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民为贵》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li****i
  • 文档编号:140553461
  • 上传时间:2020-07-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为贵》导学案学习方案 学习方法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要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写作训练法:通过写作来阐述你对本文一些观点的看法,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学习重点 本章包括五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每章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学习本章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此外结合前几章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 积累整合 一、给加点字注音 社稷()粢盛()()汤放桀()伐纣()弑君()走圹()獭()驱爵()鹯()三年之艾()淑()胥()溺()谆谆()践() 暴之于民()朝觐()()讼狱()讴歌()篡()荐() 二、注意下列字的写法并组词。

      稷()桀()圹()鹯()淑()谆() 谡()粲()犷()颤()椒()淳() 觐()讼()讴()践()篡()溺() 靓()忪()呕()栈()募()搦() 三、解释加点字词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3)牺牲既成,粢盛既洁()(4)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5)汤放桀()(6)于传有之 (7)残贼之人谓之一夫8)得天下有道()(9)得其民,斯得天下矣()(10)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1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12)虽欲无王,不可得已13)苟为不畜,终身不得14)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15)其何能淑,载胥及溺16)尧以天下与舜,有诸?()(17)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18)以行与事示之()(19)暴之于民,而民受之()(20)使之主事,而事治()(21)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22)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23)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24)善政,民畏之() 四、相关链接 1、作家作品 ①孟子思想的核心是 ②《孟子》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等七篇 2、名言名句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

      《尚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 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道德高尔基) 学习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二、重点揣摩 1、孟子“民贵君轻”和“诛一夫”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行得通吗?为什么? 2、你还能从中国历史中找出“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吗? 3、《孟子•万章上》选章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4、结合“善政”与“善教”谈谈你对现代社会中“法治”与“德治”的理解 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自我测评(100分) 一、基础知识检测(每题4分,共计32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社稷j粢盛zchng汤放桀ju伐纣zhu B、弑君sh走圹kung獭tă驱爵qu鹯zhān C、溺n谆谆chn践jin暴之于民bo D、朝觐zhāojn讼狱sng讴歌ōu篡zu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B、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C、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指帝王死 D、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好听的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4分) A、①于传有之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①得天下有道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C、①以行与事示之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C、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5、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4分) 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②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 A、为丛驱爵者,鹯也 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诸侯国的国君如果危害到国家,那么就改立国君 B、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 C、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如果没有仁的志向,必将终身忧愁,以致于死亡 D、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化更能够赢得民心) 8、对下列句子的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③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④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二、课内阅读训练(共计40分) ㈠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9、与“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4分) A、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10、与“今之欲王者”一句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4分)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1、对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桀、纣之失天下也②所欲与之聚之③民之归仁也④天下之君⑤诸侯皆为之驱矣⑥今之欲王者⑦三年之艾⑧此之谓也 A、①③\④⑦\⑤⑥\②⑧B、①③\④⑦\⑤\⑥\②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⑥\⑧D、①③\④⑦\⑤⑧\②⑥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⑵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13、本段采用、论证方法,论证了观点 在句式上采用了句式,用这种句式的好处是 (5分) ㈡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忪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沤歌者,不沤歌尧之子而沤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饯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14、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4分) 改为改为改为改为 15、与“舜相尧二十有八载”中“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16、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分)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④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⑤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⑥不之尧之子而之舜⑦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⑧使之主事而事治 A、①⑤B、③⑥C、②⑧D、④⑦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⑵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 18、本段文字阐述的观点是(用原文回答),在孟子看来决定着君权的授予,这反映了孟子的思想3分) 三、课外阅读训练(每题4分,共计28分) 郭子仪 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忠公焉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南阳夫人乳母之子抵禁,都虞候杖杀诸子泣告于王,言虞候纵横之状,王叱而遣之明日,对宾僚吁叹者数四众皆不晓,徐问之,王曰:“某之诸子,皆奴材也遂告以故曰:“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奶儿,非奴材而何?” 19、文中“郭汾阳在汾州”和“以令公勋德”两句中的“汾阳”“令公”都是对郭子仪的称谓下列对称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官名官名B、官名一般尊称C、别号官名D、爵名官名 20、文中的“南阳夫人”是主要人物的什么人?()(4分) A、母亲B、妻子C、儿媳D、姊妹 21、文中“以致如此”的“此”指的是()(4分) A、宰相之不知体甚也B、所请不当圣意C、以是方镇跋扈D、求无不得 2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敕不下敕:帝王的诏书、命令 B、自艰难以来艰难:艰苦困难 C、是以方镇跋扈方镇:镇守一方的军区长官 D、言虞候纵横之状纵横:这里指放肆 23、对“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