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英汉语篇差异比较.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卢****6
  • 文档编号:227856886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2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英汉语篇差异比较陈双莲摘要:语篇是具有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各具特色的语言建构起来的语篇有独有的风格本文从分析与概括、形合与意合、抽象与形象、静态与动态四个方面,比照分析英汉语篇的结构和语用差异,指出差异与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定式和文化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关键词:英语汉语语篇差异语篇是交流中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语言片段,它的话语结构和信息功能是相对完整的每种语言都有独有的特点,各具特点的语言建构起来的篇章必然会展示独有的特性英汉语言使用者由于受语言自身及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使用的语言显现出一些语篇结构和语言定式一、分析与概括西方人使用逻辑推理式即deductive的思维,英语语篇多为演绎结构,语句的重心往往落在句首,句子喜用开门见山、头短尾长的结构例如:GunsalessurgedinMayasshopsreportedanuptickininterestanddemandamidnationalprotestsaftertheMemorialDaykillingofGeorgeFloydandastheCOVID-19pandemicwreakedhavocandstokefearacrossthecountry.本句的重心是“GunsalessurgedinMay〞,而后的辅助成分以推理的方式阐释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这种先总结后分析即先点出主要的或重要的判断、结论、观点、态度、要旨,再表达与此相关的背景、历史、条件、事实、原因、分析、例证等规律表达在西方人其他写作方式中段落写作中往往把主题句〔topicsentences〕置于段首,再把其他辅助句〔supportingsentences〕置于主题句后对其作进一步解释说明汉语语篇与英语语篇的先概括后分析的结构正好相反,习惯先表达背景、历史、条件、事实、情况、原因等再概括、判断、总结以上英文例句假设用汉语表达,会先作铺垫交代新冠病毒在美国肆虐并且造成举国恐慌,以及乔治弗洛伊德在纪念日被杀之后人们对手枪需求有所上升,然后才指出五月份美国的枪支销售量激增汉语的表达往往善于归纳总结,却迂回拖沓这种前因后果、先铺陈后总结归纳即inductive的结构更符合中国人“摆事实,讲道理〞的思维方式此外,英语文章往往以轻松的口吻以引言、反问、故事等形式结尾汉语篇章结尾论调往往比较严肃,使用感情诉诸的手法,以激起读者的共鸣,结尾往往是概括训导式的而且汉语大多语篇缺乏点评式、体会式主题句,语句完全受撰写者的悟性和表达需要的支配二、形合与意合英语词语有形态变化,语句表达在性、数、格、时态、语态、语气、人称、词性方面要前后保持一致。

      语句讲究逻辑严密、语法完整、注重形合各个句子、短语或段落间通常有一定的功能词,如and,but,if,as,because,although,therefore,when等和某些特定的短语,如inaddition,whatsmore等连接起来,以表示因果、比较、转折、让步、条件等不同的功能或意念例如:Ithadbeenafine,goldenautumn,alovelyfarewelltothosewhowouldlosetheiryouth,andsomeofthemtheirlives,beforetheleavesturnedyellowagaininapeacetimefall.此句的主句属主系表结构,从句中主要成分用and连接,并用before指明从句主要动作发生的时间,句子由功能词连接,主次清楚,条理清楚汉语语篇追求意合,如“那是一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丧失了生命〞逻辑关系不严谨,表达层次模糊,但是抒发了强烈的情感再如:“考了就考,考不上,再说吧〞汉语中此类句子较多,结构任意性较大,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外表松散混乱,并且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或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语篇受情感支配较多。

      英语往往突出某个主语,且主语由名词或者名词性词语充当,语篇语法完整,结构缜密,语句往往是前因后果清楚、逻辑严谨的复合句或者并列句,语篇的重点思想很容易从主从结构中洞悉汉语的主语仅仅是一个话题,几乎什么都可以做主语,语句的重点在于突出某种主题或概念,先提出一个话题,然后进入主谓的命题,话题的形式往往用外位结构或者插入语的形式例如:Whetherwecouldclonehumansisnotonlyaques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butalsoanissueofmoralityandethicforthewholehumanbeings.汉译为“我们是否要克隆人类,这不单单是一个科学技术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道德和伦理〞此汉译中把英语主语“Whetherwecouldclonehumans〞译成外围结构挂在句前,然后用“这〞作逻辑主语三、抽象与形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它们是相互统一的一个民族惯用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它的语言使用习惯英语民族自古以来擅长抽象思维,常常借助抽象、笼统、概括的词语表达复杂、微妙、模糊的意义,语义的词化和抽象化程度较高,往往使用名词化表达法,用词尽量防止主观语气,这种表达容易导致语言信号化和逻辑化,通过逻辑推理到达说服的目的。

      例如:Ourattendanceofthemeetingtonightisthefurtherproofoftheimportanceweattachtothecooperationandrelationshipofbothsides.在本句中英語使用attendance,proof和importance等抽象的名词英语民族喜欢抽象词汇的原因是英语中构成抽象名词的后缀特别多且很多科技的、哲学的、音乐的、享受相关的、学术的、官方的、正式的语言都来自拉丁语、希腊语和法语的抽象词汇以上例句译成汉语那么用较具体的“参会〞“证实〞和“重视〞等动词探究译文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汉语表达受到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构词法的影响,汉语中形象、意象、象征的词语相当丰富,常常借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词语表达抽象和笼统的意思英语的starvation,harmony,fantasy,disintegration在汉语中变成了“面黄肌瘦〞“水乳交融〞“望梅止渴〞“土崩瓦解〞等成语再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和“井水不犯河水〞与它们的英译单词generosity和non-interference等汉语表达相比,使人从直观联想到隐含意义。

      四、静态与动态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篇选词习惯显现一定的差异英语倾向于使用静态的词语,如名词、名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汉语多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表达动态变化的词语英语表达名词化是一种常见的状态,名词化是指使用名词、名词短语或与名词相关的其他词性表达原属于动词表达的信息首先,英语常用抽象名词表达动作、行为和变化例如:Hisabsenceatthemeetinghasdrawnthefiercecriticism.在这里用抽象名词absence和criticism表达汉语中的动词“缺席〞和“批评〞其次,英语还常用动词短语如havealookat,dosomecleaning等代替lookat,clean等动词再者,用含有行为和动作意义的普通名词代替动词,一般由动词后加er或者or派生表示动作的实施者或者从事此动作的身份及职业如:teacher,actor,worker等英语的“Johnisagoodeaterandgoodsleeper.〞被译为“约翰能吃能睡〞在“Myparentsarehardworkers.〞句中静态结构hardworkers很容易汉译成具有动态效应的形容词“很勤奋〞除此之外,英语还经常使用与名词有密切联系的介词短语表达动词的含义。

      如:Withhismothersexpectation,hejoinedthearmy.〔带着他妈妈的期盼,他参军了〕Thenewsystemisinoperationnow.〔新的系统已经在运行了〕最后,英语中be动词被认为是动作意味最弱的动词,它的各种形式am,was,been等尽显静态画面,缺少动态感;英语therebe,itis的句子结构静态意味更加明显英语喜用名词化的词语是因为这类词具有结构简单、信息量大、表达明了等特点但是这种抽象名词、名词短语、介词词组、be动词的结构不仅削弱了语言的活力,缺少动态感,还表达平淡无奇相反,汉语语篇多用动词,以上例句“Hisabsenceatthemeetinghasdrawnthefiercecriticism.〞译成汉语“他开会缺席,引起强烈的批评〞,动态感更足汉语语篇有时甚至为了加强动态感还重复使用动词或者动词重叠词如:“听到这个消息,他蹦蹦跳跳地回家了〞“Afterhearingthenews,hewenthomerunningandjumping.〞此句中“听到〞和“蹦蹦跳跳〞在英语中变成介词短语“afterhearingthenews〞和非谓语动词“runningandjumping〞,原句的动词意思大大削弱了。

      再如:“我们应该多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多跟他们谈谈政策和法案〞英语的译文会变成“Weshouldlistenmoretotheopinionsofthepeopleandhaveatalkwiththemaboutthepolicyandbillsofthegovernment.〞汉语重叠词“听一听〞和“谈谈〞在英语中简单地译成“listento,haveatalkwith〞汉语动词的重复、重叠会加强汉语表达的动态感,汉语喜用动词因为汉语的动词使用不会受到形态变化的严格限制,可以充当许多句子成分,使用起来十分自由和简便五、结语英语民族的思维受到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形式逻辑的影响,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即形态的外露,拘谨于形式结构,采用形合法它的词有形态变化,用词强调“性〞“数〞“格〞“时〞“体〞和“态〞等保持一致句子受严谨的主谓结构和逻辑关系的约束,大多数句子看似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句中有句,复杂多变,但是结构完整、主次清楚、逻辑严谨、语法意义协调一致它的语篇注重分析和推理,先突出主题,然后通过有层次、有顺序的推理演绎到达说服的目的注重客观和理性,往往以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观察和客观地表达令人信服的事实和严谨的推理说服读者。

      汉语受中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理论的影响,注重直觉领悟,语篇表达易受情感因素的支配,不受主谓结构和语法意义的约束句子的逻辑关系往往隐含在字里行间,造句注重意念,灵活多变,表达行云流水,随意性很强很多语篇重意会轻言传,造句成章不注重形式结构而采用意合法句子常常采用从自由联想到归纳总结的结构,用形象具体的词语表达直观感受用外围结构等突出主题,用含蓄柔性的语言抒发情感、描写事物语言是用来诉诸情感、交流思想的虽然英汉语篇的表达方式千差万别,但是交流准确无误永远是最终目标英汉语篇差异与英汉语言本身的结构差异和英汉民族思维方式、语言习惯有很大的联系参考文献:【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比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连淑能.英汉比照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5-272.【3】王菊泉.英漢语言文化比照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337-390.【4】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5】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6】EugeneA.Nida.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