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共13页).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16381071
  • 上传时间:2021-1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08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宾语前置(或称为“谓语后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及物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前置如:例一: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12》)例二:谚曰:“谁为为之?孰令聽之?”(司马迁《报任安书》)例三: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例四: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上曷损?(《荀子荣辱》) 例五: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例六:臣而不臣,行将焉入?(《左僖15》)(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例一:肆予冲人,不卬自恤《书大诰》)例二:我无尔诈,尔无我欺《左定15》)例三:臣未之闻也《孟子梁惠王上》)例四: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前赤壁赋》) (3)利用複指性代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例一:姜氏何厌之有?(《左隐元》)//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许行》)//吾斯之未能信《论语公冶长6》)例二:惟余马首是瞻《左襄14》)//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问《左僖4》)//德音孔昭,视民不恌(tiāo),君子是则是效《诗小雅鹿鸣》)//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僖4》(4)固定结构是以、是用、此以例一: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司马迁《报任安书》)比较: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庄子养生主》)例二: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虢季子白盘铭》)//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23》)比较:故谋用是作,兵由此起《礼礼运》)例三: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礼大学》)比较: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史记留侯世家》) (5)否定句例外的情况A.语言处于不成熟阶段,如:例一:唯不祟我?(《合》16969)例二:兹雨不唯祸我?(《合》12889)B.古书屡经传抄,难免有误,如:例一:未绝之也《左僖3》)比较:未之绝也石经本、宋本、淳熙本皆同) 例二:其所择而莫如己者亡《吕览骄恣》)比较一: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荀子尧问》)比较一: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新序杂事》) C.出于修辞目的,如:例一:以天下之王公莫好之也,然而于是独好之;以天下之民莫欲之也,然而于是独为之《荀子君道》)例二:莫击之,或益之《易益卦上九》)(对称、平衡)D.叶韵,如:例一: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练习题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1.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古:何陋之有。

      何陋”作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今:有何陋宾语后置2. 子思曰:“如伋(子思的名)去,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古:谁与守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今:与谁守宾语后置3.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古:未之见之”作动词“见”的前置宾语今:未见之宾语后置4.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古:莫之能一之”作动词“一”的前置宾语今:莫能一之宾语后置5.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古:不余欺余”作动词“欺”的前置宾语今:不欺余宾语后置6. 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 古:奚为奚”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今:为奚,即为什么宾语后置7. 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 古:弗敢我谋,弗敢我杀我”作动词“谋”、“杀”的前置宾语今:弗敢谋我,弗敢杀我宾语后置8.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古:唯余马首是瞻余马首”作动词“瞻”的前置宾语今:唯瞻余马首宾语后置9.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古:孰法。

      孰”作动词“法”的前置宾语今:法孰,即效法哪个宾语后置 10.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古:恶乎长恶”作介词“乎”的前置宾语今:乎(于)恶长,即在哪方面擅长宾语后置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有问题的(参《汉语史论集》43~48页,商务,1997)不过,古汉语里的确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如: 例一:尔欲吴王我乎?(《左定10》)例二: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上高宗封事》)例三: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隋书杨伯丑传》)因此,不能因为词兼类情况的存在而否定活用现象的存在总体而言,古汉语词类活用只涉及动词、形容词和名词这三类词的活用,用法则分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和名词的一般动词用法、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用如副词的用法1、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动词谓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如:例一: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马中锡《中山狼传》)例二: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马中锡《中山狼传》)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一: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实狼其中,……(马中锡《中山狼传》)例二:小国寡民(《老子》)3、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一: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例二:乃跼蹐四足,引绳而束缚之,下首至尾,曲脊掩胡,……(马中锡《中山狼传》) 4、形容词的一般动词用法例一: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例二: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5、名词的一般动词用法例一: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例二: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適中山以干仕,策蹇驴,囊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 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动词谓语觉得或认为宾语怎么样的用法例一: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例二: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庄子秋水》)7、名词的意动用法例一: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例二:子何人也,敢呼仲尼而兄之李贄《赞刘谐》)8、名词用如副词例一:(狼)猬缩蠖屈,蛇盘龟息,听命于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表比喻例二: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表工具(方式)例三: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表处所(地点)、时间 练习题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1.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陋:形容词意动用法陋之”即“认为它(小丘)不好”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食、见:动词使动用法食之”即“让他(子路)吃”,“见(现)其二子”即“使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3.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朝:动词使动用法朝秦楚”即“使秦国、楚国来朝拜”4.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来:动词使动用法不能来”即“不能来之”,也就是不能使“远人”归顺的意思5.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降:动词使动用法降巡”即“使张巡投降”6. 诸将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弱:形容词使动用法弱秦”即“使秦国变弱”7.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后一个“君、臣、父、子”名词活用为动词君君”即国君要像个国君,“臣臣”即大臣要像个大臣,“父父”即父亲要像个父亲,“子子”即儿子要像个儿子8.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 善:形容词意动用法省略了宾语“之”,“善之”即“认为他(孙膑)好”。

      客:名词作状语客待之”即“像对待客人一样地对待他(孙膑)”9.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的意思10.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云、响、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云集”即像云一样地聚集,“响应”即像回音一样地应和,“景从”即像影子一样地跟从(“景”是“影”的古字)虚词1、 介词介词介词 于(於、乎)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所组成的介宾结构在句子中作补语或状语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所组成的介宾结构在句子中作补语或状语3、引进比较的对象所组成的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 以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多可以译成“率领”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所组成的介宾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成“凭着”、“依靠”、“按照”等4、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可译成“把”,也可不译5、引进情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所组成的介宾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成“因为”、“由于”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相当于“于”,可译为“在”。

      因1、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等意思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等意思 为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2、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3、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4、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5、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句式 与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2、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3、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 2、 连词连词用法与1、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并列关系2、有时也连接谓词性成分,表选择关系,可译为“还是”、“或者”3、连接分句和分句(通常需要与其他虚词配合),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 且1、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属性或存在两种状态,可译为“又……又……”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同时进行的两个动作,可译为“一边……一边……”3、连接分句与分句或段落与段落,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可译为“并且”、“而且”、“况且”。

      4、用在偏句的主语后,说明另一事情程序更严重,以引起后面正句的层进推论,“且”可译为“况且”5、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以与前一分句相连接,表示在两项中作一选择,多为疑问句式且”可译为“还是” 以1、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并列关系 “以”可译为“又”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 “以”可译为“来”,也可以不译3、连接前后两个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