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学时间有限教育思考无限.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cao****hui
  • 文档编号:128797890
  • 上传时间:2020-04-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0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时间有限教育思考无限摘要:语文教学在很多学生、老师和领导看来,既费时又低效,究其原因,教学时间安排的是否合理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现实中的教学活动,不可能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语文,这样既不科学也不现实那么面对这有限的教学时间,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达到相对科学有效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尝试 /1/view-13031258.htm关键词:教学时间;语文;教学思考;方法;总结一、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让教学重点更加突出很长一段时间,语文课本为人所诟病对于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很多人均能找出其中一点或者两点有待商榷的地方,然后对这种版本教材大加批判且不说这种行为是否合理,我倒是觉得作为一个学习语文的载体,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只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该如何使用,关键还是看操作者,也就是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那么针对我们手中的教材,我认为首先要有整体观,然后根据不同文本的不同特点大胆加以整合比如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外国小说有《项链》《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套中人》等那么我们可否对文本进行整合,并把它们放在一个教学单元里面?这样带来的好处则是学生能很好地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并能把握小说写作顺序的几种方式,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人物形象概括的方法等等。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具体的课型进行分类在小说教学的整个单元里,我们可以在进入小说教学之前,先进行“小说起始课”,让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有个整体的了解,知道其中的重点是什么,并知道该如何学习这些重点之后,可以整合这几篇文章,每节课分别从情节、环境、人物形象以及主题等方面进行各个突破课堂在大开大合中,学生对小说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也能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统观小说这种文体这样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学生对于小说这种文体也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小说的相关知识重点突出二、 合理使用教学方法,让教学难点更易突破不同的文体,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不同,而其中的难点也不尽相同比如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肯定必不可少那么读的目的是什么,读的时机该如何把握?这些都是我们急需思考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问题笔者看过一些教学实录,课上教师对古诗文的基础疏通还没有进行,就开始引导学生分析古诗文更深层面的文章层面甚至文化层面这样的结果就是,要么学生在课堂上不知所云,要么为了“表演”课前做了准备这样的课堂,在笔者看来是一种无效和低效课堂,或者是一种“假”课堂无效和低效尚无大害,但引导学生造假对整个语文学科和整个社会造成的伤害则是无法估量的!笔者认为作为古诗文,首先得让学生读准字音节奏,如果到一节课的最后学生连字音和节奏还存在很多问题,这样的课堂再谈什么艺术性是否就会让人觉得非常可笑了。

      读准只是基础,读懂才是关键,古诗文毕竟和我们现在的语言体系有很多不同,如果我们像教现代文一样教古诗文,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在读准字音、读懂词义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才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古诗文教学的难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突破三、 重视方法总结,培养个性能力个人或小组共同学习,学生在心理上要放松很多人为兴趣而读书,岂有此理,学生发言可以自由一些,有话直接站起来说积极探索如何开展和组织好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呢?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结果的创造性,从考试的角度说课堂上,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决不要板着脸训了半天人,而人不是记笔记的机器教学中,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疏通文字,整理生字词,玩玩文字游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教学活动,引入研究性学习,其动态发展的探究活动将使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尤其是研究性?W习活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可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的实践证明,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课堂时间有限,这是一个不变的事实我们只能戴着“有限时间”这一“镣铐”加上我们自己对教育的思考,才可能跳出属于我们自己最美的舞蹈参考文献:[1]孙立建.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实施[J].科学中国人,2015.[2]徐炜.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写作教学系统化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03).作者简介:孙炜康,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