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经济问责国家审计探究.doc
5页基于经济问责国家审计探究在我国政府,作为全体人民的代理人,接受全体人民的委 托,承担公共管理责任、使用公共资源治理国家既然是委 托代理关系,固有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目标 不一致的矛盾就会存在,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有效解决这一 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可靠地界定公共受托经济责任,通过获 取和评价相关信息,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问 责,以此来降低委托代理的风险,而这些亦是基于经济问责 的国家审计内容本文拟在梳理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探 究基于经济问责的国家审计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基于经 济问责的国家审计内容基本构造一、制度背景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1977年通过的《利马宣言审计 规则指南》指出,最高审计组织的传统工作任务是审计财务 管理与会计帐目、会计工作是否符合法律和规章制度;除了 其重要性和意义都不容置疑的财务审计之外,还有另一种类 型的审计,即对公共当局的绩效、效果、经济性和效率进行 审计这种审计不仅包括具体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公共 当局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系统的全部活动这意味着,国家审 计内容包括以真实性、合法性为主的财务审计,还包括以效 率、效果和经济性为主的管理审计各个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也对国家审计的内容做了相 应的规定。
美国审计总署在《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 和职责的审计准则》中规定,公营部门的审计应检查财务活 动和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还应检查供应部门管理工作 的经济性和效率性加拿大《审计长》法规定,审计长公署 主要进行三种类型的审计:财务审计、专项审计以及综合审 计其中,综合审计主要针对的是检查和报告公共受托责任 关系以及受托责任人为履行其职责所采取的活动与控制《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 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 督《审计法》第二十五条还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 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 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通过对国际权威审计机关以及各国审计法律法规的梳 理可以发现:国家审计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它 包括与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相关的审计,包括与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相关的审计,还包括与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 性相关的审计另外,国家审计的内容应该反映各国国情, 各个国家的国家审计内容会由于国家治理需求的不同而有 所差异。
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与国家审计2010年6月,审计署《56个部门单位2009年度预算执 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披露,抽查56个中 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 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2012年7月,一年一度的审计 风暴再次刮起,50个中央部门,270个所属单位,预算支出 1460. 24亿元,其中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账务处理等不规 范问题,涉及金额43.94亿元种种事实说明,虽然新中国 的国家审计已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但以真实性、合法性 为主的财务问责仍然具有较强的需求,仍然是国家审计中重 要的审计业务类型一)公共受托责任与财政审计在人民委托的公共责 任中,经济责任是其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责任,政府作为受托 人接受公共资源(即财政收入),代理全体人民行使公共资 源的分配和使用权在现实的国家结构中,国家各级财政部 门是公共资源权利的代理人,代表国家和人民支配和管理公 共经济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主要的财政活动就是 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弥补市场的不足,而政府行使这些财 政职能需要公共财政做财力保障,因此,政府建立起了相应 的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财政部门统一调配政府的各项收入和 支出活动。
在这样的公共财政模式下,政府将管理和使用公 共资源的受托责任委托给了各级财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应 最大程度地完成人民和政府的委托,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 况与此同时,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固有的信息不对称, 作为终极代理人的财政部门,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国家财政 审计就成为委托人监督审查代理人财政经济活动,维护全体 人民利益的有效手段二)公共受托责任与经济责任审计 在我国的政治体 制中,人民将公共资源管理权力授予政府,政府又将该权利 层层委托给各级领导干部,形成了人民是委托人,作为最终 执行者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最终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共 资源的使用是一种经济权利,来源于人民大众,其目的在于 维护公共利益,这种公共性权利的价值取向和使用最终要落 实到具体执行的个人(即各级领导干部)每个处于社会之 中的个体首先都是理性经济人,这种特性不会因为担负公共 受托经济责任而改变,由此容易造成个人利益诉求与公众利 益之间产生矛盾和背离因此,公共选择结果的背后,常常 会伴有个体的主观意愿,隐藏着个人的利益诉求动机,此时, 需要国家审计作为管理监督机制,承担起激励与监督并重的 诱使契约作用三、基于经济问责的财政审计内容目前我国已由传统的统收统支财政模式过渡到了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模式,相应的,财政审计也由以查账为主的审计模式转向了注重财政支出与效益的公共财 政审计模式,这一方面体现了公共财政部门与人民大众之间 的公共受托责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公共财政自身的内在要 求。
目前,针对财政审计的国家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财政预算 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以及财政预算决算审计一)财政预算编制审计 财政预算编制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起点,从我国财政改革的实践来看,建立符合 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必须加强对政府财政预 算的审查和监督要把握财政预算编制审计这个重点,需要 关注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财政预算编制是否采用科学的方 法所谓科学的方法,一是指财政预算的编制应以《预算法》 及其他相关的规定为依据;二是指财政预算的编制方法是否 先进;三是指财政预算编制的范围是否恰当其次,财政预 算编制的内容应具有合法性财政预算的编制内容应该是完 整的,涉及到财政收入预算、财政支出预算以及收支预算结 果等都应该反映在财政预算之中财政收入预算的合法性包 括:收入预算计划增幅是否合理,收入预算指标是否与经济 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收入预算是否出现了大起大落的情 况等财政支出的合法性包括:财政支出应量入为出,对消 费性项目支出应厉行节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财政 收支平衡的合法性指的是不打赤字、收支平衡最后,财政 预算编制程序应具有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