树木具有凸出地面的板 根,有的树木如马胆果,巨大的果实直接生长在树干和粗枝上, 就是“老茎 生花”现象林内大型藤本和附生植物很多,主要由天南星科、棕榈科、兰科 和胡椒科植物以及喜阴湿的热带蕨类和苔藓所组成,其中有叶大若扇的麒麟叶,花冠红艳的芒毛苦苣苔和香郁喜人的兰花等 常绿阔叶林在喜马拉 雅山脉中、东段南翼山地和察隅地区分布较广它由壳斗科的栲、青冈、石栎等属及茶科、 樟科、木兰科等常绿乔木组成,具有浑圆的波浪形林冠,森林郁闭度大,高20—30 米,层 次较多,附生及攀缘 植物也不少。

      有的林地非常潮湿,林内地面石块或树干上长满苔藓, 具有“雾 林”或“苔藓林”的特征硬叶常绿阔叶林系由壳斗科的硬叶栎类树种组成的森 林,如高山栎、川滇高山栎、黄背栎等和上述常绿阔叶林树种不同,硬叶栎类具有旱生生 态 适应特征,如叶子常绿、革质坚硬,中型叶偏小,叶缘多具尖刺或锐齿,叶面光滑,叶 背大多密布黄色或灰色短绒毛树干多弯曲、木材坚硬,树皮厚 具粗纹,分枝多且密集等 通常树高 15—25 米,层次结构较简单这类森林 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季相,树冠枝条上常 飘挂着浅黄色的树松萝落叶阔叶林适于气候寒冷的生态条件,多为冬季落叶的阳性树种所 组成,如桦木、桤木和杨树等糙皮桦林多见于森林上部;桤木中的旱冬瓜是 适应幅度广 的速生树种,常在海拔较低处组成次生林;山杨、白桦混交林则 系针叶林破坏后自然更新 起来的次生林类型,主要分布在高原东南部森林 区此外,在青海东部山地阴坡也有小片 辽东栎林分布上述这些阔叶林类型对温度、水分条件的要求有一定规律,随着由暖热 湿润向寒冷湿 润或寒旱的变化,大体上出现自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硬叶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的 更迭森林组成种类由多至寡,森林结构自繁及 简,层次减少,高度变矮。

      二)针叶林针叶林是青藏高原上分布最广的森林类型,其中常绿针叶林有松林、铁 杉林、云杉林、 冷杉林、圆柏林、柏木林等;落叶针叶林有落叶松林针叶 林的乔木通常高大、挺直,单 位面积蓄积量高,能提供经济用材和大量林副 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高原上的针 叶林多分布于江河上游山区,在 保持水土、改善环境方面有明显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松林主要由云南松、高山松、乔松和长叶松组成,前两种分布在察隅和 横断山区,后 两种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南翼它们是适应性较强的耐旱抗瘠的 阳性树种,通常生长迅速、 更新良好,抗火性强,多在阳坡和半阳坡构成层 次少、透光好、林相整齐的森林以察隅 地区生长的云南松林为例,130 龄 的林分,平均高接近 50 米,每公顷蓄积量达 1,000 平 方米,超过东北小兴 安岭地区优越条件下生长的红松林喜阴湿的铁杉林主要分布在高原南缘潮湿地区的山坡上铁杉苍劲挺 拔,高可达 30 —40 米,那平展低垂的枝桠把它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铁杉林内比较阴湿,下层乔灌木和 草本较多,树干上多长满苔 藓,好象裹上一层厚软的绿毡由云杉和冷杉组成的森林通称为暗针叶林,在高原东南部山地分布很 广冷杉性喜湿 冷,乔木层高 20—30 米,林内乔灌木较多,地表苔藓层较发 达,树枝上常悬挂着黄绿色 的长松萝,点缀着墨绿色的林冠。

      云杉林通常分布的海拔高度低于冷杉林,在湿润区域则可生长在阳坡上由于它较耐寒 旱,在横断山区内部分水岭两侧地段常占优势并组成森林 上限和森林区西北缘的林地,常 见的有林芝云杉林和川西云杉林在青藏高 原北缘东祁连山生长有青海云杉林;至叶城以 西的西昆仑山,在较湿润的峡谷阴坡上则有零星的雪岭云杉林 成斑状分布柏木林分布局限,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境内以巨柏为建群种,适沙耐旱,别具一格 在大渡河上游金川、马尔康一带则由岷江柏木为主,多生长 在窄谷的陡坡上圆柏林多见 于横断山区森林带上部阳坡,以大果圆柏为主, 是比较典型的耐旱、耐瘠又耐寒的林型, 多为高 10 米左右的疏林、结构比较 简单高原东部及东北部则以祁连圆柏林为主落叶针叶林以大果红杉和西藏落叶松为主,前者分布在横断山区,后者以西藏东南缘山 地为主,比较耐寒,耐瘠薄,对土壤条件不苛求,分布海拔 较高,有的还构成森林上限或 顽强生长在冰碛物上三、千差万别的各类灌丛 灌丛的生态适应幅度较森林广青藏高原各地都有灌丛出现,它们所占 面积不大,但 类型众多既有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常绿革叶灌丛和常绿针叶 灌丛,也有散布高原各地的 不同类型的落叶阔叶灌丛,干旱谷地中的浆质刺 灌丛和荒漠地区的盐生灌丛。

      每年 4—6 月间在高原东南部的高山上可以见到盛开着红、紫、白和黄等 各色花朵的 杜鹃灌丛,组成山花烂漫的世界它们的种类和生态特性因地而 异紧接着森林带上部的 山地阴坡有以钟花杜鹃为代表的高大的无鳞杜鹃类灌丛,它们的枝叶较大,绽放着粉色、白 色的杜鹃花在冬春积雪的生态作 用下,它们先顺坡下延生长,然后向上直立达 2—4 米, 组成郁闭而难通行的 灌丛,其下多覆盖着 3—5 厘米厚的苔藓,显得十分潮湿在开阔的 高山上,杜鹃灌丛多 由植株矮化、枝叶细小的有鳞杜鹃类组成,高度为 0.8—0.2 米不 等在横 断山区杜鹃种类甚多,通常认为这里是杜鹃属的故乡,向西与东喜马拉雅相 联, 这一地区含有杜鹃属的大部分种类,其最原始的类群也分布在这里由 这里向高原内部, 杜鹃灌丛的种类减少,景色也较单调,北边可达东祁连山, 西边可至冈底斯山东段和杜鹃灌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圆柏灌丛,它们耐干瘠,分布在这一地区 阳坡,常形成 直径 1—1.5 米左右的暗绿色圆盘状匍匐在坡面上,当地有的 称为“爬松”这类常绿针 叶灌丛较耐寒旱,分布范围比杜鹃灌丛更伸入高 山腹地,而具有高原特色落叶阔叶灌丛 中以金露梅灌丛分布范围最广,不仅见于从东祁连山至喜马拉 雅山的湿润、半湿润的高山 上,而且在半干旱的高原腹地也有分布。

      它们开 放着黄色的花朵给那里单调的景观带来暖 春的色彩这类灌丛可分布到海拔5,500—5,600 米,是分布海拔最高的灌丛了然而,它们却是灌丛中的侏儒,高仅 3 —5 厘米 在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山坡、洪积扇或沿江沙地上普遍生长着西藏狼牙刺灌 丛它一般高 50—100 厘米,生态幅度广、适应性强,是山地灌丛草原的建群种,每年 5 月 间开放着蓝紫色的蝶形花,给春末较干旱的季相增添 了色彩由于这里燃料缺乏,这类灌 丛已成为樵采薪柴的主要对象,使水土 流失日趋严重 由各种锦鸡儿组成的高山落叶阔叶灌丛在灌丛植被的家族中也占有较显 著的地位在藏南 高原及阿里地区的山麓洪冲积扇及山坡上可以见到由变色 锦鸡儿为主组成的灌丛,它们生 长低矮,形成直径 1—2 米的圆盘状展伏在平 缓的高原面或山坡上构成独特的景观而在 湿润半湿润的高山上,鬼箭锦鸡 儿灌丛分布较普遍,在春末夏初它展放着粉红色花朵格外 惹人注目,往往使 人们忘记了它那满布密刺令人生畏的株体在森林区内,与湿润高山上杜鹃灌丛显著不同的是深切谷底两侧山坡上生长的干旱河谷 灌丛,它们大多由具刺的耐旱灌丛组成,如海拔较低处有霸 王鞭和仙人掌等浆质刺灌丛; 海拔稍高谷地中则有羊蹄甲、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