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6页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相同温度下,当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当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食物属于碱性食物的是( )A.牛肉 B.海带 C.猪肉 D.鸡蛋3、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 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① b<f ② 915℃、2.0 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 增大压强平衡左移 ④ K(1 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4、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mL 0.50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 mL,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5、如果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A. B.C. D.6、室温下,pH均为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弱B.a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n(H+)相等D.对a、b两点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或热能B.由C(金刚石)=C(石墨)ΔH=-1.9 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为:2H2(g)+ O2(g) =2H2O(l) ΔH = -571.6 kJ·mol-1D.稀溶液中:H+(aq)+ OH-(aq)=H2O(l) ΔH= -57.3 kJ·mol-1 ,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8、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酚酞的化学式为C20H14O4B.从结构上看酚酞可以看作酯类也可以看作酚类C.酚酞遇碱变红是发生了化学反应D.酚酞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9、25℃时,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pH是 ( )A.2 B.5 C.9 D.1210、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是A.饱和亚硫酸溶液的pH小于饱和碳酸溶液的pHB.亚硫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碳酸不能C.同温下,等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强D.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逸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1、除去食盐中Ca2+、Mg2+、SO,下列试剂添加顺序正确的是( )A.NaOH、Na2CO3、BaCl2 B.Na2CO3、NaOH、BaCl2C.BaCl2、NaOH、Na2CO3 D.Na2CO3、BaCl2、NaOH12、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会出现分层现象的是A.汽油 B.苯 C.四氯化碳 D.乙醇13、在下列物质中,金属镁不能燃烧的是A.二氧化碳 B.氢气 C.氧气 D.氮气14、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是A.氩 B.硅 C.硫 D.氯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碘晶体中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方向B.镁晶体的堆积模型中原子的配位数为12C.氟化钙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4,F﹣的配位数为8D.石墨烯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16、分析如图所示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确定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A(g) + B(g) = 2C(g) ΔH = +a kJ·mol-1B.2A(g) + B(g) = 2C(g) ΔH = -a kJ·mol-1C.A(g) + B(g) = C(g) ΔH = -a kJ·mol-1D.2C = 2A + B ΔH = +a kJ·mol-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B属于同一短周期元素且相邻,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D、E、F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基态C、F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为1个,且C、F原子的电子数相差为10,基态D、E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1)六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2)黄血盐是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配合物C4[D(AB)6],易溶于水,广泛用作食盐添加剂(抗结剂)请写出黄血盐的化学式_________,黄血盐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_________(填序号)a.金属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e.氢键 f.分子间的作用力(3)E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E催化下可与H2发生加成:如①CH2=CH2 ②HC≡CH ③ ④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_(填物质序号),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___,它加成后产物甲醇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4)金属C、F晶体的晶胞如下图(请先判断对应的图),C、F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金属F的晶胞中,若设其原子半径为r,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 = _______a,列式表示F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结果)。
18、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C、E同主族1)E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C、D、E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D2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C、D还可形成化合物D2C2,D2C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它与强碱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一反应体系中含有D2E、D2EC3、D2EC4三种物质,若此反应为分解反应,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用具体的元素符号表示)。
19、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 沉淀的最佳方案:实验试剂现象滴管试管0.8 mol/LFeSO4溶液(pH=4.5)1 mol/LNa2CO3溶液(pH=11.9)实验Ⅰ: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5 min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0.8 mol/L FeSO4溶液(pH=4.5)1 mo/L NaHCO3溶液(pH=8.6)实验Ⅱ: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 min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0.8 mol/L(NH4)2Fe(SO4)2溶液(pH=4.0)1 mo/L NaHCO3溶液(pH=8.6)实验Ⅲ: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1)实验Ⅰ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应表示,请补全反应:□Fe2++口+口+□H2O=□Fe(OH)3+□_____(2)实验Ⅱ中产生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实验Ⅲ中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IV 进行探究:操作现象实验IV向0.8mol/LFeSO4溶液中加入①______, 再加入Na2SO4固体配制成混合溶液 (已知Na+对实验无影响, 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
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 mL 1 mol/LNaHCO3溶液混合与实验III现象相同实验IV中加入Na2SO4 固体的目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实验II、III、IV,甲同学得出结论:水解产生H+,降低溶液pH,减少了副产物Fe(OH)2 的产生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的对比实验操作是:向0.8mol/LFeSO4溶液中加入Na2SO4 固体至c()=1.6 mol/L,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 mL1 mol/LNaHCO3溶液混合4)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III 中FeCO3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分别将实验I、 II、 III 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A处的广口瓶中为测定FeCO3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5)实验反思:经测定,实验III中的FeCO3纯度高于实验I和实验II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制备FeCO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定量实验。
取50mL、0.55mol/L的NaOH溶液与50mL、0.25mol/L的H2SO4溶液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装置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