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
18页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12.1 12.1 本章框架本章框架结构构图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国民收入核算用支出法核算GDP用收入法核算GDP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名义GDP和实际GDP宏观经济学学科介绍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GDP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及改进GDP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绿色GDP和低碳经济12.2 12.2 重点与重点与难点点导学学 一、宏 一、宏观经济学学科介学学科介绍 1 1.什么是宏.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学?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理性经济人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微观决策按照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依靠“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个人行为就可以客观地达到良好的宏观经济目标,而且强调“人们在公平地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客观地为社会做了贡献”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给自由主义经济观敲响了警钟,经济似乎无法实现自我均衡为此,凯恩斯率先解释引致大危机的经济机制,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的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也可以本质的概括为:微观经济学就是价格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2.宏.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学的框架结构构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是:三大总量市场及其均衡;三大总量市场的变动关系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政府作为驾驭宏观经济的舵手和服务于宏观经济的保障,应如何适当运用货币政策,进行什么样的财政和货币决策整体知识脉络如下: (1)国民收入核算原理 GDP是个核心关键词,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这个基本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整个宏观经济学就是围绕它展开的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模型 所谓简单,是因为只考虑产品市场情况,且事先假定市场的一般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不变,只有国民收入一个变量这个最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实际上是宏观经济学最根本的原理:经济体总的来看,收恒等于支,收支总体保持平衡, 表示总支出, 表示总收入 (3)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模型 所谓扩展,是在简单的产品市场上,加入考虑货币市场,此时利率水平和国民收入都是内生变量。
虽然放松了利率水平不变的假设,但仍假定市场一般价格水平不变先是从产品市场均衡得到了 曲线,接着从货币市场均衡得到了 曲线,再把 曲线与 曲线结合起来,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从而得到了均衡的收入和利率水平 (4)一般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模型 最后,把劳动力市场也考虑进来就得到了一般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模型此时国民收入、利率和一般价格水平都是内生变量 曲线可以从 模型推导得到,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而 曲线根据对劳动力市场的不同假定有不同的形状古典主义者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完全出清的,名义工资和价格都可以灵活调整,实际工资保持不变,从而得到的 曲线是垂直的而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出清的,名义工资存在刚性,从而得到了向上倾斜的 曲线 决定了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总水平, 曲线或者 曲线的移动可以分析一国宏观经济遇到的各种需求或者供给冲击 (5)封闭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所谓封闭经济,是指不考虑汇率变量,而不要理解为不存在对外贸易在汇率外生的假设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分别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手段,用 模型分别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
总的结论是:财政政策效果与 曲线斜率正相关,与 曲线斜率负相关;而货币政策效果与 曲线斜率正相关,与 曲线斜率负相关 (6)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进一步放松汇率外生的假定,考虑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内外均衡所谓内部均衡就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而外部均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而这种内外均衡的目标存在协调和冲突,斯旺曲线、米德冲突、丁伯根原则和蒙代尔的“政策分派原理”都是集中论述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目标为何存在冲突以及如何化解冲突的然后,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即财政、货币政策效果 (7)失业与通货膨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各种经济政策主要被用来设计对付这两种经济现象,因此失业与通货膨胀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8)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对于宏观经济为何存在周期性的波动,经济学家做出了种种解释,其中主要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以乘数—加速数原理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前者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技术冲击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后者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于投资和收入、消费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因而是内生的。
经济增长理论着重探讨两个核心问题:一国经济为何存在长期增长趋势?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的差异又为何存在?对经济增长的两个核心问题,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首先是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接着是索洛模型,然后是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9)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与当代宏观经济学主流学派 传统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是直接假定投资、消费、收入、货币供求等总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忽视微观基础的理论先后受到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尖锐批评,于是新凯恩斯主义者积极吸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分析思路,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寻找到它的微观基础这样就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架起了一道紧密联系的桥梁 二、国内生国内生产总值 1 1.国内生.国内生产总值的含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含义含有以下几方面意思: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由于经济中会生产出各不相同的最终产品与服务,因而,在商品和服务形态上,是无法将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相加来得出GDP的。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只能把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加起来,用相应的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加以衡量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实际上就是用它们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得出来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最终产品指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分析如表12-1所示 表12-1 A、B两国的国民收入 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总值远远大于GDP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强调“所生产的”是对“市场价值”的拾遗补缺,要注意的是:把与生产无关的,既不提供物品,也不提供劳务的市场交换所带来的价值排除在GDP的计算之外例如,出售股票、债券的收益,是金融所有权转让,本质上属于收入转移 (4)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存量是某一时点存在的变量数值,而流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数值 (5)GDP是一个地域概念 GDP是一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涉及地域范围的概念 (6)GDP指标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像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产品、使用自有房屋的“租金”、警察、消防队员、官员等的服务等不经过市场的一些经济活动,则无法被计入GDP之中。
2 2.国民生.国民生产总值的含的含义及区及区别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这两个统计指标的统计原则是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土原则,而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民原则按国土原则统计,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创造的都要统计;按国民原则统计,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本国领土上都要统计 3 3..总支出支出≡≡总产出出≡≡总收入收入 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都要转化为生产要素报酬和企业利润,即转化为要素提供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所以总产出≡总收入;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所以总产出≡总支出因此,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 二、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1 1.用生.用生产法核算法核算GDPGDP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核算GDP,即GDP等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 2.用支出法核算.用支出法核算GDPGDP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公式如下: (1) 表示消费支出,包括耐用品消费支出、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和服务支出三个方面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 (2) 表示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不包括购买债券或上市公司的股票等 例例::某一工厂的产品,生产产值100万元,当年销售80万元,计入GDP 100万元,20万元视为企业自己买下,构成企业非意愿存货(Involuntary Inventory);当年销售120万元,计入GDP 100万元,企业非意愿存货为-20万元总投资和净投资的关系如图12-1所示图12-1 总投资和净投资的关系 重置投资(折旧) 固定资产投资 意愿存货 非意愿存货 存货投资 净投资 总投资 (3)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即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也就是说,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组成部分的政府支出,是排除了转移支付后的政府支出 (4) 表示净出口,即进出口的差额 【【例例3.13.1】】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原则,家庭用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 ) A.属于消费支出 B.属于政府支出 C.属于投资支出 D.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家庭的所谓“投资”中,只有购买住房算作经济学上的投资,其他都属于消费或储蓄范畴。
3 3.用收入法核算.用收入法核算GDPGDP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按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4 4..现实情况情况 西方各国的GDP统计都是按照支出法来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这是由于西方各国在其经济传统上很重视消费和资本形成的观念,而且法律金融技术制度非常成熟,个人消费和个人收入统计系统非常发达,容易统计 我国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由于是从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演化过来的,所以不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偏重于从生产过程中进行统计,采取的是统计各个部门增加值的方法来核算GDP在GDP的三种核算方法中,生产法和收入法都是对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进行核算,这也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法,即我国的GDP核算体系是一种生产法和收入法混合计算增加值的体系 三、从国内生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实际上包括如下五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1 1.国内生.国内生产净值((NDPNDP)) 国内生产净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增加的价值,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即有:NDP=GDP-折旧 2 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NI))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项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收入)的总和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3 3.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IPI)) 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从各种来源所取得的收入总和 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或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 4 4.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PI)) DPI=PI-个人所得税 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 1.两部.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的收入构成及储蓄蓄——投投资恒等式恒等式 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即 从收入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收入,即 储蓄—投资恒等式: 恒等式的含义是:根据国民收入的定义,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储蓄)等于未归于消费者之手的产品(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的角度,就整个经济而言,事后的储蓄和事后的投资总量相等,而以后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投资(事前投资)等于计划储蓄(事前储蓄)所形成的经济均衡状态。
2 2.三部.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的收入构成及储蓄蓄——投投资恒等式恒等式 从支出的角度: ,其中G为政府购买 从收入的角度: ,其中T 为剔除了政府转移支付的净税收收入 储蓄-投资恒等式: 其中, 可视为政府储蓄,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3 3.四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的收入构成及储蓄蓄——投投资恒等式恒等式 从支出的角度: 从收入的角度: ,其中 代表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储蓄-投资恒等式: 其中, 表示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五、名五、名义GDPGDP和和实际GDPGDP 1 1.名.名义GDPGDP和和实际GDPGDP的含的含义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GDP的概念,它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表12-2 名义GDP和实际GDP 2 2.名.名义GDPGDP和和实际GDPGDP之之间的关系的关系 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的目的在于把 中 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剔除出去。
某个时期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别,可反映这一时期和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的程度 六、六、GDPGDP衡量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及改成果的缺陷及改进 1 1..GDPGDP衡量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成果的缺陷 用GDP衡量经济成果存在诸多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反映实际产量水平和真实生活水平 (2)不能反映产品与劳务的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状况 (3)社会发展过程中忽视产业结构、产品质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对人类生活质量与环境空间的严重影响 (4)用GDP衡量经济成果忽视了收入分配不平衡状态带来的严重问题 2 2..绿色色GDPGDP和低碳和低碳经济 (1)绿色GDP 绿色GDP也称绿色国内生产净值,是指在名义GDP中扣除了各种自然资源消耗之后,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 以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等正因为GDP指标有这些局限性,在关于GDP的争论中,引入绿色GDP的新概念世界银行1997年开始利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地区)的真实财富尽管绿色GDP目前在核算上还存在不少技术难题,但这一设想的方向是正确的,也符合科学发展观。
(2)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2.3 12.3 名校名校历年考研真年考研真题回回顾 一、名 一、名词解解释 1 1.国内生.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政法大学2003研;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研;厦门大学2008研] 答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目前我国计算GDP是用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三者之和求得。
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国均是用GNP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改用GDP,原因是大多国家都用GDP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则较易衡量,再加上GDP相对于GNP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国就业问题)当然,对美国来说,GDP和GNP的差异较小,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大 2 2.宏.宏观经济学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研] 答答::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二、二、简答答题 1 1.税收、政府.税收、政府购买和和转移支付移支付这三者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上海理工大学2004研] 答答::总支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和,它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国外支出即净出口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作为财政政策的工具,对总支出的影响是不同的 (1)税收对总支出的影响 税收是政府强制、无偿地从个人、企业手中取得的财政收入,因此税收的变动会对消费和投资产生较大影响比如,政府通过降低税率或一次性税减的方式减少税收,对消费者来说,其可支配收入增加,进而消费支出也会增加;对于投资者来说,减税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所以也促进了投资支出,社会总支出因此增加;反之,同理社会总支出减少税收对总支出的影响是间接的,并且具有反向作用 (2)政府购买对总支出的影响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总支出水平过低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直接增加社会整体消费支出水平,以此同衰退进行斗争反之,当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的消费支出可见,政府购买可以直接且正向影响总支出 (3)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 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这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因而不能直接对总支出水平产生影响一般来讲,在总支出不足时,失业会增加,这时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社会总支出因而增加;在总支出水平过高时,通货膨胀率上升,政府应减少社会福利支出,降低转移支付水平,从而降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总支出水平可见,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是间接的,正向的 2 2..请指指出出以以下下各各项交交易易是是否否能能计入入我我国国的的GDPGDP;;如如果果能能,,请说明明其其分分别是是GDPGDP中中的的消消费、、投投资、、政政府府购买及及净出口中的哪一部分;如果不能,出口中的哪一部分;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明原因: ( (1 1)国内消)国内消费者者购买一台二手的海信一台二手的海信电视机;机; ( (2 2)国内投)国内投资者者购买20002000股海信股海信电器股票;器股票; ( (3 3)海信)海信电器器库存存电视机增加一万台;机增加一万台; ( (4 4)也)也门政府政府购买10001000台新的海信台新的海信电视机;机; ( (5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岗工人提供失工人提供失业救救济金。
金[南开大学2010研] 答答::(1)国内消费者购买一台二手的海信电视机不计入我国的GDP理由如下: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消费者购买的这台二手海信电视机在生产已计入当年GDP,不能再计入当期GDP (2)国内投资者购买2000股海信电器股票不能计入我国的GDP理由如下:购买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购买股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增加或减少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 (3)海信电器库存电视机增加一万台需要计入我国的GDP,属于投资的增加理由如下: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库存的电视机可看做是海信公司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应计入GDP (4)也门政府购买1000台新的海信电视机需要计入我国的GDP,是GDP中净出口的一部分理由如下: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其中出口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岗工人提供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不能计入我国的GDP。
理由如下: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并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计入GDP 3 3..在在国国民民经济核核算算账户中中,,一一个个经济体体一一年年所所生生产的的总产量量恒恒等等于于售售出出的的总销售售量量,,而而现实中中,,总供供给与与总需求不平衡才是常需求不平衡才是常态,,这中中间有什么矛盾有什么矛盾吗??简述其中的道理述其中的道理[中央财经大学2004研] 答:答:这中间没有矛盾分析如下: 在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中,一个经济体一年所生产的总产量和销出的总销售量,是实际发生的总产量和总销售量,也就是事后发生,根据国民核算的规则,事后的总产出和总供给必然相等而总供给和总需求是指事前计划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计划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不一定相等,两者之间没有矛盾 对国民核算可以有支出法、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一国生产总量,支出法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方面的总和,实际上反映的是经济体的总销售量由于任何生产的产品或服务都要销售出去(存货投资在广义的总销售量中),用支出法和生产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必然相等。
因此,一个经济体一年所生产的总产量和总销售量必然相等 而总供给和总需求反映的是事前社会意愿的供给和需求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企业意愿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恰好提供给居民,社会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当总供给和总需求不相等时,意愿总供给不等于意愿总需求,就会出现非意愿的投资或者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从而导致物价和国民产出的变化,社会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会计原则导致一年总总产量和总销售量必然相等,但计划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不一定相等,这两者之间没有矛盾。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