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件.doc
16页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件川信职院教(2015) 19号签发人:程远东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报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表的报告四川省教育厅:根据贵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深化创新 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院对 近儿年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深入总结, 并结合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梳理形成深化创新创业教 育改革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表,现上报贵厅附件:L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实施方案(试行)2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任务分工表信息公开选项:依申请公开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2015年10月10日印发附件1: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党对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做岀的重要部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 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 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 深入合作,逐步建成了写I、培、孵、助”四级递进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 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 为多方合作创新创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 程体系亟待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有待夯实,教师开展创 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推动学院创新创业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 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课 程体系、夯实服务平台、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籍管理制度为重 点,促进学校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 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 高学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二、总体目标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夯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课程、 平台、文化基础,促进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到2020 年,“引、培、孵、助”四级递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 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 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师生显著增 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成果。
三、主要任务(一)创新多方合作协同创新机制(牵头部门:学院办公室)一是加强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情况的研判,完善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 的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 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责任部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各系)二是通过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 对接与合作,进一步健全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和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支撑学院“引、培、孵、助”四级递进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健康发展责任部门:招生就业处、成人与继续教育部、教务处、各系、科技产业处)三是要深入实施并完善“平台+方向、双元主体、双证融会、双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 加强校内无界化合作,建立健全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 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责 任部门:教务处、教学质量处、各系)(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牵头部门:教务处)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对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 要求责任部门:招生就业处)二是结合学院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 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责任 部门:教务处、各系部)三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选修课,将有关课程 及活动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 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部、 招生就业处)四是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开放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培养 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 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 教材,建立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责任 部门:教务处)(三)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牵头部门:校企合作办)进一步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深入推进与广元市创业孵化园、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企业技术中心 的合作,全面打造“引、培、孵、助”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引导首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 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育、SYB 培训、科技文化节、“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 技术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和意识,引导学生 积极创新创业其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网功 能,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并做好创 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
最后,针对区域需求、 行业发展,发布创业项目指南,引导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 捉创业商机责任部门:成人与继续教育部、教务处、招 生就业处、各系、院团委)二是加强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实训) 室、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平台优势,政行企校四方共建导师团 队,通过创业沙龙、项目路演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苗培育责任部门:招生就业处、各系、科技产业处)三是加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依托校政共建的创业孵化园,充分发挥学院的专业、技术优势和政府的政策、管理优 势,对创新创业苗圃培育中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进行种子孵 化责任部门:招生就业处、各系、协同创新中心)四是助推创新创业项目成长在创业孵化园孵化成功的项目(企业),由政府负责政策支持,学校负责技术咨询, 共同助推引向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市场,加速企业成长 利用校办产业、合作企业、校友等资源平台,推动科技成果 转化和项目融资,助推项目成长责任部门:科技产业处、 招生就业处)(四)改革教学与考试方法和学籍管理制度(牵头部门: 教务处)一是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培养 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责任部 门:教务处、各系部)二是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 能”积弊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部)三是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 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 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 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 部)四是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 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 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部)五是改进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 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责任 部门:教务处、各系部)六是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 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责任部门: 学生处、各系部、教务处)(五)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牵头部门:组 织人事部)一是落实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 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建 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责任部门:组织人事部、教务处)二是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 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 导教师,并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形成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人才库。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部、教务处、各系部)三是将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 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 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责任部门:组织人事部、教务处、各系部)四是加快完善学院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 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责任部门: 科技产业处、组织人事部)(六)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牵头部门:党办)一方面,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增大创新创业学生活动开展量,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积 极宣传国家、地方、学校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以及学院创新 创业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学校众创空间和创客文化 建设充分利用学院实训中心、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 平台,建设一批大学生创客空间,不断壮大大学生创客队伍, 用先进典型带动学院创新创业氛围的良性发展责任部门: 各系部、招生就业处、科技产业处、学生处、党办、院团委)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责任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 养人”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按照“主要领导挂帅、分管 领导具体负责、牵头部门统筹、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各院系 参与”工作机制,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 推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同时,建立教务部门牵头,学 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层 层细化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创新创业工作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二)加大资金支持,强化政策保障一是深入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各项扶 持政策和服务措施,为有创业愿望的学生申请商业贷款或风险投资提供支持,重点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创业二是优化学院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三是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来院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险基金,推送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以多种形式向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及政策支持三)强化督导落实,形成长效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考核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各部门服务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测跟踪 机制,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 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任务分工表单位: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序号改革任务工作举措落实目标时间进度责任部门1创新多方合作 协同创新机制L加强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情 况的研判,完善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 求导向的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 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 业需求紧密对接。
2通过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 的对接与合作,进一步健全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和 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支撑学院“引、培、孵、 助”四级递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健康发展3要深入实施并完善“平台丧/向、双元主体、双 证融会、双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跨学科专业的 交叉课程,加强校内无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