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雕塑地域文化的窗口.doc
4页城市雕塑,地域文化的窗口中国现代雕塑发展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城市雕塑概念的引入, 不仅拓展了架上雕塑的发展空间,更增添了城市的魅力及文化特色作为 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城市雕塑的存在,不仅起到装点城市的作用, 更多是起到反映一个城市风貌,尤其是反映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作用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东北地区,城市雕塑同样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 与文化特点本文以东北地区几个主要城市的城市雕塑为例,探究东北地 区城市雕塑的特点及其受地域文化影响的不同方面从这些不同城市的城 雕主题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在东北地域文化影响下东北地区城市雕 塑的特点一、作为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雕塑是东北特殊革命历史的纪念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发展历史不过一二百年,回顾这些城市建设的沧 桑巨变,大多数是伴随着战争成长起来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东 北地区饱受日、俄帝国主义列强蹂蹒近半个世纪,在此期间出现的雕塑作 品都带着那段历史的沧桑烙印如大连旅顺的子弹形“战迹碑”“表忠塔” “忠灵塔”等其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东北地区也留下了深厚的历 史印记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策源地,东北地区产生了大量英 雄题材的雕塑作品。
从历史时期的老解放战争城雕,到前几年在哈尔滨道 外区靖宇公园落成的抗日英雄杨靖宇雕塑,都是在围绕着东北地区抗联这 一特色来进行的很多地区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类表现东北抗战题材 的雕塑作甜还将有更多同时,苏联在东北解放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大 量表现苏军纪念性雕塑,也是东北地区城市雕塑的一大特色为了纪念在 反对H本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为了纪念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 铭刻历史,东北三省各个重要城市均有大量的苏军烈士纪念雕塑、纪念塔、 甚至苏军坦克纪念雕塑等其中1954年9月在大连建立的《苏军烈士纪 念塔》,曾荣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评比优秀奖建国后与建国初期,由于 特殊的历史环境,东北地区还出现了一大批表现政治题材的城市雕塑作 品英中沈阳的中山广场是全国惟一一座保存最完整的毛主席雕塑广场, 其组雕《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雕功之精细、严谨,堪称那 个时代政治题材雕塑的典范由此可见,解放战争时期及苏军进驻东北三省解放的特殊时代特征, 都成为建国后和建国之初东北地区城市雕塑所反映主题的重要来源是东 北城市雕塑题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作为城市文化定位的标志,城市雕塑体现了本土文化的挖掘与拓 展不同城市的发展需求造就了东北地区城市雕塑的不同营销策略,这些 城市雕塑在结合本土地方资源的同时,也体现其地域文化与历史。
作为东北地区著名的旅游城市,大连的城市雕塑更多的是从营造一个 综合旅游城市的形象方面入手与中国很多城市不同,大连的城市雕塑充 满了生活情趣很多雕塑作品都体现大海的主题滨海路、几个主耍海滨 景区及主要广场的城市雕塑均充分体现了旅游城市的特点位于大连老虎 滩公园的石雕《老虎嘴的传说》把老虎滩的一个美好的传说融于一块长 4. 2m.高2. 5m的巨石之中,赋予传说以永恒的生命星海公园浴场的石 雕“驯海”,独具匠心地构思出富有青春魅力的少女坐像,造型生动、影 像清晰、意境深远燕窝岭的雕塑“学燕童”也成为滨海路上靓丽的一道 风景线……这些城雕的艺术价值也引起了全国雕塑界广泛的关注号称“两代帝王都”的沈阳,也在“清文化”方面拥有厚重的历史资 源,因此极具文化连贯性几年前沈阳尝试以“清文化”为主题开展区域 旅游合作,并取得双赢如今,沈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选择制作人型历 史雕塑来突出它的城市特点目前打造“清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城市综 合竞争力和城市文化品位,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中心任务与其他大多数城市不同的是,长春市将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品牌来 做在一般“城市雕塑”的意义上进一步拓展,更注重其学术性、艺术性 及与整个城市规划结合的特点。
长春力图为城市打造独立的雕塑区,最有特色的是被评为“国家重点 公园”的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长春市的这种以公园而非传统景观区作为承 载主体的城市雕塑规划模式,可以看出长春市所做的城市雕塑专项规划, 眼光相对开阔,在结合地方化路线的同时,结合国际化路线,并且以国际 化为优先,走一条国际化的“城市雕塑”规划路线力图将城市雕塑的发 展作为城市整个营销策略的一个手段三、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象征,城市雕塑打上了东北工业化进程的 丿力史痕迹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城市在城市雕塑创作方面也有一些与老工业区结合的雕塑作品出现例如,以长春一汽第一台重型卡车下线 等历史事件创作的城市雕塑,反映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化基地的特点但相对比较,那些表现传统生活题材的城市雕塑作品不是很多,与商 业区、老工业区结合的形式也不是特别丰富相对许多其他城市而言,由 于东北基本上属于移民城市,与关内城市相比,文化积累不是很丰富,因 此在这方面题材不是很突出相对于“老北京”那样有文化传统的城市而 言,反映世俗牛活的城市雕塑作甜相对欠缺对于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 日常生活的挖掘也不够充分,以目前东北地区城市雕塑的现状来看,这些 反而不是它的主流。
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城市雕塑都在一定程度上休现了本地 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及重工业基地的原因,东北地区的 城市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然而,当我们提到与本土民间 艺术相结合的问题时,却遗憾的发现,东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现有城市 雕塑中的挖掘还处在一个相对缺乏的状态当然,这也和东北地区经济相 对落后冇一定联系相对东北地区著名的民间艺术“二人转”而言,东北 的民间艺术在造型艺术领域中还不算是强势文化运用造型艺术语言,尤 其是城市雕塑这种传达城市精神内涵、表现东北地区人文精神的造型艺术 语言来表达这种传统地方文化还相对缺陷,也还不是被关注的焦点,这些 都有待于在将来的东北地区城市雕塑创作题材中进一步得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