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doc
6页2008年江苏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历 史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1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你是一位元代的学者,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 界的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需向内探索,不 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你会肯定下列何人的思想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2.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 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 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 定这指的应是我国的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 治国方略,而七十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 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残酷性 B.从安邦立国到皇权专制的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
墨子主张国家应 “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 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 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沦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 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 考虑点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 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已之私”,却成就了“天下 之公”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批评皇帝是 “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 私”柳、黄二人针对帝制作m完全相反的评论对 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柳宗元是在为君主专制制度辩护,肯定君主专制 存在的合理性 B.黄宗羲是在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比柳宗元 的观点更具有进步性 c.二者所批判的君主专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 实质内涵 D.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的 一面6.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澳门文化的j棱镜》一文 中说:“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有过几 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 传入,这一次传人的起点在时间上是明末清初。
下 列对明末清初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活力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从此之后西方民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7.洋务运动中,在对汉阳铁厂进行选址时,清政府所请 的西方技师提出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势、运输、矿石、 煤、水等而张之洞坚持汉阳铁厂要建在“能看见烟 囱、便于上级检查和领导观光”的地方最终,汉阳 铁厂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的稻田里对 该事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西方技师的选址标准表明西方人看待事物科学 而理性 B.张之洞坚持自己的观点,使汉阳铁厂顺利建成,并 得到很好的发展 c.清政府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交流与沟 通,铁厂办垮也在情理之中 D.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别人长处要有谦虚的 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8.梁启超在1901年出版的《清议报》中有这样一段描 述:“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与通事 之人,身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会人士,咸欣而慕 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焉此种情 况出现的原因是 A.我国国际地位低,科第出身者不再受重视 B.清朝以来,西学提倡渐有所成 c.《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自信心丧失.媚外反成 风尚 D.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士大夫改习西学,以为进 身之阶 9.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 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1 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I 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 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和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10.从现代化的潮流看,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封建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11.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当时 中央工农红军刚刚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D.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12.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它使社会主义制度基 本确立,为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下关于三 大改造必要性和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工业化的 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B.我国手工业分散并且规模小,不利于先进技术的 推广,不能适应工业化的要求 C.资本主义工商业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是社 会主义革命的对象 D.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13.下列关于照相、电影、漫画等视觉影像与文字媒介 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影像伸出的触角,易于满足感官世界,这恰是文 字媒介的限制②影像可以化虚构为真实,其传播 功能远超过文字,所以文字传播在现代社会已毫无 意义③每一种影像纪实的作者,有其主观意念需 要解读,文字媒介仍是必要的 A.①②③ B.②⑧ c.①③ D.①②1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不包括 A.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 B.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c.对国内企业而言,短期有效,长期不利 D.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5.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 入地推行了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 服从老师的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 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 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对这 两种理念在政治方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德国的“老师”在政治上实际是指皇帝和首相 B.美国的学生是“太阳”,反映了政治制度的核心 特征是代议制民主 c.两国基本国情的差异决定了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 D.两国政治体制尽管不同,但在确立后都牢牢地 控制了地方势力,维护了中央集权【6.下列哪一组事物或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 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豪华住宅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17.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有人全盘否定十月革命, 否定列宁,还有人主张把列宁墓从红场迁出,甚至 四处寻找沙皇的后裔,企图在俄罗斯恢复帝制。
但 此事最终因没有多少人响应而告吹列宁墓仍然 留在红场,列宁的铜像依然屹立在十月广场该事 件充分说明了 A.列宁作为引导苏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 人,仍然受到民众的敬仰 B.否定十月革命的人带有自己的政治目的 c.俄国民众对苏联解体后的社会状况不满 D.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斗争的复杂性18.有人认为,目前在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 的.一种是战略性的,这指的是 A.北约与华约 B.北约与欧盟 c.欧盟与北约 D.恐怖与流感19.近年来,澳大利亚积极与亚洲国家建立民间或官方 的友好合作关系澳大利亚采取此策略主要是因为 A.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蔓延至全球范丽内 B.南北半球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c.国际经济体系趋向区域经济整合 D.国际冲突转变为区域性战争威胁20.当今的一些速食汉堡店内有全球编号相同、口味相 同的汉堡餐同时为了迎合各地民众的口味,在不 同地区又兼卖适合当地口味的食物这些速食汉 堡店还提供新式的文化空间,一些青年学生则喜欢 聚集在店里聊天、看书,形成“另类的图书馆”以 上现象说明了 ①全球化的产生是基于经济利益之上 ②全球化 对于弱国的文化有提升的作用,并出现其“地方 化”的发展方向 ③大众传媒与全球化的形成有密 切的关系④在跨国公司资本的推动下,全球化已 经深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
要求分析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 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 个世界表现自身风貌的机会,“世界给我16天,我 给世界5000年" 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 在北京燃烧16天,那时,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 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 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1894年6月,世 界34个国家体育组织的代表聚会巴黎,经协商后 同意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决定首届国际奥 运会两年后在雅典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 起人顾拜旦发函邀请各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以田 径项目为主的首届奥运会中国当局收到了邀请, 但未派人参加 请回答: (1)根据地理环境判断首届奥运会的举办地雅典 属于何种文明?(2分)试分析其原因4分) (2)1896年的中国处于什么时期?为什么中国政 府未派代表参加首届国际奥运会?(3分) (3)2008年的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 的灿烂文化请列举两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 有广泛影响的“国粹”2分)22.(14分)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 颁布了《权利法案》,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 业革命。
同时期的中国则经历了从明朝中后期的 衰败到“康乾盛世”的繁荣 请回答: (1)明清时期为解决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封建统 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强化君主专制?(4分) (2)当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时,英国的 《权利法案》颁布施行请问《权利法案》是由 英国的哪一机构通过并颁布的?它对当时的英 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清朝初期,人口增长、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下 的封建社会却依然是病症重重如何理解这句 话的含义?(6分)23.(15分)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