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认定及其法律适用问题.docx
9页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认定及其法律适用问题 近年来,医疗纠纷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医患双方的利益冲突,对医疗纠纷的法律适用也有不同的主张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应当依据我国现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平等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正确适用法律,确保执法标准的统一,始终是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掌握的根本原那么而在这类案件处理中的法律适用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在审判实践中许多审判人员在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及赔偿标准处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出入,尤其在医疗损害赔偿适用法律上并不一致,相类似的案件却常常出现大相径庭的判决结果,特别是在精神损害赔偿和死亡赔偿金等方面,判决结果差异甚大,不利于维护我国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本人就医疗纠纷的种类及其责任的性质、医疗侵权案件的认定以及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谈谈看法 一、医疗纠纷的种类及责任性质根据2002年4月4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2003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的?关于审理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可以将医疗纠纷分为两类:一是医疗事故纠纷;一是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纠纷〞。
所谓医疗事故,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标准、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纠纷就是指因医患双方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标准、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而发生的民事争议其他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的诊疗护理行为虽不构成医疗事故,但亦造成了患者损害,从而在医患双方之间发生的民事争议 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界定,可以看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强调“过失〞在构成医疗事故责任要件中的重要性,表达了过错责任原那么作为我国侵权行为法中最根本的归责原那么精神而民事责任的归责原那么,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标准和规那么它直接决定着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以及赔偿范围等诸多因素,是确定民事责任的根据之一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那么、无过错责任原那么、公平责任所构成的所谓过错责任原那么,是指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承当民事责任要件的归责原那么所谓无过错责任原那么,指的是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以过错的存在判断行为人应否承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那么。
所谓公平责任原那么,指在法律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而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时,依公平原那么由当事人承当责任的归责原那么但是,在适用过错责任原那么时,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行为人的过错无法判明,或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可以实行过错推定亦称为过错推定原那么它是适用过错责任原那么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损害事实的发生推定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只有行为人证明自己确无过错时,才免除责任过错推定原那么与一般过错责任原那么所不同就在于举证责任一般的过错责任的举证责任在受害人,过错推定原那么实行举证责任的倒置,即把举证责任加给致害人,致害人须证明自己无过错,否那么推定其有过错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一种特殊民事责任,将适用何种归责原那么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假设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方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当举证责任〞这就明确规定了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应适用过错推定原那么 在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适用过错责任原那么时,关键就是举证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那么,在举证责任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是所有的举证责任都要由医疗机构承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假设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的只是局部举证责任倒置,即医疗机构对是否有医疗过错、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负有举证责任。
患方与医疗机构之间是否存在医患法律关系,患方是否存在损害事实、是否存在实际损失、损失多少等,举证责任均在患方,否那么,患方将承当败诉后果 二、医疗损害赔偿的认定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同于一般侵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有其特殊性,其要件应为:1、行为人具备责任能力医疗损害的行为人应具有特殊的身份,即国外立法上所称的“专家责任〞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才使得患者对其产生了信赖因此,医疗损害赔偿中的行为人必须是医疗机构或者其他医务人员如果是非医疗机构或非医务人员致人损害,虽可能构成侵权损害赔偿,但并非医疗损害赔偿 2、行为的违法性对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作了明确规定,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标准、常规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治疗护理标准和常规确实认所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针对不同病类尽快制订相应的治疗护理标准及常规,以便于实践操作 3、损害结果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一般侵权损害赔偿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较难,而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由于其专业性、技术性更强,故其因果关系的认定那么更加困难基于此,立法上设立了医疗事故鉴定制度。
以往医疗事故鉴定的规定弊端较多,如: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必要的监督,鉴定成为必经程序,鉴定过程透明度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出了新的规定,将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改为医学会组织,医疗鉴定机构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改为专家鉴定组,鉴定方式明定为合议制,专家鉴定组成员由双方当事人在医学会主持下随机抽取,并可以有法医参加等这些规定,使得医疗损害赔偿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更加公正、科学和准确还规定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然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侵害了患者这些权利时,是否会导致医疗损害的结果发生?对此,我认为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主要审查侵害这些权利与患者人身损害有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那么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而非医疗损害行为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失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过失性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在专家的责任中,存在违反专家所负有的高度注意义务以及违背委托人所给予的信赖、信任的忠实义务无论是违反了高度注意义务,还是违反了忠实义务,均为行为人的过失性行为至于过失行为的程度,仅在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具有实际作用,而对是否构成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并无影响 三、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所谓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是指患者及其亲属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或者过失,并因此造成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害事实,从而引发以损害赔偿为主要诉求的民事权益争议。
按照?民法通那么?规定,只要行为人的过错造成了他人人身、财产等民事权益损害,受害人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并没有限定这种损害的类型和程度患者方只要认为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侵犯了其生命、健康及财产等民事权益,并造成了损害事实,即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此类纠纷既包括医疗事故引起的民事赔偿,也包括医疗事故之外的其他医疗损害引起的民事赔偿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性质确定为侵权责任,也着重强调“过失〞在医疗事故责任构成要件中的重要性,充分表达了过错责任原那么作为我国侵权行为法中最根本的归责原那么法律精神,充分表达了法律对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 再者,从有利于受害人进行选择的原那么出发,也应选择侵权责任来确定医疗损害的民事责任性质, 医疗损害侵害的是作为患者的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这属于?民法通那么?调整的范围,即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侵害人应当承当民事赔偿责任按照这样去理解和认识问题,更便于适用?民法通那么?规定的一些民法原那么处理案件,有利于保护患者的权利 其次,审理民事案件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是民事责任法律性质的准确界定和归责原那么的正确确定目前,法院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可选择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有?民法通那么?、?合同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假设干问题的解释>?、?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假设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选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等内容。
我认为,侵权之诉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应适用?民法通那么?,并参照?解释?和?条例?;违约之诉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应适用?民法通那么?、?合同法?,同时也可参照?解释?和?条例?;对于医疗机构提供的药品、医疗器械、日用品等和具有商业性质的效劳发生的纠纷应适用?消法?审判实践中产生争议最多的是?民法通那么?和?条例?的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通知?(法[2003]20号)规定:“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那么的规定〞此条规定明确了?条例?与?民法通那么?的适用关系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其侧重医疗行政管理关系,对于出现的医患纠纷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构成医疗事故的,在行政上如何进行赔偿作出了具体规定,因此,法院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在尚没有其他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当参照执行;但毕竟是“参照执行〞,而不是“必须执行〞,所以,法院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时并不仅限于?条例?的规定,而应当将?民法通那么?作为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主要适用法律标准,特别要表达民法根本原那么和归责原那么的适用。
而?解释?正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民法通那么?的根本原那么和归责原那么制定出来的司法解释,主要是用于人身损害赔偿类案件,在赔偿工程和赔偿标准上,有了明确的规定,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的参照 再次,医患关系法律性质和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性质决定了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那么条例?更加符合?民法通那么?所表达的根本法律精神,但?条例?毕竟只是国务院公布的行政法规,仅仅只是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医疗事故的等级及其处理的行政性法律标准,不属于民事实体法律标准,而医患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应当适用民事实体法律标准来调整由于我国民法典尚在制定之中,现在暂无侵权行为法,现行?民法通那么?仅有原那么条款,而没有涉及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相关侵权行为法的具体内容,因此,应当参照行政法规执行,但应当在充分表达民事根本原那么的根底上参照执行,“参照执行〞决定了不能将?条例?作为法院判决的 “引据法〞而且?条例?只对构成医疗事故的纠纷案件赔偿问题进行了界定,仅仅只是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发生后行政调解解决纠纷的手段之一,大量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还是需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另外?条例?在赔偿标准和数额上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于因医疗事故造成死亡的,?条例?中没有规定死亡赔偿金的标准,而?民法通那么?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人的生命难道不比健康更为重要。
这是?条例?的缺陷所以在适用法律问题上,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民事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责任构成等必要前提角度出发,首先应当适用?民法通那么?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因为?民法通那么?的调整范围涵盖了所有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及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但?民法通那么?的适用并不排斥?条例?的参照适用,因为现阶段立法的局限性导致尚无侵权行为法来调整医患类纠纷,?条例?中不违反民法精神和与民法立法精神相一致的内容,均可视为?民法通那么?的细化,完全可以参照适用从我国立法的宗旨和所表达的法律精神来看,选择适用?民法通那么?更有益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的终极目标 最后,根据法律的高阶位优先适用原那么,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应先选用?民法通那么?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国务院?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侧重于行政管理职能它虽然在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