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小学期,升级不容易.pdf
1页文化文化 12122017年 7月 27日 星期四炎炎 7 月, 正值暑期, 很多高校学 生早就安排好各种出行, 可对于中国人 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大三学生段经琨来 说, 每天早上, 仍要在闹钟的催促下准 时起床, 洗漱完毕后直奔明德主楼教室 ——在这里, 他要修习美国夏威夷大学 教授刘长江的课程 《中国音乐、 美学与 全球化》 “君问归期未有期, 我们还有小学 期 ” 暑假期间, 国内有不少学生像段经 琨一样, 留在学校继续学习在完成春 季学期课程后, 他们还要度过第三个学 期——夏季小学期 2004年 6月, 北京大学率先推出小 学期, 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等一批 高校陆续开办小学期小学期现状如 何?学生和老师如何看待?开 设 目 的 是 提 升 国际化教学水平、 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不少高校将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作 为小学期的开设目标及教学理念之一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 开设小学期是为 了加强国际交流, 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 平,“国际化不是一件小事, 学校现在培养 的学生, 以后会在更加国际化的环境中工 作, 到时会有更多国际上的交流、 竞争, 他 们将面对这些挑战。
” 为此, 众多高校在暑 假期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 业界人士前 来讲学, 课程时长从一周到六周不等据 了解, 从2009年到2016年, 中国人民大学 共聘请 645名国际一流大学教师来校教 授小学期课程对外经贸大学今年开设 的国际小学期, 97 位外籍教师中教授、 副教授的比例达到9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是不少高校 小学期的培养目标今年, 扬州大学机 械专业的郑宇泽和同学们去了江苏高 邮郭集小学支教, 带领小学生参与保护 京杭大运河, 制作科技模型, 举办趣味运动会外出实践特别锻炼动手能力 和沟通能力 ” 郑宇泽说而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教师武黎嵩则带领学生团队 奔赴湖北、 山西等地实地参观历史文化 古迹并撰写调研报告历史学包括考 古学, 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 武黎嵩说, “学生有必要通过这种 ‘游学’ 的形式, 培养实地考察的经验, 从而形成感性认 识, 扩展学术研究的理解维度 ” 名师大家进课堂、 举办学科竞赛夏 令营、 安排专业实习……众多高校根据 校情推出特色小学期方案南开大学 曾开设 “宇宙掠影”“国际商务礼仪” 等 实践类选修课; 山东大学小学期先后举 行以 “齐鲁文化”“孔子学说与文化中 国” 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与 个 人 暑 期 规 划 冲突、 课程分散且效率 低等吐槽多但并非所有学生对小学期都点头 称赞厦门大学大四学生龚彬丹抱怨: “平时上课是天经地义, 暑假上课是额 外任务 ” 国内高校小学期基本安排在 春季学期结束后的 1 个月, 即 6 月底至 8 月初, 课程安排与个人暑期规划的冲 突不可避免我本来计划好暑假回家 学车考驾照, 但现在因为小学期, 只能 往后推 ” 龚彬丹说 有些高校在小学期设置必修课, 很 多同学将小学期视作 “修学分、 冲绩点” 的机会身边大多数同学都是随便选 一门课, 越水越好, 关键是要挣到学 分” ,南京大学大一学生匡宇飞说在这样 “随便” 选修的课程上, 刷、 看 闲书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课程的后期 上课人数甚至不足 2/3 小学期期间, 一些高校课程安排分 散, 每周只上一至两节课, 持续 4 周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讲师苏明明有 些无奈:“小学期课程安排不紧凑, 每周 都要往学校跑一趟, 老师跟着受累, 学 生也不满意 ” 更多学生家长希望小学 期期间, 学校能给学生安排更多的实习 机会, 业界或校友联合培养, 更充分地 利用时间和各类资源 对此,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 学校 给学生的课程选择空间本来就小, 不少 课程缺乏吸引力, 导致学生对课程采取 应付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 推行小学 期,“形式上的教学创新是有了, 但实质 性的教学突破依旧缺乏而且, 由于学 校开课自主权受限、 教师在教学方面投 入精力不足 ” 另外, 邀请国际教师参与教学的效 果值得探讨厦门大学大二年级的段宇 霆表示:“邀请外教看上去 ‘高大上’ , 但 课程时间短, 感觉刚入门就结束了 ” 而 厦门大学学生家长冯女士认为:“我宁愿 送孩子去专业的培训机构提升语言能 力 ” 费时但效率低, 是采访中多数学生 反映的问题小学期在实现提升高校办 学国际化水平的路上, 仍然任重道远期 待 创 新 开 课 形 式和内容、 解决课程互 认和学分转化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认为, 高校开设小学期, 要视具体情 况而定, 多倾听学生的声音 对于小学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其定位应该是 “主题 学习、 专题学习” , 改变传统的课程式教 学, 创新开课形式和内容, 从而区别于 普通学期的教学模式 “要想实现小学期的真正价值, 高 校应该做大胆的尝试, 如加设实验、 研 讨、 田野调查等多样化的方式特别是 对工科同学来说, 实习经历比较重要, 可以把一些类似于 ‘金工’‘机械原理课 程设计’‘汽车构造拆装’ 等动手实践课 程的实习, 安排在夏季小学期里完成。
” 储朝晖说学校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 的需求, 加强校企合作、 校校合作、 校县 合作, 完善小学期课程体系 熊丙奇则说:“高校管理者要切实 解决课程互认和学分转化问题, 方便学 生的自由流动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置小学期课程, 高校间资质和学术质量的对等确认、 课 程成绩的转换、 学校认可学分数的限度 等, 都将成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 学校后勤集团也要积极配合小学 期的开展,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上没有后 顾之忧, 才能专心完成学业 未来, 小学期该如何升级, 以适应 我国高校发展规律?对此, 储朝晖建 议, 在短期教师聘用上, 学校应建立相 关评价用人机制; 在课程设置上要放得 开, 提高课程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避免 把小学期和选拔人才等目的联系起来; 课程设置要根据排课和内容性质决定, 任课教师应该服从于学生学习过程, 而 不是靠课时长短将学生拖在学校; 在时 间安排上, 要与授课老师协调好, 争取 保证教学的连贯性 小学期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 关键 是做好制度设计, 学校要明确自己的育 人理念, 并配套完整、 系统的课程教学 和教育服务体系开什么课程、 怎样 开, 最好是由学校教授委员会、 学术委 员会论证、 审议, 设计出系统化的学期 制改革方案。
” 熊丙奇表示2004年起国内多校陆续在暑期开设创新课程, 点赞与吐槽并存 高校小学期, 升级不容易成炘儒李攀史一棋“君问归期未有期, 我们还有小学期 ” 暑假期间, 一些学生 “留守” 高 校, 完成第三个学期——夏季小学期的学习从 2004年北京大学率先推行 小学期制度开始, 已有不少国内高校陆续开设相关课程迥异的课程内容 背后, 是良好的初衷与目标, 却也面临相似的问题: 费心邀请国外教师, 授 课效果却不理想; 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却被吐槽 “课程分散效率低” …… 小学期如何才能适应我国高校情况, 更好更稳地走下去? ——编者本报北京 7月 26日电 (郑海鸥、 姚 祎婷) 近日, 文化部印发 《文化部关于规 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 知》 (简称 《通知》 ) , 进一步加强对营业 性演出票务市场的监管, 保护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 《通知》 规定, 演出举办单位除自行 经营演出票务外, 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 演出票务经营单位经营本单位营业性 演出门票《通知》 将利用信息网络从事 营业性演出票务经营活动的互联网平 台企业纳入管理视线, 要求互联网平台 企业核验在其平台上从事营业性演出 票务经营活动的票务经营单位资质及相关营业性演出的批准文件, 不得为机 构和个人倒卖门票、 买卖演出工作票或 者赠票提供服务。
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 《通 知》 要求演出举办单位、 演出票务经营 单位按规定明码标价, 不得在标价之外 加价销售, 不得捂票囤票炒票, 不得对 演出内容和票务销售情况进行虚假宣 传; 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 票数量, 不得低于公安部门核准观众数 量的 70%《通知》 还鼓励各地探索对重 点营业性演出门票销售实行实名制管 理, 支持行业协会发出行业倡议, 共同 抵制高票价、 豪华消费等行为文化部加强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监管本报北京 7月 26日电 (记者王珏) 26 日, 中国国家博物馆 “馆藏开国元勋 文物展” 开幕, 集中展示毛泽东、 周恩 来、 朱德等开国元勋为创建人民军队、 建立新中国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展览分为 “人民军队”“军事著述” “艰苦卓绝”“人民战争” 4 个部分, 展出了馆藏的 300 余件套珍贵文物, 包括文 献、 实物、 武器、 历史照片、 美术作品、 蜡 像等, 其中近半数为首次展出的文物, 一级品达到 120件一系列珍贵史料不 仅揭示了开国元勋在革命过程的重要 决策, 也重现了他们在革命年代的生活 细节国博展出 300余件开国元勋文物本报上海 7 月 26 日电(记者曹玲 娟)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 工作委员会、 伽马数据、 国际数据公司在 26日在沪举办的 2017年 “中国国际数字 娱乐产业大会” 现场发布 《2017 年 1—6 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
报告显示, 2017 年 1—6 月, 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 5.07 亿 人, 同比增长 3.6% 同时, 2017 年上半年, 包括客户端游戏、 网页游戏、 社交游戏、 移动游戏等 在内的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 997.8 亿元, 同比增长 26.7%同期, 中 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达到 693.7 亿元, 同比增长 21.6%; 海外 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 39.9 亿美元, 同比 增长 57.7%报告指出, 中国游戏产业 整 体 发 展 规 模 壮 大 、 增 速 放 缓 、 质 量 提高上半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超 5亿本报上海 7 月 26 日电(记者姜泓 冰) 我国医学专家经过两年攻关, 在多肽 类抗寨卡病毒药物研究中获重要进展, 所设计的多肽类病毒灭活剂可有效杀灭 寨卡病毒, 阻止其感染孕鼠及其胎儿, 为 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新 思路25 日, 相关研究成果以 《基于寨 卡病毒 E蛋白的多肽类病毒灭活剂可抑 制病毒感染孕鼠及胎鼠》 为题发表 在 《自然通讯》 寨卡病毒 (ZIKV) , 是一种蚊媒传播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有包 膜、 单股正链的 RNA 病毒。
目前并无 可有效防治 ZIKV 感染的疫苗或药物, 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抗 ZIKV 的小分子药 物和抗体药物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军事 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团队合 作, 成功研发出了能够灭活 ZIKV 的多 肽候选药物 Z2实验结果显示, Z2 多 肽可较好地抑制 ZIKV的感染我国抗寨卡病毒药物研究获重要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