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doc
9页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与规范现行最新标准中国国家规范 : GB*****-20XX 年《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20XX 年《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检测标准》正在编制过程中 09DX009 国家标准设计 图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安 装》美国通信行业协会标准: TIA C 942 《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1机房等级划分 GB*****-20XX 年《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将机房划分为 A、B、C 三级,三级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A、B、C *****《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将数据中心划分 为 TierⅠ、TierⅡ 、TierⅢ、 TierⅣ 四个等级,四级 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Ⅳ、Ⅲ、Ⅱ、Ⅰ2机房分级 ―国标 机房分级 国标 GB*****-20XX 年 国标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 A、B、C 三级设计时应根据机房 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 级别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 信息系统机房应为 A 级: 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 B 级: 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不属于 A 级或 B 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 c 级 性能要求 A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 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 电源中断、维护和检 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B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统 运行期间,场地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 应因设备故障而导 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C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基本需求配置,在场地 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 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3TIA-942 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4对比国标和 TIA-942 各项标准的基本性能要求 各项标准的基本性能 要求 对比国标和5数据中心业务类型和等级 ( 定义) 数据中心业务类型和等级 (由 TIA- 942 定义) 定义1 平方米 = 10.***-*****671 平方英尺 平方米 平方英尺6数据中心规模单位机架平均占地面积 (含设备通道)的经验值通 常约 2.5 平方米/机架,对未来数据中心机架的数量进 行适当的预估,就可以初步确定数据中心机房的面积 需求。
同时根据未来数据中心的供电密度和冗余等级 对其需要提供的配电设施和空调设施区域面积做出合 理的预估,最终确定数据中心的总体建设规模7主机房的使用面积确定 (国标) 主机房的使用面积确定(国标)1、当电 子信息设备已确定规格时,可按下式计算: A=K∑S 式中 A――主机房使用面积(m2);K――系数,可取 5~7; S――电子信息设备的投影面积(m2) 2、当电子信息设备尚未确定规格时,可按下式计算: A=FN 式中 F――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 3.5~5.5(m2/台); N――主机房内所有设备(机柜)的总台数 3、辅助区的面积宜为主机房面积的 0.2~1 倍 4、用户工作室的面积可按 3.5~4m2/人计算;硬件及软件人员办 公室等有人长期工作的房间 面积,可按 5~7m2/人计算8总体布局要求 1. 总体布局 数据中心总体布局应充分考虑安全性要求,充分考虑人员进 入的安检流程,确保在数据中心范围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根 据数据中心生产流程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合理划分生产、办 公 和生活等相互分隔且分别管理的功能区域交通组织与停车场与装卸区,略 3. 发电机与其燃油储藏区位置 应设置在远离公共区域的位置,与园区内、外道路和建筑物 等的距离应符合国家规范和国内外数据中心相关标准要求。
燃 油储藏区应尽量接近发电机设置,发电机燃油 储藏容量可根据 建设等级标准确定 4. 市政管网 对数据中心机房建筑 与市政管线的对接进行合理规划9设备布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备布置应满足机房管理、人员操作和安全 、设备和物料运输、设备散热、安装和维护的要求 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布置在有 隔断的单独区域内 当机柜内或机架上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 机柜或机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背对背方式 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1.5m; 2 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2m; 3 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lm; 4 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 离不宜小于 1.2m; 5 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 6m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 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 15m 时,在两个出 H 通道之间还应增 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 lm,局 部可为 0.8m10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1、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的使 用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应根据电子信息 系统机房的等级,按 本规范附录 A 的要求执行。
2、 A 级和 B 级主机房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 空气中大于或等于 0.5m 的尘粒数应少于*****粒 3、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 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 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 小于 65dB(A) 4、当无线电干扰频率为 0.15~1000MHz 时,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 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 126dB 5、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6、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 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 500mm/s2 7、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 静电电位不应大于 1kV11建筑工程要求 1. 建筑结构 (1) 建筑结构等级要求:数据中心建筑结构安全等级适宜为一 级,机房建筑的防火等级应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 应为一级 (2) 抗震性能等级要求:数据中心的设备区、能源供应区等重要设施必须确保抗震性能,以便在规定设防等级内地震发生时 ,仍然能够维持设备功能,即使出现功能上的障碍也能够迅速 恢复正常抗震构 造措施应在当地抗震要求基础上适当提高 (3) 建筑荷载要求:数据中心机房按 ANSI-TIA-942-20XX 年中 Tier3 或更高要求考虑,其余建筑按其功能性要求或工艺要求设 计。
2. 建筑设计 (1) 遵循经济实用、绿色节能的原则 (2) 建筑外形不张扬 (以不易引起外界关注为宜);四周外墙不应设置外窗;建筑外观和外立面装饰要求简洁大方,并体现绿色节 能的特色 (3) 数据中心建筑要有多个冗余出、入口 ;通常不设置大型地下 停车 场12(4) 建筑外墙应当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应着重避免出 现结露现象(楼板、送风管道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 耗 3. 空间布局(1) “以设备为本,与运维管理流程相结合 ”是空间布局的原 则由里向外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满足数据中心功能性要求 (2) 体现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强调高可用性,即按照模块化 、标准化、灵活性、扩展性、高适 应性和高弹性的使用要求进 行空间布局设计 (3) 按照重要性划分建筑空间,以便于实现安全措施的分级监 控空间布局设计必须满足未来运营中的设备定期检修、更换 和退出等要求 (4) 建筑净空:数据中心机房部分楼层梁下高度不应小于 4.5m ,装修完成面净空不应小于 3m 13室内装修室内装修设计选用材料的燃烧性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外,尚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的有关规定。
主机房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符合环保 要求、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 的材料,不得使用强吸湿性材料及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 缘材料作为面层 主机房内墙壁和顶棚的装修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 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并应减少凹凸面 主机房地面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当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时 ,活动地板的高度应根据电 缆布线和空调送风要求确定,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只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地板高度不宜小 于 250mm;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 ;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 2、活动地板下的空间既作为电缆布线,又作为空调静压箱时,地 板高度不宜小于 400mm;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应采用不 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材料;楼板或地面应采取保温、防 潮措施,地面垫层宜配筋,维护 结构宜采取防结露措施14技术夹层的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光滑当采用轻质构造顶棚 做 技术夹层时,宜设置检修通道或检修口 A 级和 B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不宜设置外窗 当主机房设有外窗时,应采用双层固定窗,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 。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池室设有外窗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防止水漫溢和渗漏措施 门 窗、墙壁、地(楼)面的构造和施工缝隙,均应采取密闭措施15供配电要求 1. 电力供应规划 数据中心电力供应规划应在满足目前使用供电容量要求的同 时,充分考虑远期业务发展的扩容需求条件允许时应当采用 双路不同变电站高压市电,并配置自备发电机供电的方式每 路高压市电电源、发电机备用电源均应能够承担数据中心的全 部负 荷 2. 应急电源 为确保数据中心关键设备的供电不受市电可能中断的影响, 应自备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自备发电机设备容量、数量应按 实际负载量及种类计算配置,同时还要考虑自备发电机组未来 扩容的可能 性,并预留空间 3. 低压配电系统 为满足数据中心对供电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应采取必要的 技术措施消除可能出现在 UPS 本身及输出端的各种故障隐患 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配置 UPS“双总线输出”配送电系统在变 压器容量配置上考虑变压器负载 100%冗余热备份,有条件时应考虑独立设置 UPS 专用变压器,同时考虑低压系统未来可能扩 容的需 要16考虑到经济性,在系统规划设计时,应根据负载不同的用电安 全等 级合理配置 UPS 系统。
先期应考虑经济合理的冗余方式, 后期可根据实际需要,最高可升级到 2N 并机双母线冗余(或更高 安全等级)方式 空调系统的供电应当采用独立双回路配电系统,同一区域内 空调设备采用分组供电方式,避免供电大面积同时中断情况的 发生,保证空调设备全 年 365×24 小时运转 4. 防雷接地 (1) 数据中心雷电防护应当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 计规范》A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