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网络时代传受主体的一体化关系.docx
14页试析网络时代传受主体的一体化关系及中介化趋势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在网络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的承载 工具不再只是传统的三大媒介第四媒介”、“第五媒介”的兴起,不仅仅改变了 新闻传播媒介的格局、新闻的采编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正改变着传播主体和受众 的新闻传受观念这一改变集中体现在传受主体之间的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 上当然,这种改变有着深刻的原因,最根本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传播 媒介产生,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主体占有和使用传播资料的现状被打破,受众对媒 介的接近和使用权第一次得到了切实的满足据统计,到20 世纪末,我国互联网 用户已达1000万,上网计算机2000万台,www站点超过10000个预计未来7年 固定年增加用户 17%,移动增加 47%,互联网年增长 200%以上除了 电信网,还有广播电视网(8000万用户)和计算机网(1000万用户)①同时,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大众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传播主体传播的信息 而期望主动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这两个关键因素最终导致了传统的传受主体之 间对立的关系受到冲击,而形成了一种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之间角色定位不固定 数量趋于平衡、互为中介的新型传受关系。
这种新型关系的形成对整个新闻传播 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获得更广阔发 展空间的机遇在这种新型传受关系形成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网络传播时代 一体化关系 中介化趋势① 《新经济革命》,2000年4月,经济日报出版社,第49页目录绪 论 1一 网络时代传受主体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的表现 2(一)传受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不确定 2(二)传受主体瞬时互动 3(三)传受主体互为中介 4二 网络时代传受主体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的特点 5(一)“大众传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 5(二)传受主体角色双重化 5三 网络时代传受主体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6(一)新兴媒介的发明和普及 7(二)大众参与意识的转变 8四 网络时代传受主体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的影响 8(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9(二)传受主体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带来的问题 9结 论 11参考文献: 12绪论20 世纪是全球新闻传播业繁荣发展的一个世纪新闻传播大致经历了两次较 大的飞跃:第一是传播范围由“小众”到“大众”的飞跃,第二是传播过程由单 向传播到双向、多极传播的飞跃。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发展,新的传播媒介——互联网、 等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传播大发展的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工具不再局限于传 统的三大媒介,这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媒介的格局、新闻的采制方式、传播方式 和收受使用方式等,更重要的是它正改变着大众的新闻传受观念这一变化集中 体现在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上,即传受主体之间的一体化关系和 中介化趋势换言之,网络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加速并深化了20 世纪新闻传播史上 的两大飞跃,使新闻传播进入到了“大众”范围更广、传播过程更为复杂的新阶 段有学者认为,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和后网络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建立一种新型 的传受主体关系--和谐平等的一体化关系这种一体化的关系,是传--受互为 主体的一体化关系 ,是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都有自觉角色意识基础上的一体化关 系,是经过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后的和谐的一体化关系②的确,网络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导致一种新型的传受主体关系的确立,实际 上这种一体化关系已经形成了雏形但是,它不会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的关系 因为,即使在网络传播时代,传统意义上的传者——新闻媒体工作者由于其工作 的特殊性质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仍然在传播的大环境中居优势地位。
大众多数情 况下仅仅是主动或被动的模仿传播者,把新闻媒体工作者传播的新闻信息,有选 择的进行“复制”、“粘贴”而传播出去,其“自觉角色意识”仅仅限于传播的中 间环节而从传播源头的信息采集和发布的方面来说,多数大众并不具有自觉承 担传播者角色的意识因此,所谓的平等只能是在传统意义中作为收受者的大众 之间都平等的接触和使用媒介我认为,在网络传播时代,传受主体的一体化关系应当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第一,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新闻的传播主体,或者是新闻的收受主体,成为新闻 传播网中的一个节点,传统的角色定位被颠覆,在传统传播过程中,传者少数、 受者多数的点——面模式向网状模式转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的含义不再单 是指受众,而是包含所有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的主体第二,传受主体之间的互 动更直接更快捷,可以实现瞬时互动、交互互动,在互动中交流和沟通各自的存 储信息,从而更有利于新闻传播效果的实现②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4页传受主体的中介化趋势是传受主体一体化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它是指 在新闻传播的网状模式中,每个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都是其中的节点,成为信息 流动的“桥梁”,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接受信息并把信息传播给他人的中介。
即在 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在传播过程中都是连接不特定传播者或者收受者的媒介, 从而表现为互为中介那么,这种新型的传受主体的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到底是怎么样的?它 有那些表现?又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会给整个新闻传播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呢?虽然大众传播时代,传播是双向的、互动的,但是由于传统的传播主体对传 播媒介的占有和使用更有效,收受者仅仅只能参与到反馈的环节,传播主体与收 受主体之间有着明确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伴随着“第四媒介”、“第五媒介”的产生和发展,传受主体之间分立对应的 关系逐渐向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的方向发展这种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传 受主体的角色定位、传受主体的互动和互为中介三个方面具体来说:(一)传受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不确定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出现之前,三大传统媒介三足鼎立它们从根本上打破 了人与人之间以身体为中介的直接的新闻传播方式,形成了以大众传播工具为中 介的间接传播,使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居于新闻传播媒介的两端,分立对应而存 在而在网络时代,尽管仍然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主体——新闻媒体工作者, 但是由于任何人只要懂得操作电脑或者拥有等通讯设备,就可以轻易的将自 己从媒介中获取的信息传播给他人,或者发布自己第一手的信息,成为新闻信息 的传播者。
同样的,任何人只要懂得操作电脑、或者拥有等通讯设备,就可 以轻易的获取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无论是来自传统媒介还是新兴媒介的,从而 成为传播活动的收受者在这里,由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主体——媒体工作者的功能被分担,并且逐 渐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一环,他们既是传播者也有可能是收受者(他们也需要来自 其他媒体的各种信息)而作为绝大多数的大众,则较充分的享受到了新媒介赋予 他们对传统媒介以及新媒介的接近权和使用权大众对媒介的接触往往是扮演收 受者的角色,而对媒介的使用则往往承担了传播者的角色因此,传播主体和收 受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变得不确定可以说,在网络时代,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 和收受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以前我们可以从报纸上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只能是传统媒介的受 众而如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论坛上、博客上发布或者转发从各种渠 道获得的新闻信息别人只要通过搜索,链接到这些网页就可以获得这些信息, 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或者正在发生什么那么作为大众的我们还仅仅是收受者吗?(二)传受主体瞬时互动人类最初最古老的传播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互动式,毫无疑问,它是一种真 正实时高效的交流方式,但是它却不能突破时空的界限。
传统大众媒介虽然从根本上打破了时空对于人们沟通交流的局限,但是由于 人们收受到的新闻都是经过职业化的新闻传播主体加工处理的,人们很难与最初 的信息源直接面对,从而削弱了共同主体之间较为直接的互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介的发展使得直接互动再次成为可能互联网的本质、核心和灵魂是‘连接'③,互联网已经“是信息时代人类主 体沟通并与现实世界相互联系的重要手段”④正是这种新兴媒介使得直接的、瞬时的互动成为了现实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具有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强等特点,它可以 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一个虚拟的空间,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到这个虚拟空间当 中人们不仅能从网上浏览到来自各种媒体的新闻,还往往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或 者发布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的报道,并在第一时间内,以各种形式展开讨论, 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去,通过不断的循环反馈,实现瞬时互动2007 年1 月 28日,台湾新生代才女许玮伦因车祸抢救无效去世我国的各大 网站在第一时间纷纷作出回应,开设了新闻专题很快,许多网站上出现了由网 民们转发的这一消息,一些网民甚至在博客和BBS上写文章哀悼英年早逝的才女 同时网民们也开展了广泛的讨论。
一位网民表示不仅是艺人们应当注意安全,我 们普通民众也应当珍惜生命这一观点受到了绝大多数网民的赞成这些讨论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参与进来,不仅使互动更 瞬时便捷,而且取得了很好的互动效果③ 郭湛:《主体性哲学一一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269页④ 杨富彬:《信息化认识系统导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1页三)传受主体互为中介在传播学里,学者们把大众传播的过程模式归结为点——面模式,也就是说 特定、少数的传播主体对应着不确定、多数的受众收佞者倍播'/者-收饋若传播而在网络时代,尽管传统媒体工作者仍然在采制新闻上居优势地位,但是大 量的受众参与到新闻传播的环节中来,使得新闻传播的过程由点——面模式向网 状模式转变,传受主体关系向中介化的趋势发展传播者\ 收传—丸若蟹倍若如图1所示,我们把每个人在网络传播中看作是个体A,当他从N个传播主体 处获得新闻信息时,他是收受者,而一旦他将信息发布出去,也将会有 N 个收受 者获得这一信息,那么他就承担了传播主体的角色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既对应 着不确定多数的传播主体,也对应着不确定多数的收受主体。
这样,在网络时代,传受主体的关系呈现了中介化的趋势,任何人都是连接 多个传播主体和多个收受者的中介,是新闻网状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你永远 也不知道这个传播过程从哪里结束,也不确定什么地方是传播过程的终端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上网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在各种论坛、博客里面转 发的来自于各种媒体的消息,从政治新闻到娱乐八卦你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新 闻,然后又转发到了别的地方或者,你通过短信收到了一些引起你兴趣的 信息,然后转发给你觉得可能会对这些信息感兴趣的人别人也在这么做根据上述对传受主体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表现的阐述,我们可以这样定 义:网络传播时代,传受主体的一体化关系是指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角色定位不 确定、传受主体瞬时互动、互为中介,而使得传播过程终端不明显的一种新型的 传受关系网络传播时代,传受主体的中介化趋势是一体化关系的重要内容,它突破了 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的角色定位,而表现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 的中介,且传播过程的终端不明显的一种趋势二 网络时代传受主体一体化关系和中介化趋势的特点在网络时代,传受主体关系向一体化和中介化的趋势发展,显露出很多不同 于以往传受关系的特点,传受主体关系变化的每一个表现都可以看作是它的特点, 因此,我们仅选择没有在表现中论述的两点进行阐释。
一)“大众传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大众”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指失去 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