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整版)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3
  • 文档编号:303854604
  • 上传时间:2022-06-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72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自1991年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及普 及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内我国完成射频消融术已逾万例 (136家医院),成功率达到96.6%,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8%和0.9%1996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导管消融学组和〈〈中国心脏起搏 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导管消融学组成员对当时国内开展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加以总结 ,编写了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 ”简称指南)这一指南对近6年来我国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快速心律失常的 RFCA治疗在许多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原指南部分内容已显落后,不 能完全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此次修订指南的着重点在于规范操作、解决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工作中的实际临床问题与技术难点以及切实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提高成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 RFCA的整体水平一、适应证选择此次修订的指南适应证仍分为明确适应证、 相对适应证和非适应证三种 其中明确适应证不等同于绝对适应证,只是表明目前多数医疗中心或多数专家认为这类患者应接受 RFCA治疗;相对适应证指有争议的适应证,临床判断中应考虑实施 RFCA对患者的综合影响或利弊; 非适应证不完全等同于禁忌证 ,只是表明大多数医疗中心或专家认为这类患者目前的病情不 宜接受RFCA治疗。

      一) 成人适应证1. 明确适应证(1) 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并快速心室率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者或 已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to(2)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AVJRT)房性心动过速(简 称房速)、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和特发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包括反复性单形性室速)]反 复发作者,或合并有CHF者,或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3) 非典型房扑,发作频繁、心室率不易控制者(仅限有经验和必要设备的医疗中心 )⑷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简称窦速)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5) 慢性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且药物控制效果不好、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者进行房室交 界区消融6) 手术切口折返性房速反复发作者 (仅限有经验和必要设备的医疗中心 )2. 相对适应证(1) 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心室率不快者2) 显性预激无心动过速但是有明显胸闷症状 ,排除了其他原因者3) 从事特殊职业(如司机、高空作业等),或有升学、就业等需求的显性预激患者4) AVRT、AVJRT房速、典型房扑和特发性室速(包括反复性单形性室速)发作次数少、 症状轻者5) 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药物预防发作效果不好、愿意根治者。

      6) 房扑发作次数少、症状重者7) 不适当窦速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8) 心肌梗死后室速、发作次数多、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者 (仅限有经验和必要设备的医疗中心)9)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习,药物治疗无效者3. 非适应证(1) 显性预激无心动过速、无症状者2) 不适当窦速药物治疗效果好者3) 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效果好或发作症状轻者4)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症状不严重,不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习者5) 心肌梗死后室速,发作时心率不快并且药物可预防发作者二) 儿童适应证儿童射频消融适应证与成人有所不同 ,选择病人时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自然病程、消融的危险因素、是否合并先夭性心脏病 ,以及年龄对以上各因素的影响决定是否应对患儿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时,不仅应考虑具体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 ,还有赖于医生的个人经验及不同电生理室进行射频消融的成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1. 明确适应证(1) 年龄小于4岁者a. AVRT典型房扑,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所有抗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无效者b. 显性预激综合征右侧游离壁旁道,心动过速呈持续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2) 年龄大于4岁者a. 房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b. AVRT特发性室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c. 预激综合征伴晕厥d.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并快速心室率3) AVJRTa. 年龄小于7岁,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反作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b. 年龄大于7岁,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2. 相对适应证(1) 年龄小于4岁者a. AVRT典型房扑,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b. 显性预激综合征右侧游离壁旁道,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者2) 年龄大于4岁者a. 房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除胺碘酮以外的抗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无效者b. AVRT特发性室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者C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心室率不快者3) AVJRTa. 年龄小于7岁,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除胺碘酮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b. 年龄大于7岁,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者4)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发生的 AVFT和AVJRT^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手术危险性。

      5)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获得性持续性房扑,除外因心脏手术残余畸形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 真正意义的切口折返性房速3. 非适应证(1) 年龄小于4岁者a. AVRT AVJRT典型房扑,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 ,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b. 显性预激综合征右侧游离壁旁道,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少、症状轻2) 年龄大于4岁者a. 房速,心动过速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除胺碘酮以外的抗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有效者b. AVRT AVJRTS特发性室速,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少、症状轻3)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切口折返性房速 ,因心脏手术残余畸形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的房速二、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术后处理(一) 成人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术后处理1•术前准备(1) 完善术前检查 RFCA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获取重要脏器的功能资料,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价肝、肾功能和出、凝血异常者应慎重评价其对RFCA的影响,患者是否可耐受RFCA合并肺部疾患,如肺气肿或肺大泡者,应考虑锁 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不慎导致气胸时可能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并存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对其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价 ,了解心脏结构异常(如主动脉瓣狭窄)可预测术中导管操作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控制心绞痛、纠正或改善心功能不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高血压患者术前应尽可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对于老年患者应考虑到年龄和动脉硬化造成的血管迂曲或走行异常可能会增加 血管穿刺和导管操作的难度。

      2) 分析心电生理资料全面复习患者的心电图(包括窦性心律和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及 其他心电生理资料,如食管电生理检查或既往有创电生理检查资料3) 术前药物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术前应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 5个半衰期;少数术前心动过速频繁发作的患者 ,尽可能使用半衰期短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通过非药物手段(如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动过速发作部分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且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 ,术前 口服胺碘酮(0.2bid xa2w)可明显减少或避免术中因导管机械性刺激所诱发的房颤 ,便于手术顺利进行4) 术前谈话术前24h内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过程、成功率、并发症和复发率等 ,并获得签字同意,需全身麻醉者通知麻醉科5) 术前4h开始禁食2. 术中监护RFCA术中应至少开放一条静脉通路以便补液、静滴药物或注射抢救药物配备功能良好且保证能随时应用(充好电)的除颤器,并有专人负责使用专人负责监护患者的 心电、血压和一般情况术者在术中应全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特别是心脏X线影像的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压塞等严重并发症3. 术后处理RFCA过程顺利无并发症的患者可在一般心内科病房观察穿刺动脉的病人应卧床12〜24h,沙袋压迫穿刺部位 6h;仅穿刺静脉的病人应卧床 6h,沙袋压迫穿刺部位 2h。

      注意观察血压、心律和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心脏压塞、气胸、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并发症的 病人经及时处理后应在监护病房内监护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者 ,如高龄、静脉曲张、栓塞史、肥胖、口服避孕药物等可在穿刺部位包扎 2h后应用肝素出院前常规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多普勒及 X线胸片,术后建立随访制度术后口服阿司匹林 50〜150mg/d,连服1〜3个月二) 小儿术前准备、术中监护与防护和术后处理除与成人相同点外,由于小儿处于发育阶段,许多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在小儿心律失常 治疗中的危险似乎更大一些如术中不易合作 ,常需使用镇静剂和麻醉药,患儿的所有症状都 被遮盖使得术者难以发现潜在的问题不同年龄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不同 ,穿刺困难易误伤动脉,心肌壁薄更易导致心肌穿孔,用药及剂量也互有差异故开展儿科 RFCA的医师除具有儿科临床知识外,尚需具备扎实的心脏电生理学基础、熟练的心导管技术、丰富的心脏血管 影像学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1•术前准备 术前禁食8h,向患儿家长详细交待手术事宜及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取得家长的理解并签字术前洗澡,特别注意仔细清洗两侧腹股沟和颈胸部 ,必要时备皮2. 麻醉 对于<9岁,或>9岁但精神紧张不能充分合作的患儿 ,术中予以静脉镇静麻醉药,应选择对心脏传导系统无影响的药物。

      手术要在麻醉医师配合下进行导管室须配备经皮血氧监测仪、麻醉机和适合于小儿的除颤器常规使用肝素放入动脉鞘管后即静1h,追加肝素首次量的半量 术后口服肠3. 抗凝如涉及左心导管及婴幼儿的右心导管操作,与成人相比,放射线对其具有更高的危 )放置甲状腺防护脖套和铅衣以加强对甲脉给予肝素50U/kg(最大量2 000U),之后操作每延长 溶阿司匹林2mg/kg,每日1次,连服1〜3个月4. 控制放射线照射量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害性术中应在患儿身体下方 (视机器球管设置部位 状腺和性腺的保护 X线曝光时间严格掌握在 60min以内,一般不应超过40min三、房室旁道根据2000年全国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注册的统计结果,房室旁道RFCA的成功率为97.8%,复发率为1.7%,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一) 电生理检查与初步标测1. 常规标测需放置标测电极于冠状静脉窦、 右室前间隔(His束部位)、右室心尖部及高位右房部位电生理检查内容包括房室传导顺序、 房室传导特性、室房传导顺序、室房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2. 对初步标测结果的解释和判断(1) 偏心性室房传导顺序可确诊为房室旁道2) 向心性室房传导顺序需鉴别逆行激动是通过房室结还是房室旁道 ,室房无明确递减传导提示有房室旁道,但是有递减传导不能完全排除有房室旁道 ,需通过心动过速发作时的房室关系和特殊刺激方法(R&刺激和His束旁起搏)进行鉴别诊断。

      3) “Hi柬部位逆行心房激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