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部件三个专项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oc
12页关于2005年湖北省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汽车零部件三个专项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5月2005年是湖北省政府实施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汽车零部件三个专项的第二年湖北省政府投入9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118个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做大做强初步形成了“投产一批,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互动格局,专项支持的项目对推进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已成为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点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最近湖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会同各市州发改委以及有关专家对去年安排的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汽车零部件三个专项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专项的总体情况(一)项目与资金安排情况按照湖北省专项实施方案的要求,湖北省发改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继续按照“市场导向,扶优扶强,规模效益,技术进步”的原则,经过实地调研、专家论证、部门联审等程序,报请湖北省政府领导同意,最终确定了2005年三个专项予以支持的118个项目,其中光电子信息项目36个, 生物医药项目40个,汽车零部件项目42个。
据统计,118个项目总投资57.1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22.29亿元,企业自筹27.88亿元,境外、省外资金及其他资金4.72亿元,专项补助资金9000万元,资金结构呈现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格局,自筹资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48.7%,国内贷款占38.9%,利用省外资金占8.2%,截至到2006年3月底,118个项目到位资金55亿元,资金到位率达到95.8%,由于资金到位及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二)项目技术情况湖北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汽车零部件项目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省专项支持的项目科技含量高,大多数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大批技术和成果代表了我国当代最高水平,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118个项目中,技术水平为国际领先的22项,占18.7%,国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的55项,占46.6%,省内领先的41项,占34.7%三)项目进展情况从总体情况看,三个省专项项目具有技术先进、产业化基础好、示范带动作用强、实施进展情况好等特点截止2006年3月,118个省专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7.59亿元,占总投资计划的65.7%,已经建成并投入试产的项目39个,占33.1%,预计到2006年底完成的项目50个,占42.4%,另外29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可竣工投产。
四)项目经济效益情况据调查,2005年获得省专项支持的118家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62.44亿元、利税总额21.43亿元、利润10.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9%、31.2%、23.3%,有效地带动了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其中36家光电子信息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0.01亿元、利税总额3.84亿元、利润2.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9%、8.2%、11.7%;40家生物医药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9.23亿元、利税总额7.74亿元、利润3.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3%、49.4%、29.0%; 4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73.19亿元、利税总额9.85亿元、利润5.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9%、29.7%、28.6%湖北省专项项目总体情况一览表项目数(项)投资情况(亿元)进展情况技术情况效益情况(亿元)总数118总投资57.18进度数量占比水平数量占比指标绝对值比04年增长光电子信息36银行贷款22.338.9%已建成3933.1%国际先进2218.7%销售收入162.4426.9%生物医药40企业自筹27.948.7%今年建成5042.4%国内领先5546.6%利税总额21.4331.2%汽车零部件42省外境外资金4.78.2%明年建成2924.5%省内领先4134.7%利润10.5123.3%二、实施专项的主要效果从总体情况看,湖北省专项资金的投入,在促进自主创新、扩大产业规模、调动企业积极性、带动社会投资、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快了自主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专项重点支持了一批湖北省重大自主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了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实现我国视盘机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其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处于明显优势,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望使湖北、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光存储产业基地华工科技图像分公司是激光全息材料的专业制造商和中国防伪行业大型骨干企业,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同行业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企业,公司成功开发出高速全息定位烫印材料和素面光栅高速烫印材料,代表了防伪业界国内最高技术水平,目前公司的防伪产品已成功地销往加拿大、俄罗斯、印尼等海外市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武汉远大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替罗非班属国家二类新药,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具有独特疗效,得到众多患者和医生及国内很多专家的认同,该项目产品属国内首创,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省专项还安排必要的投资对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植物园建设给予支持,对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省软件外包工程中心等平台,华师大教育信息化等一批省级工程中心加大了投入力度,为加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起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
二)扩大了产业规模专项的实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扩张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到2005年底,118家专项支持项目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73.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3%,专项支持项目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3.8%,占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与光机电一体化增加值的22.9%,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据初步统计,专项支持的118个项目达产后预计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22亿元,销售收入318亿元,利税总额43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54倍、1.48倍、1.64倍一批技术领先、机制灵活、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省专项的支持下,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在行业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排头兵武汉光谷精工技术有限公司获省专项补助支持后,生产规模比原计划扩大了3倍,项目建成后,市场占有率由现在的8%上升至20%,行业地位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三或第二位;湖北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实现光学元件18000万片/年的生产能力,比2005年提高2.75倍,在全国行业中的地位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治疗骨质疏松新药补肾健骨胶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中医药行业的领先地位,2005年集团销售收入近10亿元;三环车桥有限公司全自动汽车前轴辊锻技术的改造提升,巩固了其汽车前轴全国第一的地位;骆驼蓄电池公司新增100万只高能密封免维护电池,达到250万只能力,跃居国内第二位,并且环保达到新水平。
三)拓展完善了产业链专项面向湖北省产业发展重点,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等领域,重点扶持了一批龙头企业和为龙头企业配套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宜昌劲森照明电子有限公司专项项目的实施,其产品的产业链拉长到与襄樊新华光、宜昌华强科技、武汉唯冠等近20家企业其上下游产品与之相配套,据初步统计,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实现销售收入是劲森电子销售收入的5倍多湖北东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SMD晶体锁相环产品广泛应用于邮电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视频产品、汽车电子和家用视听产品领域,项目的实施不仅带动我国频率器件行业制造技术的更新,而且还能填补国内空白,为摆脱我国通信产业终端设备所需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打下基础湖北利川香连药业、建始玉泉中药材公司发挥的当地资源的优势,利用恩施州地道药材进行深加工,产品药效稳定、生产成本低,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引导了中药材的种植,带动了农民致富武汉中人的激光拼焊轿车车身部件、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的保险杠外饰件、武汉中生的轿车喇叭、武汉佛吉亚通达的排气系统总成、湖北诺克的复合密封条、湖北法雷奥的汽车空调等实现了与神龙公司标致307等的同步国产化四)带动了招商引资和社会投资专项资金对项目的支持增强了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入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有效的缓解了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中的资金制约瓶颈,起到了政府专项“四两拨千斤”的投资扛杆作用,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专项引导投入的示范效果。
2005年在全省各级发改委、财政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省申请专项资金的热情高涨,推荐上报了近400个项目,比上年增长1.1倍,经评审立项118个,累计资助9000万元,省专项资金,直接和间接带动地方、企业投入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50.17亿元,专项资金投入带动了投资放量增长湖北东湖光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苏州一家业内知名公司合作经营母盘业务,2005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由于发改委在2005年9月对本公司技术改造支持100万元,公司很受鼓舞,决定追加投资8200万元,使该项目总投资达到1.62亿元;湖北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引进香港名耀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四氧化三钴项目,使公司形成了“两地三园”产业规模;湖北黄梅县金谷药业有限公司引进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资金和技术生产戊二醛和溴氯海因消毒剂在畜牧业、水产业、公共卫生等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项目建成为地方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激发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和热情 (五)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省专项积极支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推进产学研的联合,力争在技术创新方面掌握主动权,取得新突破118家专项支持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达66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70.19亿元,比上年增长48.9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3.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项目达产后将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86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8.7%。
省专项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一批专利申请大户涌现出来,湖北华中光电科技公司、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依靠专利实现了快速发展武汉健民药业集团通过省专项支持,在开发能力上不断增强,已形成年开发5-7个新药的能力,高新技术产品占集团公司总销售收入的72% 以上,中成药生产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大禹电气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联合创建了“武汉大学、大禹电气有限公司电气工程研究中心”,公司研发经费提高到当年销售收入6%以上;鄂州华创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省生物医药专项的支持后,在多个中药新药研制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每年新产品开发达5 项;华中光电公司属军工企业,已建立具备较完善研发能力,目前从事军品研发90人,民品研发20人2005年投入研发经费1142万元,占销售收入5%,超过了集团公司2.39%平均水平;湖北东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有8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7个产品分获省、部级优质奖,5个科研成果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六)增强了出口创汇能力专项围绕湖北省政府提出的“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为重点,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战略目标,重点培植了湖北益泰药业有限公司、华中光电科技公司、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公司、武汉天喻软件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