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学考研专业列表及导师简介.doc
94页哲学 本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是我校“211”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多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6人本学科学术梯队完整,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条件良好,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并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本学科在专业教育上,注重系统的专业素质、学术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以培养具有较高哲学素养、理性精神、能够独立从事哲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及其相关管理和教学等工作的人才为目标 指导教师:陈新汉教授、王天恩教授、宁莉娜教授、欧阳光明教授、徐琴教授及多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 01. 价值哲学 02. 生态哲学 03. 科学哲学 04. 技术哲学 05.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06. 科技与社会 07. 中国哲学传统与当代中国 08. 外国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 09. 宗教哲学 10. 逻辑思想比较与逻辑哲学 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44哲学综合 4. 869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或870中国哲学史或871西方哲学史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或中国哲学史或西方哲学史或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复试科目)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得重合。
理论经济学 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宽阔视野、创新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社会经济工作适应性强,并具有独立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师资队伍素质高,结构合理,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批省部级和上海市的科研项目,具备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研究与应用基础自2004年以来,本学科已培养近100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政策研究和公司管理,为国家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指导教师: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暂不招生,招生信息请见社会科学学院; 西方经济学:韩太祥、金俐、詹宇波、王学斌副教授等; 世界经济:沈瑶、董银果、董有德教授,何树全副教授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聂永有、乌力吉图副教授等; 研究方向: 1. ()政治经济学 2. ()西方经济学 3. ()世界经济 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招生人数:5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3数学三 4. 868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5.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复试科目)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复试科目)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复试科目) 备 注: 本学科不招收同等学力人员。
政治经济学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指导,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展开深入的研究,致力于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运行和未来发展进行应用研究1)借鉴和吸收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新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通过方法论上的创新,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体系做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3)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实践活动,包括立足于中国人口众多的现实、致力于解决城乡差距、拓展新型工业化路径、在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条件下促进我国现代化的进 程及收入分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对策性研究 指导教师:刘铮教授、徐鼎亚教授、翁志勇副教授、艾慧副教授等 研究方向: 01.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02.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社会转型 03.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3数学三 4. 87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 现代经济学(复试科目) 备 注: 参考书可由上海大学出版社联系邮购。
应用经济学 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宽阔视野、创新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社会经济工作适应性强,并具有独立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师资队伍素质高,结构合理,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一批省部级和上海市的科研项目,具备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研究与应用基础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已培养1000多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政策研究和公司管理,为国家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1(经济学院) 部分指导教师:陈秋玲、祝影、何丰副教授等 区域经济学2(悉尼工商学院) 部分指导教师:吕康娟、帅萍、计志英副教授等 金融学1(经济学院) 部分指导教师:陈信华、应益荣、王国松、殷凤教授,桂詠评、李双、黄学庭、李敏、祝波、王瑞兰、杨奇志、王时芬、赵贞玉副教授等 金融学2(悉尼工商学院) 部分指导教师:周海敏研究员、徐思新高级经济师、孙敏杰高级管理人员;李文宏、方慧副教授等;张伏波、吴军博士等; 产业经济学(经济学院) 部分指导教师:唐豪、李骏阳、史东辉教授,巫景飞、张赞副教授等 国际贸易学1(经济学院) 部分指导教师:沈瑶、王建华、董银果教授,董勤、程铭、张华、马丽娟、孙赫副教授等 国际贸易学2(悉尼工商学院) 部分指导教师:马锦华、任剑婷、计志英副教授等 劳动经济学(经济学院) 部分指导教师:董有德、刘铮教授等 公共外交与中国的国际战略 招生人数:65(经济学院)+ 5(悉尼工商学院)+1(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3数学三 4. 868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5. 经济学院复试科目: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概论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统计与数量分析:应用统计学 6. 悉尼工商学院复试科目: 专业综合知识(含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经济学) 备 注: 本学科不招收同等学力人员。
统计学 本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依托数学、应用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一级博士点,包含了数理统计、经济统计以及抽样技术等三大专业方向,针对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线性统计模型、统计决策和统计推断等理论和应用领域的研究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学术气氛活跃近年来在大型抽样技术、先进优化方法、数据挖掘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并以此为手段开展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与设计、风险的统计度量与管理、工业优化控制系统、生物活性统计与蛋白质分类、大规模网络环境下数据处理、多种社会问题的定量化等应用研究形成了具有多专业、多领域交叉渗透的学科特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概率、统计、经济、金融等现代统计学研究的各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三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能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地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所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统计研究和教学工作我们热忱欢迎理工科、经济、金融、生物、统计等有关专业的考生报考。
指导教师:殷凤教授、应益荣教授、倪中新副教授、叶明确副教授、李武副教授、何树全副教授、黄学庭副教授等 研究方向: 01. 国民经济核算 02.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3数学三 4. 868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5.应用统计学(复试科目) 备 注: 本学科不招收同等学力人员 法学 本专业现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调解与仲裁、知识产权等11个专业法学理论侧重于当代中国法学理论、西方法学理论、比较法学和法律社会学;法律史以中国法律史学、外国法律史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对世界上不同的法系、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法律制度、法律意识形态、法律组织等进行研究,揭示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主要研究中国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比较宪法学、比较行政法学等;刑法学涵括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犯罪学、经济犯罪研究、犯罪心理学等研究领域;民商法学侧重于民商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公司法与证券法、破产法与保险法等方面的研究;诉讼法学以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诉讼证据理论、司法理念与司法现代化问题等为研究重心;经济法学主要研究金融法、财税法、公平交易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要研究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国际环境法等方面内容;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海事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
调解与仲裁主要研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仲裁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中西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等;知识产权主要以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网络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务管理等为教学研究的内容 法学专业旨在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实的法学基础、掌握法学方法与技能、能够胜任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型外资企业等工作需要的高层次法学专门人才 法学专业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恢复招生的专业之一,经过30余年的建设,已经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法学学科带头人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沈四宝教授法学专业教师先后承接了一大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等多项社科优秀成果奖励 指导教师:沈四宝、李清伟等34名教授和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 01. 法学理论 02. 法律史 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4. 刑法学 05. 民商法学 06. 诉讼法学 07. 经济法学 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9. 国际法学 10. 调解与仲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