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沪教版.docx
3页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重点难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空隙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激发对物质的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初步体验科学的物质观,物质的微粒观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空隙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地点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 取少量的食盐加到一杯水中,食盐会逐渐消失,水的味道变咸2.大量的实验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3.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4.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我们都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个人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微粒的性质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观察与思考 】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实验 1】向烧杯 A 中加入 20mL 蒸馏水,滴入 2~3 滴酚酞试剂,得到溶液甲向溶液中慢慢滴 加浓氨水(图 a)实验现象:滴加浓氨水后,酚酞试液变红结论与解释: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 2】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 B 中加入 3mL~5mL 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 A、B 两烧杯罩在一起(图 b),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A 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结论与解释: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微粒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教学过程使溶液变红实验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 不断运动的 生活中能说明这个结论的实例还有:走近花园,闻到花的香味;打开酒精瓶,嗅到酒精的气味此外,微粒的运动速率还与温度等外界因素有关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2、微粒之间有空隙【活动与探究 1】取一根长约 30cm 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加入半管水,然后加入半管无水酒精反复振荡,观测,现象是混合后液体总体积小于整管这一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活动与探究 2】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末端的小孔,用力向前推,看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现象: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结论: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容易被 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容易被压缩通常微粒之间的间隙:气体物质 >液体物质 >固体物质。
交流与讨论】你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吗?微粒之间的空隙遇热增大,遇冷减小【方法提示】比较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1.下列 关于物质微粒的 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A.微粒在不断的运动B.微粒间有一定间隔C.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D.空气中只含有一种微粒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C )A.构成物质的微粒是有质量的 B.微粒之间有空隙C.微 粒在不断的运动 D.微粒是可以分割的3.夏天路面会拱起开裂,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物质具有热 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D )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4.某化 学兴趣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 滴无色酚酞试液,看到的现象是酚酞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酚酞变红由实验 1 得出结论:蒸馏水不能使酚 酞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2)实验 2(如图甲所示):烧杯 B 的现象是酚酞变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的微粒不断运动到 B 烧杯中而使酚酞变红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 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没有请阐述你的理由:实验 1 已做过对比5.下列事实主要能说明:A、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B、微粒在不断运动;C、微粒间存在空隙;(用字母填空)(1)气体液化时体积缩小 C;(2)一滴水中有 1.67×1021个水分子 A;(3)5mL 酒精和 5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10 mLC;(4)墙内开花墙外香 B;(5)湿衣晾干 B;(6)压力过大,油会从无缝钢管的输油管壁上渗出 C五.归纳总结1.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3.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六.教学反思 :。












